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晶+謝鴻+陳程+馮波+葛潔櫸
摘要:本文總結了廣西工業園區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并就如何解決該類問題提出了思考。結合近期環境保護部提出的環保管家理念,探討如何將環保管家理念引入廣西工業園區。
關鍵詞: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廣西工業園區;環保管家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3-0009-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tracing assessment, summarizing the comm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tracing assessment of Guangxi Industrial Park, and puting forward some ideas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into Guangxi Industrial Park.
Key words: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uangxi Industrial Park;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工業園區是現代工業發展的產物,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園區經濟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國內一些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然而,由于園區建設和發展中需追求經濟利益,則不可避免付出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代價[1]。西方學術界在90年代已經重視對于工業園區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 [2] [3],我國學者也逐漸開始關注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中如何科學的防范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等問題[4]- [7]。
為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我國2003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明確規定了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跟蹤評價的要求。隨后,我國多次在環保類法律法規中規范了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跟蹤評價工作的要求[8]- [13],但經過多年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跟蹤評價的實踐,我國規劃環評的落地情況不甚理想,大部分工業園區仍存在大大小小的環境問題。
本文結合近期環境保護部提出的環保管家理念,探討如何將環保管家理念引入廣西工業園區,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1 廣西工業園區概況
從“十五”規劃開始,廣西的各類工業園區逐步開展總體規劃及園區建設階段。發展至今,廣西工業園區已發展到一定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全區在自治區工業與信息化委員會備案的各類園區已達103個,還有一部分未備案,或者正在準備備案以及擬規劃建設的。目前已超過200個。
工業園區逐步成為我區工業化進程中實現優化資源配置、共享基礎設施、集中污染治理、集約利用土地、促進企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主要載體。截至2012年廣西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園區達32個,其中超500億元園區4個,累計引進工業項目3688個,完成實際投資約5045億元。
2 廣西工業園區存在的環境問題
在工業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隨著園區經濟總量的擴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備、資源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勢必潛在地加重環境污染負荷和生態破壞程度,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這是影響區域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如解決不好,勢必制約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結合我司的廣西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經驗,目前廣西的工業園區,特別是市區級工業園區普遍存在“一區多園”的現象,即規劃編制階段較晚,往往是由于當地企業在不同地點聚集成一定規模后再開始統籌規劃。因此這些工業園區普遍存在以下4點環境問題:
2.1 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一方面由于園區規劃較晚,另一方面由于經濟不發達且工業聚集區之間往往間隔一定的距離,園區基礎設施如污水處理系統、固廢處理系統等往往是到急迫需要或者是被環保通報后才開始建設,滯后情況常見。
2.2 歷史環境污染尚待解決
廣西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于我國中東部地區。在歷史發展中往往較關注經濟效益,環保為經濟讓步情況偶有發生,導致一些歷史遺留污染,如礦產開采導致的重金屬土壤等問題尚待解決。
2.3 用地類型部分不符
①部分園區依靠市場力量和政府推動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一些企業先于園區規劃存在,而后期規劃用地類型的劃分偏向于全面性考慮,有些已存在企業的用地類型可能發生用地類型不符的現象。
②廣西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于我國中東部地區。往往較關注經濟效益,環保為經濟讓步情況偶有發生,實際入駐企業的用地類型與規劃用地類型不符情況亦有發生。
2.4 管理方面較為缺乏
一方面工業聚集區之間往往間隔一定的距離,另一方面工業園區人員編制不足,更無從專職從事環境治理類的人才,在環保監督方面力不從心。
2.5 提出的解決方案
(1)對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問題,跟蹤評價中一般都會提出盡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是多方面的歷史原因而導致的,僅從評價報告的措施中進行建議并不能解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
(2)對于用地類型部分不符的問題,在進行環境影響跟蹤評價階段,評價報告往往只能建議進行搬遷或調整規劃的用地類型,但實際上搬遷資金往往成為困難,調規也并未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
