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創業培訓活動重要載體和手段的創業培訓課程在整個創業培訓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創業培訓課程具有明顯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特點,通過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以服務終身學習為目的,以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為基礎,將該項目作為“1”,與不同行業“X”間進行融合,探索構建具有融合性,實踐性,服務性特點的“1+X”創業培訓課程,有效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
關鍵詞:終身學習 創業培訓 職業教育課程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194-02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有關國際機構的大力提倡、推廣和普及下,終身學習逐漸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共識。終身學習一般是指社會各個成員為有效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需求,貫穿人一生的,持續學習的過程。終身學習自提出以來,便受到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其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和實用性的特點。目前,終身學習作為一種思想和理念,已逐漸影響到世界各國的法規制定、政策實施、教育改革、體制建立與完善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深入實施,不僅對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全民終身學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項創業創新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創業者主體進行持續、廣泛、終身學習,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開展,對形成全社會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創業培訓課程簡介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政策的深入實施,針對創業活動開展的各種培訓日益引起重視,作為創業培訓活動重要載體和手段的創業培訓課程在整個創業培訓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為有效幫助中微小企業發展,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針對中微小企業主,開發了一系列的創業培訓項目,主要包括GYB、SYB、IYB、EYB四個培訓模塊。通過相關培訓項目的學習,有效激發中微小企業主的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能,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幫助培訓學員更好成長。該系列創業培訓項目具有針對性,系統性,漸進性,高度參與性等特點。自2003年引進我國后,有效促進了我國創業培訓項目的開展。目前,該創業培訓課程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有效實施。
創業培訓課程具有明顯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特點,職業教育課程經過長期發展,按照對“職業核心能力”認識的不同,逐漸形成了俄羅斯制課程、MES課程、CBE課程、項目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在內的多種課程模式。職業教育課程以職業崗位作為出發點,通過對工作過程研究的日益深入,從相關職業的核心崗位中發現具有典型性的行動領域,并從行動領域中總結、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學習領域,通過行動領域和學習領域的相互交融,統一形成具有具體化特征的學習任務已成為指導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的重要理論之一。創業活動作為人們的一種特殊勞動方式,其包含了如運營、組織、運用技術、整合資源等特定的“行動領域”,通過對創業的各項“行動領域”進行教學歸納,形成可用于教學的“學習領域”,并將其進一步具體化為相關學習情景和學習任務,進而形成一系列的符合創業活動特點,并能適用于教學的創業培訓課程。
二、創業培訓課程建設思路
通過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以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為基礎,利用該項目“1”與不同行業“X”間的融合,有效構建“1+X”創業培訓課程,服務終身學習,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
首先,通過對不同行業創業者在實際創業過程中的工作過程進行研究,分析相關職業情景,歸納創業者典型行動領域,確定創業者行動領域構成,選擇可行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框架,得到具有行業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框架和主要內容。然后,通過對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進行適當改善,在創業培訓項目課程具體內容、課程組織形式、具體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評價方式等方面,促進創業培訓項目與不同行業學習內容間的融合。最后,以項目為導向,通過兩者間的不斷融合,有效構建“1+X”創業培訓課程,促進學員終身學習。
需要說明的是,創業培訓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堅持將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作為“1”與不同行業“X”間進行有效融合;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創業者主體應堅持加強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有效適應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的需要;通過構建具有不同行業特點的“1+X”創業培訓課程,應堅持滿足創業者主體終身學習的需要。此外,在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下,對GYB,SYB,IYB,EYB等創業培訓課程模塊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的改善等在創業培訓課程建設中也應給予關注。
三、創業培訓課程建設內容
在創業培訓課程建設過程中,應以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為指導,通過對不同行業創業過程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得到具有不同行業特點的學習領域框架與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與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進行適當融合,形成具有不同行業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創業培訓課程在實際構建的過程中,以主要服務創業者主體終身學習為引領,逐漸對包括GYB,SYB,IYB,EYB在內的創業培訓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形式、具體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評價方式作適當改善,并以創業者主體的實際創業過程作為重要評價方式進行積極有效的培訓反饋,在實現“1+X”有效融合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培訓課程的教學質量,滿足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創業培訓課程需求。創業培訓課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加強不同行業工作過程內容和特點的研究,提升創業培訓課程融合性
