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已經悄然走入圖書館。圖書館的管理借助了大數據的應用,使圖書館管理建設更加智能化。本文通過對大數據和智慧圖書館的介紹,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慧圖書館都取得的成就,指出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出了改進措施。智慧圖書館建設不單純的是核心技術問題,還需要學者們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結合國內外發展國家建設經驗,促進我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智慧圖書館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43-02
前言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越發普及,智慧化已成為時代的寵兒,傳統的圖書館受到先進理念和智慧的沖擊,也體現了智慧化元素。2003年奧盧大學圖書館的艾托拉首次提出了“智慧圖書館”的概念,智慧圖書館是可以被人類感知的,不局限于空間限制的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與物聯網相結合的新興產業。智慧圖書館是將傳統圖書館管理融入進現代科技領域中,利用互聯網先進管理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方便讀者借閱,為讀者提供一個更舒適的閱讀環境。智慧圖書館成為讀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閱讀方式,能夠實現隨手翻閱、隨時查找,隨地登錄。通過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減低了服務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完全顛覆了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
一、大數據和智慧圖書館概念
1.大數據
自從2012年金融轉型開始,全世界開啟了物聯網“大數據”時代,社會發展整體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大數據概念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大數據與數據量大并不是同一概念。大數據必須是能夠提供給人類使用資源的,再大的數據量如果不能夠被人們利用,也不能稱之為大數據。換言之,大數據不是數據的整合數量。百科全書中對大數據的定義是,大數據:指的是因資料量太多,用現有統計工具或者軟件無法統計的一種資訊信息[1]。美國將大數據時代、智能化生產、無線網絡稱為開啟未來的三大科技革命。
2.智慧圖書館
隨著大數據一詞被公眾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智慧校園、智慧城市成為學者關注的焦點,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側重點逐漸加大。目前,智慧圖書館的定義并不明確,從不同的角度定義智慧圖書館會產生不同的概念。筆者根據對不同定義的分析發現,《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觀點相對來講更加全面的詮釋了智慧圖書館這一概念。即智慧圖書館是在傳統圖書館基礎上,運用物聯網、元計算、智慧化設備等融合而成的系統。
二、大數據時代下智慧圖書館的實踐
智慧圖書館和大數據理論是在近些年信息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因此,這兩個概念的內涵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技術、管理和實踐三個方面,國外的智慧圖書館領域已經有所成就,早在2004年,加拿大渥太華部分高校及公共圖書館等已引入了電子圖書館[2]。發達國家已經在智慧圖書館領域邁出了實踐性的一大步。我國智慧圖書館的起步較晚,最早引進智慧圖書館的是臺北市圖書館、隨后,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杭州市余杭區圖書館、各個省、市地區圖書館以及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高等學府也紛紛加入了智慧圖書館建設陣營。本文中僅以北京大學以及杭州市余杭區圖書館為例進行探索。
作為中國第一所大學的北京大學,在2012年也引進了高科技技術,將傳統圖書館管理技術與云計算、物聯網、語義檢索等功能相互融合,當讀者需要查詢相關資料時,不僅能查詢到原始文件,還能查詢到與之相關的信息、實事,還可將其導出成任何格式或形成報告,供人們使用。經過改造后的圖書館,不需要專人看管,無論讀者在館內的哪一個地方,都可以輕松通過隨手操作屏幕,進行查詢和閱讀、欣賞字畫等。完全沉浸在智慧化圖書館編制的科技神話中。智慧圖書館再不僅僅是一個學習、閱讀的場所,還可以提供給公眾一個會面的藝術氛圍。浙江杭州市余杭區圖書館通過建設數字圖書館和手機圖書館,輕易訪問海外電子文件。通過手機APP平臺,公眾可以輕易登錄,自行借閱館內圖書,避免路途奔波到圖書館才能借閱圖書的傳統借閱方式。借助手機就可以輕松閱讀,實現借閱“零門檻”的個性化服務。
三、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的發展
大數據時代下智慧圖書館已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為此美國的喬治敦法律圖書館在2013年還舉行了一次研討會,就大數據進行討論。212年,我國教育部也組織了一次專題報告會關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圖書館建設。由此可見,大數據對喜愛你在圖書館建設的沖擊。
