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圖書館職業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具體闡述了圖書館員職業化素養所包含的內容。圖書館職業就是以服務為基本特征,樹立服務意識,樹立職業化意識,樹立以讀者和用戶為核心的專業服務意識,圖書館服務的對象是讀者,圖書館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就是讀者的需求。圖書館發展方向同樣是讀者變化著的需求、是圖書館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的指南針。為此,圖書館員一定要樹立好為讀者全心全意服務好的意識,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關鍵詞:圖書館 發展 職業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68-01
一、圖書館職業與職業化
從圖書館的職業的發展歷史來看,19世紀末,圖書館界對自己的特殊的社會地位與作用已經有所認識,但圖書館事業被人們公認為一種職業,卻是20世紀以來的事。圖書館是知識受眾與真實資源連接的紐帶,是圖書館價值得以實現的發動機。但在未來的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知識社會里,在知識工作者普遍興起以及知識信息傳播方式多樣化的時代里,圖書館還能夠繼續扮演這樣的社會角色嗎?圖書館的社會地位會是逐漸上升的還是下降的一種職業呢?職業化的定義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上海師范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所張偉認為:所謂“職業化”就是掌握職場行為與操守規范的過程,是現代社會職業人訓練有素的體現,也是職業人必須遵循的第一游戲規則和基本素質;我國職業培訓師李培英對于職業化的定義用了一句很簡單的話來總結:職業化就是在合適的場合下表現出合適的行為,這就是職業化。簡單地說,職業化是對職業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那么作為圖書館也需要職業化的館員為打造開展更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和文獻資源傳遞服務。
二、圖書館職業化的發展趨勢
1.圖書館職業的技術含量的提升
傳統環境下,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比較單一固定且缺乏變化,技術含量也低。在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圖書館也不斷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發展機會和各種挑戰。網絡時代,圖書館比的工作流程包含了更多更加豐富的內容,由原來的簡單服務,被動服務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服務,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多層次、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智力勞動。與此同時,這就要求圖書館員不斷轉變、快速地更新知識、武裝自己、豐富大腦,且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將全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術運用到圖書館的工作中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在這種環境下,隨著圖書館職業技術含量的提升,傳統觀念中任何人都可以勝任圖書館工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必須要一定的圖書專業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2.圖書館職業的服務方式的更新
傳統的圖書館中的圖書館員主要通過手工等方式為打造提供服務,費時耗力,但效率低下。網絡化時代,圖書館員通過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圖書館網絡平臺、電話、QQ、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在較短的時間為多種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時空上也從一名圖書館員對一名多種這種一對一的服務轉化為一名館員可以同時面對多名多種的“一對多”服務,且服務不斷地向網絡化、知識化、個性化發展。
3.圖書館職業的服務對象的變化延伸
傳統圖書館等著等著上門被動服務,服務對象僅限于對圖書館有服務需求的等著;如今大多數圖書館走出館門,走向社會,走向目標群體實施主動放棄,服務對象不斷得到延伸。面向研究人員的學科館員,面向在校學生的學生館員,面向企業的產業信息館員,面向政府部門的戰略信息館員等多樣化的信息服務,讓更多的社會群體在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中受益。如中科院文獻信息系統更是將讓全院的科技工作者滿意、讓全院的研究生滿意,讓全國的讀者和用戶滿意作為衡量其服務是否達到標準的指標。
三、圖書館職業化素養所包含的內容
具體地講職業化包含職業化行為、職業化素養、和職業化技能三個部分內容。職業心態、職業道德、職業意識是職業化素養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內容。同時,職業化還可系統地分為團隊職業化、個人職業化、和管理職業化。如果將職業化比喻為一棵樹,那么職業化素養就是根。因而從事圖書館工作,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的形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圖書館員應遵循應有的職業道德
圖書館員工作于圖書館,要具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從事圖書館事業這一特定的工作中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行為規范就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美國的《哈佛商業評論》評出了九條圖書館工作職業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誠實、忠誠、公平、正直、守信、追求卓越、承擔責任、尊重他人、關心他人。這些都是圖書館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素養,需要作為所有圖書館員遵循的職業道德的參照。
2.培養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是人們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是支配和調控全部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調節器,它包括奉獻意識、創新意識、協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等方面。
職業意識是職業行為、職業道德、職業操守等職業要素的總和。踏實每一個人從事你所工作的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須牢記和自我約束的其中職業行為規范是體現職業道德的關鍵和意義所在。
3.端正職業心態
職業心態是指在職業當中,根據職業的需求,表露出來的心理感情。即指職業活動的各種對自己職業及其職業能否成功的心理反應。圖書館工作的技術含量不高,在職業競爭中不占優勢,有安靜的工作環境,雖然有穩定的職業收入,但收入偏低,許多圖書館員都處在這種窘境。影響圖書館職業心態的種種因素有以下一些方面:圖書館職業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不高;激烈競爭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考核制度不夠健全,職稱職務得不到晉升;同行業、同系統之間之福利待遇存在很大差距;對原有的價值觀產生懷疑等。一系列的問題,容易導致不公平感,心態失衡,產生焦慮、浮躁和雜念。唯有心態調整好了,你才會感覺到生活與工作的快樂。現實有時是無法改變的,只有端正自己的心態,從改變自己做起。
參考文獻
[1]胡芳,劉金玲.國外圖書館館員職業生涯管理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圖書館學研究,2009(4)
[2]王維新.民國時期圖書館員職業探析.圖書館,2009(1)
[3]程玉華,夏明.圖書館心理健康問題淺析.圖書館情報論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