在大量行業調查與走訪收集資料信息的基礎上,以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為基礎,通過篩選出一定數量的具體行業,對行業中微小企業創業者的職業工作過程進行研究,分析相關職業情景,歸納創業者典型行動領域,確定創業者行動領域構成,選擇可行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框架,確定學習目標的過程,合理嫁接創業培訓項目。在開展創業培訓項目與不同行業間“1+X”融合性的過程中,不斷提升“1+X”融合過程中的有效性,創業培訓項目是基礎,是不同行業的創業者進行創業需要掌握的基礎和普遍理論;但這些普遍理論需要與行業實際進行有效結合,才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才能被不同行業的創業者認可和接收,才能實現“1+X”的有效融合。
2.突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彰顯創業培訓課程實踐性
職業教育課程具有問題引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特點,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實現理論知識的學習。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內容要求將具有實踐性、真實或接近真實特點的工作項目引入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要求學生能相對獨立地實施整個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特征。通過創業培訓項目與不同行業間融合后的“1+X”創業培訓課程的構建,能更有效地滿足不同行業創業者的實際需求。為了進一步提升創業培訓課程質量和效果,需要對處于不同創業階段的創業者對創業理論的需求特點進行全面認識。在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下,建立符合創業者成長規律,突出實踐性,具有“1+X”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顯得十分必要。
3.樹立創業者主體地位,突出創業培訓課程服務性
職業教育課程設計要求以職業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為基礎,以行動導向構建學習組織形式。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創業者主體地位,主要培養其核心職業能力。對于創業者而言,其工作過程往往需要更長時間、更多精力的投入,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創業者有時需要進行貫穿一生、持續性的學習。因此,相比于其他工作,創業者更需要盡早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由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基本涵蓋了企業產生,企業創立,企業提升,企業擴大等不同企業發展階段。對于大多數中微小企業的創業者而言,該創業培訓課程基本可滿足需求;但隨著社會發展與經濟競爭激烈程度的加深,該培訓課程應在有效結合不同行業特點的基礎上,從課程外延和內涵進行進一步補充和加強,以滿足中微小企業的創業者日益增長的持續學習需要,突出服務性。
四、總結
創業活動以其需要持續、廣泛學習的特點對創業者主體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要求,而針對創業活動開設的創業培訓課程對服務社會終身學習氛圍的形成有著重要促進作用。創業培訓課程具有明顯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特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通過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以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創業培訓項目(包括GYB,SYB,IYB,EYB)為基礎,利用該項目“1”與不同行業“X”間的融合,可有效構建“1+X”創業培訓課程。
創業培訓課程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方面:加強不同行業工作過程內容和特點的研究,提升創業培訓課程融合性;突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的指導,彰顯創業培訓課程實踐性;樹立創業者主體地位,突出創業培訓課程服務性;其中,融合性是前提,實踐性是基礎,服務性是主線。
通過創業培訓課程的建設與推廣,可有效服務社會終身學習氛圍的形成,助推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偉遠等. 國際論壇: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實踐.[M]. 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4.
[2] 國際勞工組織北京局. SYB創辦你的企業.[M].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3] 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其啟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漫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19),7-13.
[4] 劉惠堅,李桂霞.對高職教育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13),100-101..
[5] 呂鑫祥.高職課程改革的若干理論要點[J].中國大學教學,2002,(10),30-33.
[6] 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8-78.
[7] 馬樹超,郭揚.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升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8-156.
[8]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年回眸: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創新(1985~2005)[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47-285.
[9] 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5-42.
[10] 黃達人等. 高職的前程. [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2..
[11] 王偉廉. 試論宏觀高等教育思想對高校課程的影響[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 (3): 40-43.
作者簡介:張勇(1984—),男,湖北武漢人,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