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本文闡述了我校課程考核模式的現狀,分析了工程教育認證對課程考核的新要求,探討了基于達成學生專業畢業要求的考核模式建設途徑,旨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考核模式 專業畢業要求 工程教育認證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1
一、引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是注重質量的時代,誰忽視質量誰就會被淘汰,教育行業也不例外。《華盛頓協議》是本科工程教育學位國際互認協議,該協議確認由簽約成員認證的工程學歷基本相同。2016年6月2日,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意味著我國工程教育得到了國際的認可的肯定,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畢業生有著走向世界的“通行證”。我校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于2017年4月申請工程教育認證。通過工程教育認證,開創教育改革新局面,推進專業發展進入國際發展軌道,提高工程教育質量[1]。在此過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考核機制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促進工程教育改革符合國際人才培養要求的基本保障。
二、考核模式現狀
目前我校實施的專業課課程考核模式主要是試卷考試制,通常由任課教師直接出題考核。在此“教考合一”的模式下,課程考核具有很大的主觀性,帶有濃厚的任課教師“個人特色”,不能公平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由于實踐性內容難以在試卷上體現,導致試卷上的試題內容主要是理論筆試題,與生產實際密切結合的試題不多。如此一來,一門課的總體考核主要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點的掌握,忽視學生課外的自學和活動,忽視學生社會活動能力和學生的個性、人格魅力、創新性等因素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的應用;注重易于給出標準答案的內容考察,忽視素質(團隊合作精神、交流溝通能力、誠實正直等)考核。工程教育認證不僅要求專業畢業生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還強調學生的解決實際生產問題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倫理和環保意識等,并且直接指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因此,考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三、建設多形式考核模式
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明確指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要求專業畢業生達到12條要求畢業要求。每條要求又有若干個細分指標點:1.1.1.2……1.n------12.1.12.2……12.n。對照工程教育認證的12條畢業要求,“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支撐以下四個細分指標點: 2.1 準確識別、判斷機械工程領域中復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影響因素;3.4 了解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的影響,能夠從工程角度正確處理設計方案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或改進措施; 6.3 能夠客觀評價機械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開發和應用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7.1 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等。本文以工程教育認證所要求的專業畢業要求為導向,以“機械制造基礎”該課程為例,探討科學合理考核模式的建立。
1.隨堂考核
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最大的改革是課堂的改革,從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轉變、從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從句號課堂向問號課堂轉變[2]。翻轉課堂是是課堂教學改革方向之一,即學生在課下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通過相關的網站、教學視頻先自學,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主角,主動與同學老師一起討論、分析、互動、質疑,實現知識的內化和拓展。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上課下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為中心”展開[3]。課堂考核是通過考察學生在課堂的表現進行評價。學生在課下以企業真實產品的部件或某一流程為自學基礎,課堂上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檢測。通過對同學在處理實際工程問題時的表現,兼顧技術(數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知識)和人格魅力(有效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倫理和環保意識等),綜合測評同學的素質和能力。考核形式主要以口試為主,主要考核學生的說話正確性、條理性、嚴謹性、應變能力和心里因素。必要時兼顧筆試和實踐考試,筆試同傳統的考試類似,題目工程性更強;實踐考試如可行,在實際生產車間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技能的熟練程度[4]。此種考核方式有利于達成畢業要求6.3.7.1。
2.設計綜合性項目考核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對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要求,參考企業生產、管理與銷售項目的實際考核模式,將學生所學知識和能力糅合到一個較為復雜性的綜合性考核項目之中,如以一個真實零件的機械制造流程為基礎,進行產品的選材、生產、檢查和產品質量分析,強調學生對工作的計劃、分析和反饋,注重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考核,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個人能力和社會能力[5]。此種考核方式有利于達成畢業要求2.1.3.4。
3.建立科學試題庫
實施教考分離,建立科學試題庫,且試題注重落實細化畢業要求。試題庫組卷的約束條件主要針對考試的題型、分值、題型的數量、考試的章節內容、知識點,達成指標,試題的難度系數。其絕對指標有:試卷難度系數、試題覆蓋率,卷面期望成績;相對指標有:與前期試卷的重復率、相似度等[6]。在選題時要特別注重試題的基礎、應用和綜合性。此種考核方式有利于達成2.1。
四、結束語
考核是學校檢驗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高校教學管理內容之一。在教育全球化大環境下,科學良好的教學質量考核模式至關重要,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利于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地位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巖.把握"六新",做好認證建設一流本科專業[R].北京:工程教育認證培訓會,2016.
[2]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9/2013/20131127135451463157929/20131127135451463157929_.html.
[3] 李莉,詹肇麟.《鑄造工藝課程設計》翻轉課堂研究及其教學設計.教育教學論壇[J]. 2017(2): 177-178.
[4]何兵. 職業教育也有“高考”——德國職業教育學生考核評價啟示及本土化借鑒.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1-3.
[5]鄂甜.德國職業教育考試新模式研究.天津大學職教學院學位論文:15-17.
[6] 李征,李芳,黎明安.學分制下電工學課程試題庫的建設.教育教學論壇. 2016,4(16):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