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璇
摘 要:在漢字構成系統中,“女”部字作為一個較大的部類可簡略分為與女性相關的稱號、形容以及人生經歷三部分。它所蘊含的女性社會地位變化以及民族審美情趣的文化意蘊也躍然紙上。
關鍵詞:部首 女 義類 地位 文化意蘊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1
漢字是是先民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產物,它的形體構造過程便是漢民族對待事物的認知過程及其文化發展歷程的客觀顯現。本文將據《說文解字·女部》,從“女”部字的義類以及其蘊含文化意蘊著手對“女”部字進行研究分析。
一、“女”部字義類分析
《說文·女部》這一部分共收錄258個字,可以簡略分為表示女性姓氏、稱謂等區分性別的字、形容女子姿容或品性的字以及展現女性人生經歷方面的字三大類別。
1.表示稱號
其一為姓氏。
許慎解釋“姓”的本意為“人所生”、“因生以為姓”。“姓”作為一個代表生育起源以及人類家族分支的字,其偏旁部首反映出女權制時代下充斥著母系氏族的社會中人們按母系血緣分成若干氏族,每個氏族有著互相區別的族號。“姓”的含義最初與女性生子相關,姓區別出身,而出身由女性決定,也就是所謂“因生以為姓”。女性由于肩負著繁衍后代的重大職責而擁有至高的地位。因此,盡管在社會演變過程中女權削弱男權上升,古代社會的很多大姓仍然帶有母系社會的遺留痕跡,例如“姬”、“姒”、“嫪”、“姜”等。
其二為稱謂,稱謂用來對不同家族關系或是不同社會層級的女性角色進行區分。
以年齡為衡量標準的區分中,我們稱年老的婦人為“姥”、“嫗”與“媼”而稱年輕的女子為“媛”、“奼”等。
以家族角色為衡量標準的區分中,我們稱丈夫或是妻子的母親為“姑”;稱叔父的妻子或是與母親同輩而年齡較輕的已婚婦女為“嬸”;稱年輩相當的女性為“姊”、“妹”等。
以社會地位作為衡量標準的區分中,古代宮廷有“妃”、“嬪”、“嬙”、“婕妤”等官職,而女性服務階層則有“妾”、“婢”等卑稱。
2.形容姿容、品性
《說文解字·女部》中包含許多對女性形象的姿容、品性有形容義的字,可以說是“褒貶不一”。
很多字表達了人們對于女性的贊美與喜愛之情。古人常用“嫵”、“媚”、“姣”、“姝”等字形容女子美貌,而女子文雅稱“嫻”、女子有才品稱“婧”、女子巧慧稱“妍”。
女”部字中不乏對女性帶有貶義色彩的字,表現了對女性的輕視與侮辱。例如“妒”——妒,婦妒夫也;妨——妨,害也;“奸”——奸,犯淫也。
3.展現人生經歷
所謂人生經歷,一定意義上也是社會風俗在女性角色身上的展現。
女子到了“嫁”人的年紀,便應當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娉”禮,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娶”了新婦,男子便有了“妻”,一對新人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婚”、“姻”。
二、“女”部字文化意蘊分析
1.女性地位的變化
社會經歷了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轉變,權力核心由女性轉交給了男性,女性的地位也從原先的崇高變得不再那么的舉足輕重。
在上文有關類分析中曾提到古代社會的很多大姓仍然帶有母系社會的遺留痕跡。也正是此類“女”部字的存在使得遠古時期母系社會中女性占據社會核心有了客觀的證明。
當社會進入到父系社會階段時,女性角色轉而變為從屬的性質。這種性質在女性嫁入夫家之后尤為凸顯。女性或承擔“妻”的職責,或扮演“妾”的角色,她們擁有了一個共稱——“婦”。從詞義角度看,“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婦女在家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三從四德的教條下,尤其是表示兩性關系中帶有侮辱、歧視涵義的字大多以“女”為偏旁部首。孔穎達疏曰:“女有美色,男子悅之。”司馬遷曾曰:“女為悅己者容。”即便是“嫻”、“姝”這樣夸贊女子的字也是從男性的角度出發,以男性作為考核主體來表明對女子容貌的要求。
2.民族審美情趣
古人將女性作為審美對象,束之以不同的標準。
我們在姿容角度上夸贊女子美好時會使用“妭”、“姼”、“婠”等字。從細節角度來說,夸贊女子眼睛美麗用“媌”、“娃”等字;女子柔弱美時用“嫋”、“婐”、“”等;女子體型美時用“嫣”、“嬥”、“娙”等。而內在角度,女子品性優良用“婉”、“娓”、“如”等;女子溫婉順從用“娕”、“婧”、“嫈”、“嫇”等。
不可否認,這樣的審美方式是古代人民的意識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飛躍,反映出古代人民審美情趣的科學性演變。
三、結語
正如臧克和先生所說:“在《說文·女部》所保存的這個‘女性語義場里偉大與渺小共存、高貴與低賤雜糅,顯示了異常復雜的情形。”龐大的“女”部字類構建了一個龐雜的語義場,在對這個語義場的深入探索中我們洞察了漢民族文化的深層心理結構,我們窺見了漢民族女性文化中五彩之一斑。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3]臧克和.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
[4]陳雪梅.“女”部字語義場文化意蘊淺探.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
[5]馬芳.從《說文》“女”部字看中國古代女性文化.安徽文學.2008
[6]趙光.“女”字初文闡釋之我見.洛陽師專學報.1999
[7]肖金云.《說文·女部》字的義類分析及文化內涵.九江學院學報.2012
[8]程雯潔.女部字反映的漢代女性的家庭地位.北方文學.2010
[9]陳楓.部首“女”的文化意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
[10]緱新華.《說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