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琳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國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其施工質量與國家以及人民發展具有直接影響。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滲漏問題,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施工技術,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利工程;防滲;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5-43-02
前言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的不斷發展,施工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防滲施工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對解決水利工程施工滲漏問題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的應用防滲施工技術,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促進水利工程的建設發展。
1防滲漏施工技術的主要概述
防滲漏施工技術是一種可以有效防止滲漏問題出現的技術,它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促進水利工程的發展,所以加強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施工技術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受許多的因素影響,經常會發生滲漏的問題,其成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1)施工縫隙。施工人員未按照施工要求進行嚴格的施工,造成一些地方出現縫隙。(2)建筑變形。由于建筑物質量較差,再加上對建筑物使用時間過長,所以導致原有建筑變形,進而出現了裂縫。(3)大面積滲水。建筑施工施工質量不達標,且排水性能較差,進而導致水利工程出現了大面積的滲水。
在水利施工過程中,還有許多的防滲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防滲墻技術。該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較常見,采用防滲墻技術時,對墻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耐久性好、滲透系數低以及施工成本低等等,還可以將防滲墻技術分為多頭深層攪拌城墻技術、射水法城墻技術以及薄型抓斗城墻技術與鏈斗法城墻技術等,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合理進行實施。(2)排水固結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在對飽和土層以及軟弱土層進行處理時,通常采用排水固結技術,一般情況下,排水固結技術主要包括排水系統和加壓系統,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通過加壓,排出土體空隙中的水,進而實現土體固結,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較強的基礎。(3)高壓噴射技術。該技術適合用于砂性土和黏性土中。高壓噴射技術是指向周圍被破壞的土體噴射泥漿,使二者充分混合,形成固體。
2工程實例
2.1工程概況
某大型攔河壩工程施工,采用粘土心墻砂礫石壩,其總高度和總長度分別為43.95m和1900m。在施工過程中,壩體需要充填灌漿.以滿足設計圖紙要求。采用土石混合體,進行圍堰砌筑,并將岸灘作為圍堰基礎。在本次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檢查發現.基巖中有裂縫存在,這些裂縫導致滲水情況發生。在作用平面下3m地方有3處滲水部分,且滲水情況較為嚴重。對此采用鉆孔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解決滲漏問題,在施工中,在壩頂的位置,進行灌漿孔的設置,對于排距和孔距,應嚴格控制.同時灌漿深度應達到要求。
2.2防滲處理灌漿施工工藝
在灌漿過程中,應合理選擇灌漿方式.一般應需要將孔深作為依據.灌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一次性鉆孔和灌漿,另一種為分段鉆孔和灌漿.其中一次性鉆孔和灌漿適用于孔深在6m以內的工程施工,分段鉆孔和灌漿適用于孔深超過6m工程施工。在本次工程施工過程中,結合實際的經驗,對于單孔段灌漿流程,如圖1所示。
2.1測量放線
首先應掌握水準點、測量控制點以及基線,并以此為根據,測設施工控制網。對于控制點和水準點,不僅應滿足平面位置的要求.同時應更嚴格控制高程,使其在允許的偏差內,同時高程負值.應禁止連續出現,應在規定的全部測點的30%以內。在施工之前,應按照相關要求,合理進行定位放樣,并將灌漿孔設置成梅花形,并應嚴格控制孔間距和排距,一般應分別設置成2m和lm。
2.2鉆孔作業
表孔溢洪洞的固結灌漿以及回填灌漿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根據施工要求,進行鉆孔施工臺車的搭設,在搭設時,采用40mm的鋼管。面板堆石壩趾板灌漿施工過程中,還應搭設鉆機平臺,主要采用槽鋼進行焊接搭設。鉆孔施工布置,如圖2所示。
鉆先導孔是第一序孔鉆孔首要環節,鉆孔設備為螺旋鉆探芯樣鉆探設備。在對先導孔進行鉆孔時,應對堤壩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以保證鉆孔的合理性。鉆孔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一定的順序,對于每一個鉆孔,都應進行編號。按照相關要求,還應嚴格控制孔徑,并將其控制在25~35mm之間。在先導孔施工過程中,應將鉆孔位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應不超過10cm。
2.3制漿
在制作漿液時,材料主要包括水泥以及膨潤土等,對于這些材料,應對性能指標進行檢查,使其符合設計要求,同時應對漿液進行試配,并將試配的漿液相關數據記錄下來,作為實際漿液制配的科學依據,進而對漿液中的各種材料的比例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得漿液配制更加的科學、合理。同時在制作漿液過程中,應對漿液的各項材料進行稱重,以保證漿液中各類材料的比例。
2.4灌漿
在灌漿過程中,應遵循一定原則,即少灌多復,從先導孔以及第一序孔開始進行,并按照輪灌的方式進行灌漿施工。開始時,應保證漿液具有較低的濃度,且流動性要較大,之后逐漸增加漿液的濃度。在完成第一序孔的施工后,需要進行質量驗收,合格后,再對第二序孔進行灌漿施工。對于相鄰兩次灌漿施工,應合理的控制灌漿間隔時間,一般應將其控制在5d以上,同時還應合理確定灌漿的次數,一般為5~10次。同時對于灌漿的周期,需要盡量進行延長,若洞穴較大,對灌漿量需求較大,可以對漿液的稠度以及灌漿量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灌漿施工的要求。另外應通過實際實驗,應確定孔口的壓力,一般應將控制在4.9X104pa(0.5kgf/cm2)左右,為了避免出現冒漿以及裂縫問題的發生,可以對兩側孔進行灌漿施工,之后再對中間孔進行施工,同時應采取一次灌漿到位的灌漿方式,并且進行3次連續復灌,直到漿液達到空口,且未出現吃漿現象為止。
2.5封孔
在完成鉆孔后,應對鉆孔進行清掃,保證鉆孔內部的干凈無雜物,同時應采用分層回填壓實處理。之后開始進行封孔,封孔采用濃漿液,并摻入10%的水泥,同時容重超過1.6的濃漿,也可以用于封孔,在封孔過程中,一旦發現出現縮漿的情況,可以通過復封,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
2.6灌漿觀測
為了保證灌漿施工的質量,在采取監控措施,掌握灌漿的實際情況,及時發現灌漿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上報給相關部門,加以解決,同時應將灌漿的各項性能指標滿足實際要求。
2.7關鍵技術問題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對工程施工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裂縫處理。在處理裂縫時,可以采用慢灌的方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對漿液濃度適當的增加,促使裂縫擴張延伸。在完成灌漿施工后,應采用加土回填的方式,對裂縫表面做進一步處理。(2)冒漿處理。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冒漿處理,主要發生在堤坡和堤頂,遇到這種情況,首先一定要立即停止施工,同時采用加土回填方式,并進行夯實,使其滿足要求。同時還應對采取壓砂處理,主要用來解決洞口冒漿的問題。(3)串漿處理。為了避免出現串漿的情況,應采用監控措施,對相鄰孔進行觀測和分析,一旦出現串漿的情況,應采用漿液灌注的方式,并適當的對漿液濃度進行增加,在灌漿過程中,應避免出現漏漿的情況。
3總結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防滲施工技術是一項重要技術,能夠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滲施工技術水平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防滲漏問題,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所以應根據設計情況,選擇合適的防滲施工技術,如排水固結施工技術、高噴射泥漿施工技術等等,本文主要結合工程實例,探討了水利工程施工防滲施工工藝,以此實現防滲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防滲施工技術工藝較為復雜,需要相關施工技術人員牢牢掌握,以此更好的為水利工程施工進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