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就是智慧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是圖書館行業的創新、可持續發展,是圖書館推行的新理念和實踐。智慧圖書館從形式上看,智慧化已實現。第一,智慧化的圖書館建設。圖書館每天都有很多的信息需要處理,所以智慧圖書館的帶寬和接口必須要足夠多。互聯網對智慧圖書館的發展非常重要。智慧圖書館要實現綠色、高效、安全、環保,就要建設足夠的互聯網設施。互聯網的運用還可以實現能源消耗的降低,可以充分感應安全環衛信息、車流信息、人流信息等。第二,智慧化的館藏資料。圖書館的基礎就是藏書,傳統的圖書館藏書很多,不方便管理,而且書籍極容易破損。書籍的分類、管理和保存都要占據很大的空間,還要花費工作人員較長時間的進行擺放,對于圖書的查找也不方便。而智慧圖書館中,實體圖書占得比重較小,多以電子形式存儲。這樣雖然方便了管理和查找,但這就對智慧圖書館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一,就是快速輸出數據檢索,數據的輸出一定要快這就要有強大的網絡支撐;其二,就是數據安全,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智慧圖書館可以和外部溝通,但也要注意自身數據的保密;其三,就是數據的存儲,智慧圖書館的數據非常多,就需要很多的存儲設備。第三。智慧化的服務形式。傳統的圖書館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讀者只能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才能得到服務。而智慧圖書館突破了實踐、空間的限制,所以我們不僅可以在實體環境中提供服務,在網絡上也可以接受圖書服務。這就極大的豐富了讀者的閱讀,更讀者提供了更多的獲得圖書的途徑。
現在已經建設智慧圖書館的有三大特征。第一,規模性。現代的智慧圖書館數據量可到TB,更甚者可達PB。第二,多樣性。現代的智慧圖書館可實現你對數據的任意要求。第三,高速性。現代的智慧圖書館的書籍建立,整理收集和處理分析速度還在
四、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建設的背景
1.智慧圖書館理論體系
隨著智慧圖書館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的閱讀方式,智慧圖書館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雖然國內智慧圖書館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還需改進。首先,在理論研究方面仍處在智能階段,部分學者將智慧圖書館誤認為智能化圖書館,對于二者之間概念的區分不明確,簡單的認為智能化圖書館就是智慧圖書館,將傳統的物聯網檢索應用看成是智慧圖書館;其次,一部分學者認為智慧圖書館只是簡單的物聯網技術上的延伸,部分學者認為智慧圖書館是物聯網和智能化的結合,對于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和相關概念認識不清;再次,智慧圖書館的研究人才技術水平仍需提高,現階段的智慧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發表的建設性的文獻較少,其他的技術人員的沒有發表過文獻或沒有發表文獻的能力。
2.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宏觀的全局的頂層設計
目前,國內的智慧圖書館仍處在萌芽階段,雖然,智慧圖書館的發展迅速,但缺少國家宏觀指導和高端設計,大多數人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到智慧圖書館的精髓,沒有對智慧圖書館的更廣泛應用進行挖掘,呈現智慧圖書館亂象叢生的狀態[3]。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拱托業績、好大喜功、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將智慧圖書館建設作為一種標志性政績來建設,偏離了推廣智慧圖書館的初衷。因為建設部門和設計者大多對于智慧圖書館沒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盲目開發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全局意識,獨立設計建造,無法滿足大數據的信息檢索需要。大大降低了智慧圖書館的使用率,無法做到資源共享。
3.網絡安全
物聯網的應用是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基礎,在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的網絡安全成為保護資料的核心技術問題。智慧圖書館涉及到文獻資料的機要性,也涉及到個人財產安全和隱私保密性[4]。網絡安全是保證智慧圖書館信息安全的最大難題。無論政府、企事業單位、個人將加強網絡安全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防護高度。2012年通過了《加強網絡安全的決定》,這一決定為政府、單位、個人的網絡安全使用提供了法律保護。
4.智慧圖書館項目牽扯部門的協調
智慧圖書館牽涉到部門眾多,不同地方的高效、圖書館分別隸屬于不同的行政機構,給數據資源共享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若想讓信息數據貢獻出來作為公共資源進行共享,需要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統一起來,但信息畢竟涉及到政府政策法規、企業管理經驗等保密性的資源,能否讓企業有意愿的貢獻出信息資源,還需要政府的協調。智慧圖書館是一個綜合的、立體的項目工程,涉及到計算機技術、信息工程、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等領域的高端技術應用,需要將不同領域進行資源整合,合理分配供應平臺將系統組建而成。
五、大數據時代建設智慧圖書館的完善
1.深化智慧圖書館理論研究
智慧圖書館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和信息科技革命的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衍生的,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慧圖書館在時間和發展空間上仍有恨到的發展空間。大數據智慧圖書館建設發展必須要依托我國國情和科技發展的趨勢。智慧圖書館建設進程基于理念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5]。完全照搬外國的實際案例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無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依靠社會力量,爭取社會科學組織、各高校、團工委等機構資助智慧圖書館建設相關技術的理論研究,鼓勵專家側重研究智慧圖書館的概念、內涵、技術、創新、結合實際情況將智慧圖書館深入挖掘,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圖書館理論架構,用于指導智慧圖書館未來發展之路。
2.爭取政府支持,搞好頂層設計
