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華
摘要:推行工程造價的編制工作無論對于建設方還是施工方均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工程造價編審中卻暴露出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顯著削弱了工程造價的有效性,需要推行切實可行的對策加以解決。
關鍵詞:造價編制;工程造價;問題;定額;編制說明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5-18-02
前言
在工程建設領域,某一項工程的建設勢必需要大量的費用,為確保工程預算編制的順利推進,需要密切依照設計圖紙、清單規范和計價定額等來計算相關的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和稅金等,這就離不開工程造價。為實現投資利益的最佳,造價編審勢在必行。通過造價編審,建設方能夠全面謀劃并對工程建設初期的投資可行性以及隨后的設計、施工、竣工結算等多項流程所需費用實施科學細致的監管,將建設中不可避免的誤差維持在可控范圍內,以保證項目實施按起先規劃的目標穩妥推進。在實際操作中,出于各類復雜要素的影響,造價編審中尚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如不加快解決,會使工程造價偏離現實情形,甚至難以使其發揮應有功效。從這個角度看,造價編審的主要問題尤為值得矚目。
1工程造價編審中的主要問題淺析
1.1工程量清單編制不規范,隨意性強
目前,江蘇省行政區域范圍內統一采用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建設方在工程量清單編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工程量清單編制說明內容不完整,套話多,實質性內容少,特別是對清單編制范圍以及設計不明確部位的描述不全面:工程量清單的劃分不合理,該分開的進行了合并,有的甚至一個清單包含了多個清單的內容:清單項目特征描述不完整,過于簡單,該描述的內容不進行描述:工程量計算不準確,計算錯誤屢見不鮮,有的直接應用設計圖紙提供工程量而不加以復核,圖紙提供工程量錯誤跟著出錯:清單漏項時有發生,小的漏項隨處可見,大的漏項并不鮮見。
1.2工程造價編制不嚴謹,誤差大
建設方在編制工程造價,特別是編制招標控制價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套用計價定額的專業選擇不合理,不能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所選擇的專業規范標準選擇相應的計價定額專業:計價內容不全面,不能按清單項目特征所描述的內容進行計價,少算、漏算時有發生;套用定額子目進行相關換算不到位,該進行人工、材料、機械換算的僅換算材料;過多使用獨立費進行計價,可以套用定額進行計價的直接采用市場價進行估價,誤差大,計價依據不足;工程未按所對應工程類別的相關費率標準進行計價,管理費及利潤費率取定不準確;人工、材料、機械等未按工程招標控制價編制時間節點的價格文件計價:措施項目清單未按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進行計價等。
1.3削弱了一部分工程的品質標準
毋庸置疑,工程建設過程中總要考慮到成本耗費問題。一些工程建設方在工程施工招標過程中往往只注重面層材料的品質要求,而忽視基層及輔助材料的質量要求,致使承包商中標后“鉆空子”,謀取不當得利.在相對隱蔽處肆意削弱工程項目的質量要求和標準。譬如在建設工程吊頂施工時,吊頂面層承包商通常會按招標要求選用品牌吊頂,但基層的龍骨及支撐它的吊筋就會偷工減料,甚至采用質量不過關的材料。憑借這種“小聰明”,承包商可以短期取得利潤并顯著削減建材的成本,然而,著眼于工程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平添了不少安全隱患,亦對工程項目的安全不利。
1.4清單編制說明不明晰、清單項目特征描述歧義
清單編制說明不夠明晰、清單項目特征描述歧義,導致建設方和施工方在項目實施時,在清單編制所涉及的范圍、單價確認的形式、型號規格的選取等議題上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直接導致雙方在履約時陷入被動狀態,仍需要再研判清單項目的構成。
1.5設計變更缺乏嚴肅性
造價編審中常會出現設計變更的情況,且部分變更面臨拆除后重新再建的命運,給工程投資控制帶來重重“陰影”。部分建設方對設計變更的必要性缺乏認真的審核把關,特別是對施工方提出的變更要求,沒有從投標報價等方面進行經濟技術分析比較,給施工方低價中標、高價調整帶來便利。工程變更隨意性強、嚴肅性不夠。
