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2017-06-18 許圣義 醫食參考
“心靈故事 ”
劉女士的父親種獼猴桃,他經常讓劉女士把新鮮的獼猴桃帶回去,分給鄰居們嘗嘗鮮。劉女士也經常對父親說:“爸,我們對門小蘭吃了咱家的獼猴桃,說太好吃了,市場上就沒吃到過這么好吃的獼猴桃。”父親很是得意,開始講自己種植獼猴桃的經驗。劉女士說:“小蘭說了,要開車來咱家買獼猴桃送給親戚呢。”父親朗聲笑了:“讓她來吧,我給她留最好的,按最低價。”那次小蘭真的來買獼猴桃了,父親高興極了,逢人便說:“人家城里人專門來買我的獼猴桃了。”看得出來,父親很有成就感,很滿足。這些都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
“心靈解析”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本性中都渴望受到夸獎和贊美。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他人的看法和態度來衡量自身的價值,對周圍的人的評價非常在乎,有一種被肯定、尊重和贊美的渴望。年輕人如此,老年人亦然。有時候一句夸獎的話語,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鼓舞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夸獎和贊美如同夜晚的一把火炬,點燃希望之光,驅除晚年的孤寂與冷漠,讓晚年時光溫馨而幸福。
夸獎和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夸獎給人歡樂,贊揚給人信心,賞識促人奮進。一句贊揚的話往往讓父親精神颯爽,甚至返老還童,精氣神不減當年。對于老年人來說,贊揚鼓勵如同陽光。無數事實說明,夸獎、贊美和鼓勵,常常能給人以巨大的力量,給人帶來光明燦爛的心境。毋庸置疑,在當下衣食無憂的社會,父親最需要的也許不再是金錢與物質,而是精神贍養與心理慰藉,我們應該毫不吝惜地把贊許的溫暖陽光灑向我們的父親。
“心靈處方”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老了并不意味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他們內心總想著證明自己還很有用。我們不可粗心大意,哪怕是父親幫忙照看一天孩子,為家里煮一鍋粥、燒一頓飯、炒一個菜、撿一捆柴,我們都別忘了夸獎一番。我們要細心地呵護他們內心這份情感需求,讓他們感覺自己還被需要著,仍然是家里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他們才會在忙忙碌碌中,找到充實自信的感覺,活得津津有味,快快樂樂。
父親們都經歷了春華秋實,當年曾青春激蕩、事業輝煌,漸漸變得華發蒼顏力不從心。年齡的增長,角色的變更,使他們變得孤獨失落,甚至恐懼自卑,為此,我們不僅要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需要。愛,有時候往往就是一些很小的細節。而子女對老人的孝敬,有時候也往往就在點滴之間。適時給父親一句夸獎,上班走時給父親一個親吻,下班回來給父親一個擁抱,便會其樂融融,其樂無窮,孝心盡染……說到底,夸獎父親也是一種孝敬。多贊賞父親,因為夸獎能給他更多的快樂,也是表達孝心的一種好方式。而且父親們閱歷豐富,有寶貴的人生經驗,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