面對仍處在萌芽階段的智慧圖書館,政府作為智能部門,是唯一可以進行宏觀調控的組織。智慧圖書館的發展迅速,應從人才建設、資源共享、管理職能等方面,對智慧圖書館進行國家宏觀指導和高端設計,讓大多數人真正的了解到智慧圖書館的精髓,對智慧圖書館的更廣泛應用進行挖掘,從根本上杜絕呈現智慧圖書館亂象叢生的狀態。從地方政府的關注點在拱托業績、好大喜功、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轉移到,將智慧圖書館真正建設成為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的平臺,不忘初心。提高建設部門和設計者對于智慧圖書館深層次的認識,在建設過程中,提高全局意識,使智慧圖書館滿足大數據的信息檢索需要。大大提高智慧圖書館的使用率,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3.加強支撐平臺建設,推進大數據在圖書館的應用
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傳感器等先進技術,將傳感器放置在智慧圖書館內,結合管內現有的智能化設備、衛星導航網,建立物聯網終端平臺,提高管內感知水平。在提高業務處理能力,了解讀者需求,利用數據發現新的軟件,推進智慧圖書館不斷發展,拓展信息化應用,提高圖書館信息化的支撐能力,創建決策型閱讀平臺。
4.吸取國外經驗,加大軟件建設力度
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核心在軟件開發上,無論是智慧校園還是智慧圖書館亦或是智慧醫院,都是以網絡為支持,數據為基礎。我國智慧圖書館近年來注重硬件建設,忽視軟件開發,然而,智慧圖書館的核心技術就在軟件開發上。通過快速館藏清點功能、讀者自助借還書功能、安全防盜功能、快速查找功能、統計功能、自助借還、安全防盜、預借取書、信息查詢、數字資源推送、24小時開放等等都需要軟件技術建設,才能在智慧圖書館上建設道路上更加平穩。
5.完善法規制度,建立安全機制
在法律上明確物聯網智慧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保護讀者權益是立法根本宗旨和監管的主要服務對象,規范資物聯網公司的營運資格和營運方式。立法監督體系主要分為一是在現有物聯網法律法規基礎上,針對物聯網的特點和風險制定、修改法律,二是對于物聯網信息中發現的漏洞,作出法律上的補充和完善,打擊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盲區進行違法活動,損害人民財產安全。創建物聯網公平、合理、穩定的交易環境,維護讀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6]。所以物聯網信息安全問題的解決就成為目前智慧圖書館建設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要確保物聯網信息使用運行程序的安全,嚴防個人信息的泄露,資金的流失,給物聯網讀者帶來巨大的損失。
目前,對于物聯網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甚至是老人,都對物聯網信息的使用有所涉獵,但與此同時就存在了很多讀者的個人信息和財產信息被盜取,并用這些個人信息進行違法的行為,給廣大讀者不僅帶來了財產上的損失,還對讀者的日常工作學習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物聯網信息處理量大,無法做到毫無差錯,為了提高智慧圖書館的安全性[7]。一方面,防止黑客入侵,由于物聯網中存在大量登錄人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具有高私密的個人信息,所以讀者賬戶安全問題的解決就成為提高技術安全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建立讀者與圖書館的信用評估體系,降低道德風險。最后,完善操作流程與安全管理辦法,監管部門不定期監測。
結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聯網已經悄然走入圖書館。圖書館的管理借助了大數據的應用,使圖書館管理建設更加智能化。智慧圖書館建設不單純的是核心技術問題,還需要學者們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結合國外發到國家建設經驗,對我國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獻力獻出。智慧圖書館不僅為廣大的讀者提供了便捷的閱讀渠道,同時給人們帶來了安全隱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了當前政府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對大數據和智慧圖書館的介紹,指出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出了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建濤,王洋.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7,11(02):55-57.
[2]劉婷,徐寰春.淺析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慧城市規劃[J].智能城市,2016,10(09):50.
[3]阮艦.論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6,06(25):258-259.
[4]李艷坤.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云服務模式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08(04):163-166.
[5]袁麗琰,王玉梅,王曉華.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J].圖書情報導刊,2016,05(01):25-27+29.
[6]石國鋒.基于大數據環境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對策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2(12):58-59.
[7]李香梅.關于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的幾個問題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4,09(1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