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悅
摘 要 正當教學要求教育教學者的一系列教學相關行為應符合人類最基本道德要求。文章采用文獻資料等科研方法對中職中專體育正當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在闡述正當教學基本概念及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中職中專體育教學應重視正當教學的主要因素,并進一步對中職中專體育教學如何實施正當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中職中專 體育教學 正當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直以來,我們的體育教學都深受“發展至上觀”思想影響,認為體育教學追求的應當是有效教學,而對于達成有效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方式是否具有正當性則被忽略。隨著我國大量體育教學中為了追求有效教學而采取各種體罰、暴力最終造成學生致殘事件的發生,人們逐步開始認識到正當教學的重要性。在社會道德建設要求不斷提高及人權意識不斷增強的現代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不再是單純地追求有效教學,而是在采用符合人文精神及人文關懷的正當、合理、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下追求有效教學。目前,中職中專體育教學中對教學方法、方式的采用亦存在諸多不正當性,需要我們積極探索與改進。
1正當教學基本概念及內涵
肯尼斯·斯特賴克認為,正當教學主要是指教育者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應符合人類最基本道德的一種屬性。從教育的基本道德法律層面而言,正當教學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內涵:一是合法性是任何教育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正當教學至少應是合乎法律法規的;二是法律作為道德的底線,正當教學應是符合人的基本倫理道德原則和要求的,即以人們日常倫理道德規范準繩來甄選教學方式方法,并促進學生道德性的發展;三是學生作為現時期教育教學主體,正當教學應以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目的,尊重學生各項受教育的權利;四是正當教學應體現公平性,不以學生學習基礎、成績、品行、能力的差異而實行差別對待,而應一視同仁,公正、平等對待。
2中職體育教學重視正當教學的主要因素分析
2.1傳統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有效教學的時效性價值
傳統教學觀追求的是教學的時效性,即在預期內達成預定教學效果或完成某項教學任務。但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注重的往往是對教學手段的開發和運用,彰顯的是教學的經濟性價值。教學手段是對于教師的教而言的,因此傳統教學觀講求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視了作為教學另一主體學生的主觀感受及能動性,學生情感、思想行為、思維能力受到很大約束,影響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從人的全面發展即素質教育角度來考慮,就需要以教學活動的倫理性視角來考察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的正當性問題。
2.2教學過程和結果并非完全預設
固然如備課、課前準備、實踐過程一般由教師掌控,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教學是“生成的”,它的生成性在于“預設”只是一種合理構想,在此構想下可能達到的教學效果,而并不是絕對能達到的理想效果。比如受場地、器材、環境、學生個體差異、教師執教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干擾,教學實踐過程及結果往往無法達到準確設計或預期要求,而教學過程一旦過去,教學結果一旦生成,便無法還原,從而導致教學實踐陷入機械教學觀的境地。據此考察,傳統有效性體育教學實則是過多的注重教學的預設性,而忽視了生成性因素。
2.3教學方式從單純灌輸轉為多位互動
傳統教學教學方式注重教師的教,其形式是單純的灌輸,突出教師主體地位和“教師中心論”為核心的教學思想,但當前教學活動突出的是教師、學生雙主體,教學活動也由以前的“一人對一物”演變為“多人對多物”,教學活動中人的“交互”作用得以彰顯,教學過程及教學效果的多變性以及不可預測性提高,在此情形下便有必要進一步考察教學的正當性。
3中職中專體育正當教學策略研究
3.1確保每位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基本權益
體育是與德育、智育、美育等密切相關及密切配合的教育學科,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方法之一,是人在接受每一階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因此,可以說,無論大中小學,每一位學生均有參與體育教學,接受體育教育的基本權利,而作為學校及教師,應確保每位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基本權益,而目前我國學校,尤其是在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的偏遠山區及農村中小學,由于學校管理、基礎設施及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往往沒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對于一些殘疾或調皮學生,常常以勸阻或禁止他們上體育課。因此,確保每位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基本權益,學校及體育教師應從思想認識、行為指導等方面積極鼓勵學生接受體育教育,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來。
3.2確保體育教師主導作用
在體育教學的相關活動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具有教育、指導、組織、管理職能,但一直以來,教師的主導作用拘于片面化,主導行為強制化,由于體育教學是一種帶有極強互動性活動,教師這種強制行為往往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產生著不利影響。因此,體育教學中,確保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方面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養,通過師德及合理方式去感化影響和指導學生積極科學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而不是通過一些不正當方式或手段來強制阻止或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應通過科學、合理方式或手段優化教學實踐,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其科學化方式即通過不同學生心理、生理的自然發展規律采用與之相符的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并將這些方式方法優化、合理適用,盡量達到體育教學實踐的合理化。
3.3確保教學實踐活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參與體育活動是每位學生應有的基本權利,但中職中專同其他辦學性質學校一樣,體育教學內容豐富,相對的,其教學實踐活動也多種多樣,而對于一些如教學比賽、體育游戲之類的教學活動來講,學生對于比賽、游戲規則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有些學生較為了解規則,而有些學生不太了解,又或者男女學生的生理差別,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學生參與體育游戲、比賽的教學實踐活動時有失公允,而作為教師,應采取必要手段或方式盡量確保教學實踐活動的公平、公正性。以教學分組比賽為例,四組教學比賽,男女各兩組,其輸贏結果自然是早有定論,身體素質相對較好的一組男生獲勝,如果教師不加以調整或不采取一定策略的話,比賽就會變得索然無味,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參與積極性必然不高。如果想要使學生提高參與興趣,就需要增加比賽結果的懸念性,這時就需要教師調整游戲規則,如讓較弱的隊伍先行完成部分任務,或加入如猜拳、比大小等偶然性因素,就會增加比賽結果懸念,相對也就提高了學生參與興趣與積極性,確保了比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結語
目前,對于我國學校對于正當教學的關注與重視普遍較低,尤其在職業技術學校類的體育教學中,尚有很多體育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有效性而采用一些不正當教學方式,極大地損害和打擊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實踐的合法權益與積極性。作為素質教育的執行者,體育教師應該以師德為重,以正當教學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終極目標,來完成素質教育要求。當然由于正當教育提出較晚,發展尚不成熟,需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積極探索,逐步完善,為早日全面實現素質教育及培養社會有用人才而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程紅,張天寶.論教學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1998(5):33-36.
[2] 周興國.論有效教學的正當性[J].教育研究,2008(11):65-68.
[3] 李啟迪,邵偉德.論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正當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110-112.
[4] 李啟迪,胡波.體育教師的教學機智及例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1(4)::56-58.
[5] 吳亞梅,陳仁偉.論有效體育教學的正當性[J].科技咨詢,2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