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保強+李晝陽
摘 要:水利在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應用支撐等領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信息化建設集約化程度不高,不同程度地造成信息割據和資源浪費。據此,提出了以“互聯網+現代水利”來全面整合信息資源,有效支撐業務協同,實現與水利管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的水利信息化新格局。
關鍵詞:水利;信息資源;互聯網+現代水利;水利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99;TV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039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以“互聯網+”和“云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深刻改變了信息化發展的技術環境,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信息化在水利現代化業務發展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
利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新模式為水利現代化帶來的新變革,在水利業務管理上體現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的精細管理、業務協同、智能決策,在公共服務上體現扁平化、交互式和便捷性,都需要以“互聯網+”為新引擎。在現有水利信息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理念、模式和技術的創新,實現體系架構優化重構、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數據深度分析挖掘、業務應用靈活定制、公共服務拓展加強。
1 設計要求
“互聯網+現代水利”,加什么?如何加?如何驅動?傳統水利是有內容的,內容要以更好的模式、形式和載體加以承載和展示。它不能是簡單相加,而是全面滲透、深度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用“互聯網+”思維盤活信息資源、發現新價值、開辟新應用、提供新服務。因此,在現代水利進程中,需要引入“互聯網+”新思維、順應趨勢、眾創共贏、改變凡事從底層做起、資產過重、不堪重負的發展模式。“互聯網+現代水利”必須要能加速傳統水利創新、引領發展,要與水利數據中心全面滲透、深度融合,促使水利管理和服務模式發生深刻改變和顯著提升。
2 設計思路
“互聯網+現代水利”提出了“一朵云”“一專網”“一張圖”3個基礎系統,充分體現了資源整合共享和“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其中,“一朵云”提供了統一的計算、存儲、服務資源,“一專網”提供了統一的信息采集、傳輸、交換和共享的通道,“一張圖”將各種數據資源、應用資源和服務資源通過一張圖進行接入與集成整合,實現在水利數據中心和相關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有效地支撐各級水利系統的網格化、精細化、智能化科學管理和協同、便捷、高效的社會公眾服務。
3 總體設計
緊密圍繞防災減災、水安全管理、水生態保護、執法監察、民生保障、工程管理等水利中心工作,分析研判發展需求,做好“互聯網+現代水利”的總體設計和分項設計,為水利籌劃以“業務應用協同智能、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基礎設施集約完善、網絡安全穩定可控、保障環境優化健全”為核心的“互聯網+現代水利”總體設計,在國內同行業和全省各行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方面繼續保持領先水平。
4 總體設計框架
“互聯網+現代水利”提出的3個基礎系統涵蓋了總體框架中的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應用支撐層和一張圖集成整合3方面的內容,為水利信息化提供統一的公共平臺資源,包括一朵云、一專網、一張圖3方面的建設內容。
4.1 一朵云
通過接入、升級、完善、再造與集成,面向社會公眾、政府公共資源、水利專用資源建設資源彈性共享服務的水利一朵云,實現對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資源等進行基礎設施統籌利用、數據資源統一共享、服務資源統一發布、業務應用統一部署,為水利信息化提供統一的硬件計算存儲環境、數據服務環境和應用支撐環境。
4.2 一專網
構建防汛專網,并充分利用社會公共資源的政務網絡、無線網絡、衛星應急通信網絡等一起構建連通各級政府的通信網絡體系。
4.3 一張圖
建立基于一張圖的水利綜合信息服務,為四級水利系統提供區域可定制、圖層可選擇的個性化地圖服務,通過統一數據訪問接口、服務訪問接口開展空間分析服務。
5 結束語
通過“互聯網+現代水利”行動計劃,整合水利信息化的建設成果,形成覆蓋全省的水利通信骨干網絡和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實現涉水相關數據的統一接收與處理,形成覆蓋四級水利系統和政府部門之間統一的水利數據數據接收處理與共享交換。
參考文獻
[1]蔡陽.關于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共享的思考[J].水利信息化,2014(02):121.
[2]李臣明,曾焱,王慧斌,等.全國水利信息化“十三五”建設構想與關鍵技術[J].水利信息化,2015(01):86.
[3]武建,高峰,朱慶利.大數據技術在我國水利信息化中的應用及前景展望[J].中國水利,2015(10):59.
[4]龐靖鵬.關于推進“互聯網+水利”的思考[J].中國水利,2016(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