范建平??

關鍵詞:高校數字圖書館;虛擬學習空間;移動環境
摘 要:文章對高校數字圖書館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必要性進行了簡要闡述,從資源、技術以及人才三個方面證明高校數字圖書館已具備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基本條件,提出以學習資源、學習服務、學習共享以及學習評價四大模塊為基礎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模型,并從加強宣傳、隊伍建設、用戶培訓三個方面提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構建的保障措施,以供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6-0048-03
伴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各種先進的數字技術改變了數據的存儲方式、傳播途徑與應用模式,由數字技術、數字資源構建的數字虛擬環境為用戶的信息行為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選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高校數字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中心的地位,使高校數字圖書館既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鑒于此,高校數字圖書館開始轉變服務思路,調整服務定位,積極開拓新的服務領域。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是對信息共享空間理論的進一步拓展,歸屬虛擬知識服務模式,它是憑借完善的學習工具和齊全的服務設備,應用先進的數字技術,由各類用戶一起構建的一個虛擬學習環境。用戶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各種數字信息載體進行交流和溝通,一起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并培養互促互助的良好人際關系。移動虛擬學習空間具備以下特征:①“人性化”與“個性化”并存,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特別重視用戶的信息需求,認真接受用戶的建議和意見,構建一個較為人性化的學習環境,以便向用戶提供一種較為新穎和有效的學習服務機制,同時以用戶個體信息行為和信息需求特征為依據,為用戶提供與用戶問題及環境相匹配的個性化服務。②“協同性”與“泛在性”同在,主要是通過資源協同、信息共享、系統集成、人員輔助等各種形式,把各種資源優化整合在一起,為用戶構建一個快捷便利、溝通交流、傳播共享的學習環境,用戶可以不受時空影響,憑借各種泛在設備來獲取信息,接受幫助[1]。怎樣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是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正在認真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當下圖書館服務領域的發展趨勢之一。
1 高校數字圖書館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必要性
高校數字圖書館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順應了數字時代潮流,具體表現在:①用戶的多元化特征決定了高校數字圖書館必須進行服務轉型。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用戶因其專業學科的不同,導致其本身的需求特征不同,并且用戶與用戶、用戶與館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方式已呈現明顯的“雙向”特征。在這種趨勢之下,用戶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局限于信息消費者,而是更傾向于在信息提供者、信息消費者等各種角色之間靈活轉換,移動虛擬空間正好適應了用戶的需求心理,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轉型是大勢所趨[2]。②競爭的激烈化趨勢決定了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創新勢在必行。目前,信息行業每一個環節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高校數字圖書館要想在信息行業里站穩腳跟,就必須開動腦筋、拓展思維、積極創新、穩步發展,高校數字圖書館本身所具備的文化性、社會性等特征決定了其發展不能趨于完全的商業化和經濟化,否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并阻礙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穩步發展。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構建,是高校數字圖書館結合自身情況,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所做出的適應行業發展的一種服務創新,也是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發展趨勢的一種有益探索[3]。
2 高校數字圖書館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基本條件
高校數字圖書館已具備充足的條件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①數字資源豐富,這是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資源基礎。當前,多數高校都在采取各種措施加大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力度,即依據一定的標準和規范,應用先進的數字技術,以網絡作為重要傳輸途徑,把紙質資源數字化,把類型各異的數字資源加以優化整合,根據需要自建或購買電子資源庫等數字資源。以上這些數量充足、內容完整的數字資源,是高校數字圖書館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資源基礎[4]。②數字技術先進,這是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技術保障。例如:高校數字圖書館本身所具備的多媒體播放器、移動通信工具等不同類型的專業硬件設施以及Cloud computing、Big Data等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構建需要,能夠滿足用戶的專題訂閱、搜索瀏覽以及標簽標識等需要,還能夠編輯修改wiki文本,為小組協作學習創造便利條件,同時,高校數字圖書館本身具有的各類考試模擬軟件,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的學習需求。③專業人才充足,這是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智力支持。圖書館學科館員具有充足的圖情專業知識和成熟的服務實踐經驗,他們能夠直接參與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服務,同時高校數字圖書館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聘請專家學者加以輔助。綜上所述,高校數字圖書館在資源、技術以及人才方面已基本能夠滿足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構建需求[5]。
3 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模型的構建
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是一個具備明顯“用戶主體”特征的動態學習環境,其非常重視“用戶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學習資源的動態性。用戶需求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發生改變,高校數字圖書館能夠依據用戶需求的改變及時調整空間學習資源加以適應。②用戶與館員(專家學者)、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里,館員(專家學者)能夠方便地與用戶進行交流和溝通,為用戶解決他們在移動虛擬空間里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或問題;用戶與用戶之間能夠順暢地交流和溝通,共同研討、相互幫助、一起協作、共同完成某一學習項目等[6]。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從學習資源、學習服務、學習共享以及學習評價四大模塊來構建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模型。
3.1 學習資源模塊
學習資源模塊主要是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提供所需的學習信息資源,這是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基本要素。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基礎在于優化整合本校圖書館資源,甚至把本校所有資源與周邊社區資源、機關企業資源進行協作整合,以獲取不同類型的優質的顯性學習信息資源和隱性學習信息資源,以確保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學習信息資源充足[7]。這里的“整合”,并非把資源簡單拼接在一起,而是要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應用相應的數字技術,把所有資源進行分類,為用戶構建一個“一站式”資源綜合平臺,具體可劃分為學習資源、工具資源以及社區資源三大部分,讓用戶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本身所具備的資源和能夠提供的服務。
