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勇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對更好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思想輿論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大力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鑄魂工程”,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戰略工程”。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農工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鞏固思想政治基礎,不斷提高政治辨別力,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進步性的迫切需要。
一、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嶄新的時代課題。學界普遍認為,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態勢,面對國內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條件下,人們思想意識多樣多元多變的新特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吉林大學陳秉公教授認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住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建設先進文化的關鍵和根本,具有深層必然性: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要求;二是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需要;三是應對西方價值觀沖擊和挑戰的需要;四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需要。清華大學昊潛濤教授認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礎工程;二是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迫切需要;三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孫偉平研究員指出,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創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新課題;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深刻變革的時代。
此外,還有學者從“三個倡導”助推“中國夢”的高度,探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如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張朋智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中國夢”不可或缺的價值內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要有強大的硬實力,包括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同時也離不開思想、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這其中,價值觀又是軟實力建設的重中之重。河南師范大學王桂蘭教授認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實現“中國夢”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現實意義。實現“中國夢”,既需要核心價值的方向引領,更依賴它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作用;需要弘揚中國精神,堅持中國道路;需要凝聚中國力量,動員人民廣泛參與。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理論基石和思想保證。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途徑
(一)要有正確的交往方式
人們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們的生產活動決定的,同時又反作用于人們的生產活動,是人們從事勞動、工作、生活、學習、娛樂及宗教活動必然產生的基本行為方式。現在中國社會,人們的交往方式存在著大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成分。血緣關系、熟人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交往方式,請客、送禮、說情,甚至行賄,不按法律辦事、不按制度辦事、不按規矩辦事、不按民約辦事,而且還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扭轉這種局面的辦法就是健全法制、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輿論的手段,加強教育、約束、管控,弘揚正氣、鞭笞邪氣、懲處違法違紀行為。
(二)要有正確的消費方式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物質匱乏到物質豐富,中國人逐漸有了消費意識,因而出現了不同的消費方式,其中有很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過度消費、炫耀奢華、崇尚貴族、標榜皇家,還有盲目攀比、愛富嫌貧、迷戀消費、任性消費,再就是消費結構不合理、生態意識不強等。這樣的消費方式造成極大浪費,敗壞了社會風氣,影響可持續發展。扭轉這種局面的辦法就是建立合理的稅收制度、再分配制度,引導合理消費、抑制過度消費、打擊不法消費,大力倡導中華民族勤儉、理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
(三)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我們獨到的地方,但時下中國社會中也有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匹配的思維方式。不能辯證地看待事物,即不能用變化的、連續的、發展的、對比的、交換的方法看待問題、看待別人、看待自己,劍走偏鋒、走極端,以偏概全、懷疑一切、否定一切;要不然就是思維跳躍、思維發散,看社會陰暗面多,嚴重影響對于社會正能量的認識,當然也影響對于社會問題復雜性的認識。扭轉這種局面的辦法就是大力宣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宣傳典型事例,提倡和諧、善用中庸、充分說理、抑制偏激。
三、動人人參與、人人實踐
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在于每一個社會成員自覺行動。參與面越廣,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基礎就越深厚。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以教育引導實踐、以實踐深化教育。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具體的,必須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動員人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三個倡導”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增強自覺奉行和日常踐行的能力。要堅持不懈推動實踐養成,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人們在實踐中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開展面向大眾的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必要的禮儀活動,讓人們更好感悟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和要義。活動不在多,關鍵要有效果。如果離開實際生活和工作去搞道德實踐活動,不管口號提得再響,活動規模再大,最后只能是空對空。推動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一定要注意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讓人們便于參與、樂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