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香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幼兒園教育階段,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對一個人今后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而要想提升幼兒園的教學效率,那么就需要加強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建設。本文主要圍繞生態管理理論的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生態管理理論 教師團隊建設 幼兒園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1
前言
在教師團隊的生態化發展過程中,生態化管理理論為其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也就是在教師團隊的生態化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與教育活動相協調,要促使主體與環境之間的共存得以實現。要發掘教師的生命潛能,要放眼社會,實現教師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圍繞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建設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的主要策略
1.遵守影響滲透的法則
1.1構建“和美”的組織文化
幼兒園發展前景的好壞,與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建設有著重要的關系,與教師的精神追求有著重要的關系。故此,幼兒園的管理者就需要構建“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要通過“和美”的文化來促使幼兒園的管理品味有著極大的提升,從而將幼兒園建設成一個師生共享的情感家園。要讓教師感受到自身生命的價值,感受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從而去喚醒教師創造的激情。
1.2對教師描繪“和合”的發展愿景
“和合”中的和就是和諧、和平的意思,而合則是指合作、融合的意思。這就要求幼兒園管理者讓教師了解幼兒園的發展前景,要經常性的去描繪幼兒園的發展愿景,要讓教師將其作為今后工作的基本信念。只有將這種愿景逐漸轉變為教師的個人價值觀,將其轉變為信奉準則,那么才能夠喚醒教師的初心,才能夠讓教師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1]。使他們從以往的“要我發展”逐漸轉變為“我要發展”,使他們在共同的奮斗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己的愿望。
2.遵守共生依存的法則
在幼兒園中,教師團隊是其中的一個非常完整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中,系統內部與系統外部各要素之間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些要素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會構成一種動態的互動關系。在生態管理背景環境下,教師的學習活動不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演變為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他人進行資源的共享。
2.1“結對子”幫扶
從幼兒園所布置的實際教學任務,教師可以自由選擇課題,自行選擇合作伙伴,通過兩兩結對來對研究課題進行探討。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增強幼兒園教師的合作度,(1)備課互閱、(2)開放課堂、(3)相互說課等,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同事變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當遇到一些教學難題時,兩者可以實現共同的商議。在相互批評以及相互幫助下,逐漸形成榮辱與共的姊妹關系。
2.2同班“會診”
在幼兒園中,班級是其中的基礎組織,由班級教師所組成的小團隊會在工作過程中變得非常的親密,而這對于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風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同班同班的感染作用、以及帶動作用極其重要。幼兒園可以建立相應的制度,例如,同班教師課堂隨時聽制度,來安排班級中的一名教師進行課堂隨聽,并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會診”,這樣就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2]。通過教師互相評議制度,能夠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的更加真實、自然,能夠有效的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2.3社團學習
幼兒園管理人員可以組成一個具有共同興趣愛好、共同理想的學習組織,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師之間的友誼,能夠激發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創造力。例如,幼兒園可以設置以下幾種類型的社團,(1)合唱隊、(2)攝影隊、(3)義工隊等,以滿足幼兒園不同興趣愛好教師的需要,這樣能夠使幼兒園教師在活動當中增進雙方之間的感情,對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3.遵循生態位法則,幫助教師專業成長
生態位構建理論認為,人類具有對自身生態位進行修改以及構建的能力,并且還具有創造文化的能力。作為影響人類與環境適應的一個關鍵因素,人類生態位的構建行為與自然選擇一道,對人類的進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根據生態位原理,幼兒園管理者在對教師團隊進行建設時,一定要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要為這些教師提供一個適宜的成長環境,使他們能夠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3.1建立分層級的評估標準
在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教師個體差異的存在。要將教師作為主體,并對不同專業的教師制定不同的評估標準,采取分層級的成長目標管理。例如,可以根據教師的學歷層次、實際能力等來對教師進行分類,將幼兒園教師分為以下幾個級別[3],(1)新教師、(2)骨干教師、(3)成熟教師,然后根據這些教師的層級來安排不同的發展目標,包括在以下幾方面都需要制定不同的目標,(1)公開教學、(2)教學反思、(3)家長工作等。與此同時,要根據教師所處的層級來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并且每年都對這些教師進行考核評估,將他們的實際教學能力與教學成績作為他們晉升的依據。
3.2開展園本培訓
在幼兒園教師的成長過程中,園本培訓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在開展園本培訓時,幼兒園管理者要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要選擇多層次的培訓內容。例如,可以根據教師的專業需要,來開展相應的培訓內容,如,(1)開展攝影講座、(2)開展演講講座等可以根據各層級教師的需要,來開展班級文化的創建工作,或者開展優質課的觀摩工作。這樣能夠使每一個層級的教師的專業能力都能夠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提升幼兒園的整體師資力量。
結語
綜上,在生態管理理論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團隊的建設需要遵守影響滲透的法則,要讓廣大教師形成高度價值認同;要遵守共生依存的法則,讓廣大教師都形成一種共同的發展格局;要遵循生態位法則,幫助教師專業成長。如此一來,就能夠促使幼兒園師資力量的增強,能夠使幼兒園的教學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潔.基于生態管理理論的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11:70-72.
[2]曹艷梅.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新手幼兒教師專業素養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張超.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調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