(3)對于人員編制、環保管理方面不足的問題,進行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的單位往往更加力不從心,除了提出增強環保管理之外,并無更好的建議,但隨著環保管家概念的提出,可建議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機構進行環保檔案的管理以及環保監督。
綜上所述,廣西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中提出相關措施和建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已存在的問題,只能在規劃后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減緩或彌補環境影響的作用。
最好的解決方法應為提前介入并做出專業建議,即有專業人士(或機構等)在園區進行有關環保決策、相關環保措施的建設等的過程中充分了解情況并提出可能存在的影響,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從源頭上防止環境問題的產生。
3 環保管家概念的提出
2016年4月15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意見》提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
環保管家是是一種智力型的服務行業,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經驗,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為政府及有關部門、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的咨詢、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
在環評機構脫鉤改革、項目前期手續簡化以及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大背景下,環保從業人員和客戶資源都面臨著重新整合,環評咨詢業務內容也將由以往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工作,轉變為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環境服務類業務的擴展良機。此時環保管家的提出,無異于為環保服務市場指明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
據筆者了解,目前廣西工業園區中還未有園區正式簽訂“環保管家”服務合同,因此廣西工業園區的環保管家市場目前還是處于空白期。環保管家的聘請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工業園區對環保管家的需求在何處?環保管家應具備哪些才能?這是一個必須細細思量的問題。
4 環保管家需要具備的才能
作為服務于園區的環保管家應側重于提供宏觀政策咨詢方面的環境服務能力,包括循環經濟、生態產業鏈等;作為服務于企業的環保管家應側重于提供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環境服務能力,包括診斷分析、設計方案、工程施工、設備安裝、項目運行等。
4.1 咨詢服務
作為“環保管家”首先要有能發現隱患和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即前期的咨詢服務。
由于工業園區涉及的行業內容較復雜,包括符合各工業園區定位的工業項目、園區基礎設施項目等。其中產業項目涉及到的評價類別可包括輕工紡織化纖、化工石化醫藥、冶金機電、建材火電等;園區基礎設施項目涉及到的評價類別可包括交通運輸、社會服務等;廣西北部灣臨海工業園涉及到的評價類別還須包括海洋工程。
以上可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自之中的評價范圍類別越多在咨詢服務領域占有的優勢越大。
4.2 治理服務
作為“環保管家”要能將方案中的各項要求措施進行落實實施,即中期的治理服務。
如咨詢方案中提出工業園區需要配套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相關的工程咨詢資質以及行業設計資質:如確定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的類型與數量,進行處理構筑物及設備的工藝設計計算和污水廠各構筑物以及各種管渠等總體布置;在接下來的工程施工階段,需要施工資質以及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資質等相關資質能力。
4.3 運行服務
作為“環保管家”要有能對環保設施進行良好運行的能力,即后期的運行服務。
一般的環保設施運行方式有三種:①企業自主運營,采用在線技術運營管理;②企業自主運營,兼顧外聘技術管理人員;③委托運營,第三方運營公司負責技術管理和參數檢測。
前兩種運行方式在以往時期較為常見,但隨著環保要求的逐年提升以及對違法排污處罰的力度逐漸增大,目前較多企業開始采用第三種運行方式,即委托運營。在委托運營中,必須符合具備相關運營資質的要求,如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評價證書-工業廢水處理一級等。
4.4 其他服務
另外,作為“環保管家”所需要的技能還包括其他相關服務:如檢測服務、環保技術檔案規范化設計、環保技術人員培訓、環保法規咨詢、環保法律風險評估等。
5 如何將環保管家理念引入工業園區
在環保理念與經濟發展的博弈中,在當前的環境意識大幅增強的情況下,如何找到合適的機遇將環保管家的理念引入廣西工業園區中是環保從業者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5.1 政策機遇
(1)環境違法成本處罰有了質的改變。2015年被成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的實施,不僅使得違法排污有了足具威懾的違法成本,而且也對環保監管部門提出了要求:執法不嚴、監管不力將被追究責任,實現權力與責任的對等。如在騰格里沙漠違法排污事件中,直接責任人被行政拘留,涉事董事長被連調查,涉案生產項目停產,對涉事公司實行按日計罰,另外該市、區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和責任人停職并接受審查。
(2)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嚴厲。2017年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了《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各地加快推動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等工作。《規定》明確了申請的主體為排污單位,并提出了排污許可證中應當載明的7項許可事項以及8項環境要求。排污許可證中的事項包括排放污染物種類、許可排放濃度、許可排放量的核算,如核算結果太大,需要繳納更多的排污費,如核算結果太小,則企業產能將受到影響,或面臨更高的環境處罰成本,因此核算工作需要專業的環保類人才來進行,可利用此方面的工作來推行環保管家的理念。
5.2 危機應對
我國的環境保護正從過去單純的“督企”向“督政”提升。
2016年1月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正式成立,督察組由環保部牽頭成立,中紀委、中組部的相關領導參加,是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的環境保護督察。目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對河南、北京、廣西、廣東等多個省(市)實施督察進駐,對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進行實時督察,責任整改、立案處罰、拘留、約談、問責相關人員,包括領導人員以及黨組織等。
