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文索
摘 要 課程的設置是否科學與合理,關系到課程目標的實現。筆者以長治市城區幼兒園幼兒基本體操課程設置為研究對象呈現出的問題,以期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加以三大理論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征、幼兒動作發展特點、幼兒運動技能學習特點)以及課程內容相關理論綜合分析為今后幼兒基本體操課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實證參考。
關鍵詞 幼兒體操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課程的設置是否科學與合理,關系到課程目標的實現。筆者以長治市城區幼兒園幼兒基本體操課程設置為研究對象呈現出的問題,以期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加以三大理論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征、幼兒動作發展特點、幼兒運動技能學習特點)以及課程內容相關理論綜合分析為今后幼兒基本體操課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實證參考。
課程內容是指學科中特定的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及其處理方式,它是學習的對象,它源于社會文化,并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
課程編制過程中的一項主要工作是怎樣選擇內容?選擇什么樣的內容?選擇課程內容不僅要依據大的課程目標,而且要考慮到它的地方性、適宜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等多方面。課程內容能否適應地方學生的特點、能否產生社會意義是課程內容編制整合過程中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重要環節之一。
1課程內容選擇的基礎性
幼兒師范學校的畢業生是培養祖國未來一代的先驅者,他們的責任重大,他們的技能和素養會影響幼教事業的發展和未來一代的成長。而對他們技能和素養提高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課程內容的學習。幼兒師范屬于藝術類的職業學校,但知識學習不要求追求其藝術造詣程度,而要注重基礎性和普及性。因此,幼兒師范課程內容的選擇也應該從基礎抓起,這樣才能最終培養出各方面全面發展,底工比較扎實的幼兒教師。
根據課程選擇基礎性的要求,幼兒基本體操課程內容的選擇應面向幼師全體學生,在幼兒體育教學方面打好基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根據幼兒及幼師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動作發展特點以及動作技能的學習特點,合理安排課程。(1)了解幼兒基本體操的基本框架,了解目前中國幼兒園實施幼兒基本體操工作的一般操作技能。(2)掌握幼兒基本體操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并學會運用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3)基本體操教學要使得學生學會基本的繪圖編操,指揮講解以及組織幼兒園教學。(4)還要全面發展和提高幼師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進一步掌握基本體操專項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程內容選擇的社會性
許多資料證實,中國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和社會脫節的現象,追其深層的原因,大多是教育課程內容和實際所需存在偏差,學生往往是為了學而學,為了應試而學,為了畢業而學,可當走上工作崗位依舊得從零開始學習適應。雖然每個學科都有自己自身的結構和特點,都包括知識和技能板塊,但它的社會實用性應該占主要比重。所以,我們課程內容的選擇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貼近社會生活,為社會生活服務。
幼師基本體操課程內容的選擇還要適應幼兒園改革的需要。幼師學校定期組織學校老師外出與幼兒園交流,及時地了解幼兒園對基本體操運動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動態。從而適當地優化和調整其基本體操課程內容。
3課程內容選擇的適應性
學生的成熟成長過程是學習的知識不斷內化的過程,知識能不能更好的被內化取決于課程內容與學生的適合程度和匹配程度。我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課程內容是服務于學生、服務于學校的。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師范的課程內容就要先了解幼兒師范學校的性質及幼師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在了解的基礎上合理有效的選擇課程內容。這樣的課程才會被學生認可、接受和喜歡。換句話說,只有選擇和學校、與學生相匹配的課程內容,學生才會喜歡,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才會提高,學校教育才有成果。
首先,幼師的學生多以15-19歲的女生為主,從這個年齡的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塑造更加完美的形體是她們需求,基本體操鍛煉可使她們的身體協調發展,達到塑造形體和姿態美的要求。再者,幼師學校為幼兒園儲備學前教育人才,幼兒基本體操的學習對幼兒園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積極地現實意義。總之,幼兒基本體操課程適應于幼師學生及幼師學校教育的特點。
課程目標實現的關鍵是課程的設置,課程內容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目標的完成。調查結果表明,基本體操課程內容設置存在不足,要想改變當前狀況,不僅要根據幼兒園實際需要來設置基本體操課程,而且要本土化和社會化,科學調整、合理優化,提高實效性。促使學生在經過訓練之后能夠靈活自如地進行創編,有效的進行教學。建議安排專三年級的畢業班學生在第一學期去幼兒園實際見習,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課時調整。在重視理論知識課程內容安排的基礎上,技術學習以及能力培養這三個層面的課程內容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力爭科學合理安排。
參考文獻
[1] 課程內容[J].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