3.2 學習服務模塊
學習服務模塊主要是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開展參考咨詢、檢索瀏覽、信息傳送等服務。高校數字圖書館主要是通過線上各種服務形式,并結合SMS、WeChat等新興媒體,幫助用戶掌握各種設施的應用方法,指導用戶自主開展信息分類、數據整合以及學科檢索等信息行為,進一步提升用戶參與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用戶個性化學習需求,構建輕松、自主的學習交流環境。在這個虛擬學習交流環境中,圖書館員、信息技術人員以及專家學者分別在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服務互補(見圖1)。
3.3 學習共享模塊
學習共享模塊主要是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開展在線學習交流服務。高校數字圖書館主要是采取建設網絡課堂、學習討論區等移動虛擬空間的形式,為用戶構建一個在線學習交流環境,為用戶提供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數字學習資源,以便用戶能夠方便快捷地處理信息(如查詢、瀏覽、下載以及應用等)。網絡課堂主要包括各種專題講座、網絡課程學習、技能培訓等在線視頻,學習討論區主要是在用戶與用戶之間開展學習交流、信息共享、小組協作等活動,最終實現學習創新[8]。
3.4 學習評價模塊
學習評價模塊主要是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提供評估服務。移動虛擬學習空間運行過程中,用戶的學習需求、學習行為在不同階段會有所改變,移動虛擬學習空間之前所提供的服務項目、服務形式有可能不能完全滿足用戶新出現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行為,因此就要有所調整和改變。圖書館應通過對用戶在線學習的評估和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服務運行情況的評價,及時了解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制訂有關措施加以改進[9]。
4 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構建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
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是高校數字圖書館一種較為新穎的服務形式,目前尚未普及,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①依據不同用戶群體的差異性需求,選擇印發宣傳單、專題講座、定點宣傳、網絡宣傳等不同的宣傳方式來提升宣傳效果。②與社區、機關單位、企業等機構進行合作,拓展宣傳范圍,以提升社會知名度。③加強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館際合作,在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的同時進行深入宣傳,讓更多的用戶知曉并應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10]。
4.2 做到外引內培,建設專業的館員隊伍
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正常運轉與館員素養息息相關。圖書館要建設一支專業的館員隊伍,就必須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進人門檻”,把好“進人關”,所引進的人才必須是圖書館急需的專業人才。②加強對原有人才尤其是青年館員的培養工作,通過學歷進修、專業研討、項目研究等各種途徑參與短、中、長期培訓,以提升原有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③要做好參考咨詢館員的培養工作,并且及時引進新興技術,突出參考館員的服務功能。④聘請“外援力量”。由于參考咨詢館員無法精通全部專業領域,圖書館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地聘請專家學者作為兼職館員,為館員隊伍增加“新鮮血液”。
4.3 強化培訓力度,提升用戶的信息素養
高校數字圖書館可以依托移動虛擬學習空間對用戶實施信息素養培養,并且憑借該平臺了解用戶的基本情況和培訓反饋,挖掘潛在用戶。高校數字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用戶信息素養教育:①設計“個性化”信息素養教育,依據用戶群體、用戶專業領域以及用戶興趣愛好等因素,設計不同的信息素養教育內容,做到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育。②實施“跟蹤式”信息素養教育,參與用戶學習的整個過程,以便能夠及時協助解決用戶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主要可以通過設置“問答板塊”來實現[11]。
4.4 加大建設投入,實現資金的開源節流
高校數字圖書館經費有限,用于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經費不足,導致建設進展緩慢,服務效果不佳。針對這一狀況,高校數字圖書館首先要把有限的財政撥款用在亟須添置的信息資源、軟硬件上,同時,與其他圖書館合作開展資源的共建共享,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全力做好經費的“節流”工作。其次要采取申請專門的項目經費、吸收社會組織的捐款捐物、與企業單位合作共建等措施增加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經費投入,有效實現經費的“開源”工作,避免空間建設因為經費不足出現停滯局面。
5 結語
總之,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的構建工作對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非常重要,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①知識產權依然是數字資源建設的一大難題,如何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挖掘數字資源的最大價值,仍然是高校數字圖書館頭疼的問題。②高校數字圖書館與其他數字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問題、管理問題尚處于瓶頸階段,合作表現不積極,合作方式方法單一。③高校數字圖書館移動虛擬學習空間尚屬建設初級階段,其形式大多相同,未體現出個性化,也未樹立品牌意識。因此,高校數字圖書館必須創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思路,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來構建移動虛擬學習空間,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學習需求,從而提升高校數字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伶霞.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虛擬知識空間的構建[J].圖書館學刊,2016(9):121-124.
[2] 龐德盛,王芳,高碩.數字圖書館在泛在知識環境下服務創新探索與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5):192-195.
[3] 余鵬彥.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虛擬學習社區的研究[J].情報探索,2015(6):115-118.
[4] 吳雪瑩.泛在知識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研究:以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5):38-41.
[5] 嚴貝妮,王運.中外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資源、服務、建設視角的闡釋[J].圖書館,2015(7):70-75.
[6] 許春漫.當代學習理論視閾下泛在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J].情報資料工作,2013(1):27-32.
[7] 李琛.移動學習視角下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及動力機制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11):61-67.
[8] 王家兵,張璡.圖書館移動協作學習空間的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8):44-48.
[9] 馬萬民,張美文.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模式發展軌跡與對策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9):80-83.
[10] 潘小鳳.移動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空間信息服務模型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3):73-75.
[11] 黃勇.美國高校圖書館學術共享空間的規劃與構建[J].圖書館學研究,2012(12):98-100.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