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
摘 要 很多文科學生感覺地理學科學習起來比較難,對地理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地理知識掌握不牢固,地理成績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巧妙插敘,激發情趣、運用易記的歌訣、諺語、順口溜、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興趣等方法和措施逐步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喜歡學地理,愛學地理,從而提高地理成績,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 地理教學 興趣培養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凡是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去認識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十分重要。
雖然不是說愛一行才學一行,但是地理學習需要興趣,在目前的社會中 ,文科被看作是雞肋,好多文科生是因為理科學不好才被動選擇文科的, 在這些文科生中,地理學習是最大難點之一 , 主要就是學生被動學習的后果。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秘訣,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學生學習興趣的制約。為了讓學生學好地理,地理教師絞盡腦汁但可能收效甚微,在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在培養學生興趣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地理成績,下面是幾點教學體會。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
1.1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進行教學
借助地圖,強化記憶。例如:學習非洲的薩瓦納氣候時,學生對熱帶草原缺乏感性認識,難以區分干濕季的特點。可以用“熱帶草原景觀圖”指導學生觀察干、濕季的自然景色:濕季時,草高茂盛,稀樹青翠(典型樹木:金合歡和波巴布樹),成群結隊的動物中,長頸鹿昂首挺胸,遙望蔥綠遼闊的大草原;干季時,草類凋零,樹木落葉,動物遷徙,草原一片枯黃荒涼的景色。通過觀察掛圖,再聯系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讓學生認識到那里處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下,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沛;干季受信風帶控制,降水較少,進而理解了干、濕季節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薩瓦納氣候的分布規律及特點。
1.2設計地理略圖,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在講長江的內容時,老師在黑板上繪制長江干流略圖,從長江的發源地繪起,一直畫到入??谔?,先畫干流,給學生講干流像一個不規則的英文字母W,然后講到哪里就畫到哪里。首先講上、中、下游的劃分,把宜昌和湖口兩地名稱用色筆標在干流上;接著講長江的支流,用藍色粉筆從西向東畫出主要支流,邊畫邊講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講長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標注在適當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豐富”,中游“河道彎曲,容易泛濫”,下游“江闊水深,便于航運”。這樣有形有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地理略圖不是靜而是動的感覺,可以特別體現事物的特征,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了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3充分利用電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的直觀優勢
一節課的開始,運用投影配合教師語言可提供一種簡捷、直觀的導入手段。如講到“影響氣候的因素”時,需要復習的內容較多,如果單靠教師口頭歸納總結,很難一下子說清楚,也很枯燥。若運用投影來展示我國氣溫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圖,再結合談話式教學法,簡潔明了,直觀性強,效果更好。但是要考慮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
2巧妙插敘,激發情趣
課文中常有一些比較重要但又抽象的內容,教師若適當的引用一些與教材有緊密關系的,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生動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證,一方面深化學生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
3運用易記的歌訣、諺語、順口溜
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瑯瑯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如“長江”這節要求記憶的東西特別多,有長江的源頭、長度、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編成順口溜即:“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入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蔽覈_\條件優越,沿海多優良港灣,需要記的開放海港城市有十四個,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借助歌訣記憶較好:“江海連波通三州,秦皇云煙上青天?!边\用歌訣記憶地理事物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激發了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躍躍欲試進行地理歌訣創作的熱情。
4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
教學中對于內容比較抽象,而無掛圖、插圖表示的內容,利用生動的語言、傳情的教態和板圖結合,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目的。
4.1生動有趣、富于啟發、和諧動聽、節奏明快的語言,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
4.1.1巧借古詩教學
詩詞歌賦,瑯瑯上口。應用得法,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能創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教學環境。如講地球的運動時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描述黃河奔騰咆哮,滾滾東去的氣勢時,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講氣候時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講解長江時,為描述三峽灘險、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誦李白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倍潭趟木洌褜W生帶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麗風光一覽無余;情景交融,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4.1.2短小精悍的成語也會使教學過程增輝添彩
如“滄海桑田”描述了地殼的運動;冷鋒過境時,形容天氣用“風雨交加”;講地球運動時用“星移斗轉”;講海陸間循環用“百川歸海”。引用這些成語準確、生動、形象,既具有科學性,又客觀地反映了地理現象,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4.1.3謎語是我國的國粹,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歷史
講課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謎語,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船出長江口”——上海;“空中碼頭”——連云港;“用圓規畫圓”——太原;“大言不慚”——海口;“銀河渡口”——天津。
4.2形象的描述與板圖結合
如講鋒面雨帶隨夏季風在我國東部移動的規律時,一邊畫略圖,一邊用興奮的情緒感染學生。
5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5.1 精彩的第二課堂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源泉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引伸和輔助,積極開辟地理課第二課堂的活動,這是目前深入開展教學改革,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鄉土地理調查研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5.2利用地理課外活動小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通過教師激發,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好循環,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我認為實用和趣味應該并存,怎樣把握好度是考驗每個教師水平的一個標準。目的是讓學生主動的快樂的學好地理。
6穿插歷史知識,提高學生興趣
很多的文科生雖然對地理不感興趣,但是還是很喜歡歷史學科,喜歡聽歷史故事,我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穿插歷史知識,如講到古代人口遷移的時候,我會給學生們講我國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南遷,如西晉到東晉,唐代安史之亂,北宋到南宋,從歷史的角度引導學生記住這些歷史事件,歸納總結出古代人口遷移的原因。在進行世界地理的學習的時候,每講到一個區域,一個代表性的國家,除了給孩子們介紹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外,還給他們講講這個地區或者國家的歷史,讓孩子們在學習地理的同時能夠增長知識。通過這種方法讓很多學生覺得地理不在是單純的識記,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任杰.培養中學生學習地理興趣途徑的研究[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09.
[2] 梁福弟.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實踐與研究[J].文教資料,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