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職語文課程的教學在不斷改革。教師在語文課程中需要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改變傳統的落后教學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 優化 中職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1
近年來,在信息化背景下,優化中職語文教學的措施具有重要意義,能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導致學生之間的語文水平存在很多差異。中職語文教師在授課前需要提前了解學生的水平,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較為科學的教學方案。通常情況下,語文教師在課程課堂中,常常會遇到以下情況:對于信息化時代背景而言,互聯網的信息越來越多,某些學生過于依賴互聯網答案,使自學能力不斷下降,導致學生未來的發展出現很多問題;某些學生缺乏學習自控力,語文教師需要堅持耐心的態度,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引導方法,創建較為愉悅的教學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語文教師依賴互聯網方案,未實際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導致教學過程十分落后,在課件制作過程中,并沒有分清主次,出現了較多內容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不斷降低[1]。
二、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優化中職語文教學的策略
1.發揮教學語言的作用
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引導學生思維具有重要影響。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進行創設教學情境環節,由于語言對文學性的影響程度很大,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語言與文學的聯系性,由于語文課涉及很多的文學色彩,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語言表達時,需要重視情感性的表達方式,雖然充滿感情的教學語言能影響學生的情緒,但是,為了避免內容太過煽情,中職語文教師的語言需要具備生動形象的特點,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能開闊學生的想象力,能給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與記憶課文內容。在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的知識量越來越廣,由于某些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高難度的特點,中職語文教師不能隨意回答,必須結合日常的生活經驗進行解答,語文教師必須需要重視知識儲備,在日常學習中,中職語文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對于某些學生回答的不符合邏輯的問題,中職語文教師不能直接否定,否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在分析文章主題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內容,從而不斷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質量[2]。
2.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優勢,通過將圖片與聲音進行結合,能使學生發揮想象空間。由于語文教學活動屬于人文主義色彩較為濃厚的課程,語文教師通過在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元素與課程教學結合,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如:在文言文《琵琶行》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強烈的感情變化與音樂進行聯系,使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在投入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語文成績。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某些語文教師將教學方案設置為課堂主體,并未重視中職學生的吸收能力。語文教師需要改進該教學方法,并且將繁多的知識內容轉變為簡單的知識,從而讓學生應對較難的知識點,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將學生視為主體,在圍繞學生的學習情況中,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例如:對于《六國論》而言,由于史論的體裁,全文通過文言文,進行故事呈現。某些學生對史論缺乏興趣,導致厭學心理較明顯。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必須提前考慮到學生的情緒反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不斷增加史論的豐富性,使學生能對史論有大致了解,通過充分引入多媒體典故,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突出主旨
由于多媒體教學的廣泛運用,導致某些教師直接把大量的多媒體信息講解給學生,給學生造成了稱重的學習壓力,課堂授課不符合中職語文的教學目標,直接導致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的實用性不高。在《林黛玉進賈府》授課過程中,某些中職語文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解大量的圖片、動畫、建筑、人物關系等,與全文主旨無關的內容后,導致學生不能明確文章的主旨是反封建,學生不能理解作者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對現實的批判意識。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主題進行講解,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導語屬于課文的重點內容,直接對學生的啟發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通過合理講解導語內容,能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散發。值得注意的是,導語需要中職語文教師進行合理運用,否則會產生負面效應避免出現固定化格式的內容講解,在中職語文講課過程中,不斷追求精益求精,通過對語言進行高度的提煉,展現出較為內涵的豐富含義,從而有效啟迪學生的情感。
4.設置應用課堂
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學生作為我國的技術人才重要培養對象之一,對我國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職語文教育需要結合專業課實際情況,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語文教師需要設置應用課堂,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的意義。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提前進行充分準備,采用換角度的提問方式,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師還需要不斷引導中職學生閱讀更多的教材,提高閱讀量。信息化教育環境中,語文教師通過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落實教學工作,能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中職語文教師通過將課堂情境與真實的生活場景協調,能促進師生產生良好的感情,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和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授課模式[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需要選擇較為科學的語文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基礎上,充分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袁婷婷.信息化大賽背景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5,(16):68-70.
[2]吳燕.談信息化與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整合[J].文學教育(中),2013,(04):119.
[3]閆永明.利用信息化平臺改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師生關系——淺談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對峙”關系的化解[J].職業,2013,(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