1.6材料價差只調增不調減
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進行招投標的工程項目,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材料價格按照招標時點的材料信息價進行計價,施工合同中關于主要材料價格調整的條款一般采用按施工期加權平均信息價按風險包干范圍進行材料價差調整。然而,絕大多數施工方在造價編審時,僅調增材料價格上漲的價差,不調減材料價格下跌的價差。
2解決工程造價編審問題的有效對策分析
2.1加大設計圖紙的管控力度
設計圖紙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工程造價編審的準確程度。建設方在工程施工招標前必須嚴格審查設計單位所提交的設計成果文件,確保設計功能體現業主的意志,設計內容和基本要求合乎相關規范和標準要求,與此同時,設計圖紙中所涉及的原材料等要求應具體、清晰,切不可含糊其辭、交待不周,以免引發后續不必要的爭議和麻煩。
2.2造價人員要增強履責意識,提高編審水平
建設企業的造價人員必須定期前赴施工工地查看相關狀況,要增強自身履行職責的意識,要為工程奔波謀劃,為項目建設添磚加瓦、不辭勞苦。在工地現場,造價人員要把重點放在施工的規范性方面,即看施工方有無嚴格依據施工圖紙的具體要求來從事各項施工活動。若施工方的做法完全符合規定,造價人員要把施工時所選用的原材料名稱、入場時間、規格、產地、生產廠商名稱、型號以及運用于施工的具體方位等信息系統記錄下來,嚴格防范原材料的價差僅“調增”卻不“調減”的現象,以提高造價的規范性和精確性。通過周密的現場考察,對施工方的各種施工行為進行了必要的監督和約束,有效地杜絕施工方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
在施工現場,建設方的造價人員要多與施工方的造價人員展開深入對話和溝通,要把交流的重點聚焦在施工時有無增加工程量和工程設計的變更等方面。若施工方提出設計變更,造價人員便要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變更的具體緣由和必要性,仔細觀察工程運行狀況是否確實需要進行設計變更,并立即將此情形報請上級,等待后續決策,同時加大對造價的管理干預力度。
2.3工程管理者要投身于造價編審中
為防范在造價編審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麻煩和狀況,建設方負責工程管理的人員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造價編審工作中,高度重視項目預算編制,要下更大氣力從事招投標工作,并公正、客觀、嚴肅地審核施工方的投標價,進而為建設方明確項目合同價款奠定基礎。實踐充分表明,工程管理者投入到預算編制中,有助于查明和確認預算編制的缺陷和漏洞,補齊施工圖紙設計的短板,為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造價人員投身于招投標活動中,亦能更加深刻地洞悉投標企業的現狀,并能就施工企業能否勝任這項工程給出精辟、準確的結論:造價人員對施工方的投標價進行一絲不茍地審核,同樣可深知施工方的整體競爭力。
2.4注重工程項目的潛在風險,以防患于未然
建設方在編制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時,要將其潛在的風險考慮在內。這兩項工作均應進行事前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常會遭遇瓶頸,進而集聚工程量,引發合同價款增加等連鎖反應。為此,建設方需把防控施工中的潛在風險納入議事日程,尤其是針對那些固定單價的合同項目,更應把注意力放在規避施工方出于競標需要而互相壓價、施工時找后賬現象的出現上。
2.5施工方和建設方要構建完備的工程項目補充定額庫
為提升造價編審的嚴肅性和可信度,建設方和施工方要聯合構建補充定額庫,同時合乎定額主管機構的標準報批,已獲批的則要制成補充單位價格估算表,該表需將審核并獲批后方能作為結算依據。
3結束語
工程造價編審工作永遠在路上。針對造價編審中的種種問題,要加大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力度,找到建設方和施工方對工程質量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鍛造一支合格、穩重的編審人才團隊,增強造價編審工作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