如2016年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查組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辦結2341件環境問題,責令整改1739件,立案處罰176件,拘留10人,問責351人,約談204人。督察意見中提出廣西36個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中建成或在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的僅12個,并對部分工業園區進行了點名。通過督察意見可知,廣西工業園區的環保工作仍有一定的管理空間,可擇時推進環保管家工作。
5.3 園區自身發展需要
工業園區建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越來越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近年來隨著人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工業園區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兼顧與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
2012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關于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的意見》發改環資〔2012〕765號文,文中提出:“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是加強環境保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工信部和工程院合作的重大咨詢項目“工業綠色發展工程科技戰略及對策”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科技論壇。論壇中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提出到2020年或將建設千家綠色示范工廠和百家綠色示范園區,綠色示范工廠和綠色示范園區在污染物源頭削減、重金屬污染防治、有毒有害原料替代、清潔能源生產和高效存儲等領域缺乏能夠統籌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的集成化、系統化綠色解決方案。2007年12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商務部、科學技術部發布了《關于印發〈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07〕188號文,文中指明了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申報、驗收和管理要求。2015年12月,三部委修訂后再次印發了《關于印發〈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的通知》環發〔2015〕167號文,文中明確了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的分工,以及國家生態工業師范園區的申報、創建、驗收、命名、監督等管理工作。
因此在工業園區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環保理念也將融入到園區人員以及領導者們的意識中,并將體現在園區的整體生態鏈設計和物質循環之中。
6 結語
工業園區的建設開發有利于調整和優化工業產業布局,培育企業集群,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但在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需進行對生態環境不利的行為,從而導致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化。
因此,應適時將環保管家的理念引入廣西工業園區,開展環保管家試點研究,充分發揮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作用,以實現我國“十三五”綠色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樺,楊婷.工業園區能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區域經濟.2013, 3(4):140-143.
[2] Martin S A,Cushman R A,Weitz K A.Applying industrial ecology to industrial parks a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8,12 (3) : 218-237.
[3] Edward Cohen - Rosenthal.設計生態工業園—美國經驗[J].產業與環境(中文版),1997,19(4):14-18.
[4] 萬君康,梅小安.生態工業園區的內涵、模式與建設思路[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4,26(1):92-94.
[5] 何偉國.生態工業園區———我國工業園區發展的新形態[J].現代城市研究,2007,12(4):61-64.
[6]李悅紅.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和跟蹤評價[J].污染防治技術,2003,16,(4):160-162.
[7] 陳鳳先,李小敏,董林艷,海熱提.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實施機制初探[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8,30,(3):97-100.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Z].2002-10-28.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9號,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Z].2009-08-17.
[10]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發〔2011〕14號, 關于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Z].2011-02-09.
[11]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發〔2012〕54號, 關于加強化工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Z].2012-05-17.
[12] HJ 130-2014,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S].
[13]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辦環評〔2016〕14號, 關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加強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試行)[Z].2016-02-24.
收稿日期:2017-05-05
作者簡介:丁宇晶(1984-),女,湖南吉首大學2006級生態學碩士研究生,廣西博環環境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