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當前來看,我國的經濟在快速地發展,但是,從很大的程度上,也損害了生態環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國為了能夠有效地將環境進行保護,對于一些保護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了很多。但是,在實際進行執法中,很多方面還會受到阻力。
關鍵詞:環保執法;阻力分析;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表示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3-0273-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150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 Chinas econom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but, to a large extent, but also dama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has been to peoples daily life caused a great impact. China in order to be able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or some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also introduced a lot. However, in the actual law enforcement, many aspects will be subject to resistan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resistance analysis;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社會經濟在快速地發展,但是,環境利益也受到了很大地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也在逐漸地提升,深刻地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嚴重性[1]。雖然國家對于環境保護問題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實際的執行中,還是受到了一些阻力,沒有從根本上將環保問題進行有效地改善,所以,若想有效地開展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必須要高度地重視環境保護問題。
1 開展環境保護執法的阻力
1.1 制度的阻力
在環境保護的執法過程中,如果想要達到有法可依,就應該有法律體系作為基礎。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當前的法律體系很難滿足環境保護問題的要求[2]。從當前來看,法律體系針對于比較特殊的環境問題,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環境保護的一些相關問題的說明和規定也比較籠統和概括,致使可操作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針對于環境保護的法律和法規以及規章制度之間,有些不協調情況還存在其中,環境違法的行為,也沒有嚴格地進行懲處,力度還不夠。
1.2 觀念的阻力
我國的經濟在建國的初期比較落后,針對于政府部門,始終將發展經濟放在第一位。如此這樣,人們只是注重經濟,卻將環境保護忽視了,沒有將一個良好的保護環境的思想觀念形成,地區政府也只是對本地的經濟發展重視,沒有將環境保護問題重視起來,針對于一些招商引資企業,地區政府只看重了經濟,對于將環境進行污染的行為不但不制止,甚至進行縱容。另外,對于良好的保護環境的觀念,許多個人和企業都比較欠缺,無論是日常的生活中,還是生產中,對于保護環境沒有真正地重視起來,從而使許多污染環境的現象形成了[3]。
1.3 利益的阻力
環境保護在執法中,還會受到利益的阻力,主要的因素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財稅利益所產生的分歧。所以,地方政府有時就扶持和包庇有污染的企業,來將地方財稅的收入進行增加,針對于環境的治理方面,所投入的財政資金非常可憐。企業與地方政府方面在利益上也有很多的聯系,從而縱容了企業進行污染的行為[4]。另外,還有一些政府官員只考慮自身的政績,在職期間,只是一味重視經濟的發展,卻對環境的保護忽視了。
1.4 體制的阻力
在環境保護的行政體制中,主要有分配管理的權限,設置的主管機構,結構的運行,職責范圍的劃分,以及協調機制等等。在保護環境的執法過程中,環保執法會受到環保行政體制長期性和根本性以及有效性的影響。所以,必須要以體制的完善作為環境保護執法效力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環境保護執法的過程中,因為不完善的環境保護行政體制,致使執法中依然有一些阻力存在著,例如,合理環保執法的機構沒有設置,環保的執法監督機制不完善等。
2 環境保護執法的對策
2.1 制度建設的加強
從當前來看,我國在環境保護的執法中,還受到一些阻力,如果想要將環境保護的執法效果有效地進行提升,必須要將環境保護得以加強,其一,制度建設必須要加強,改革當前的財稅制度,在環境保護的執法中,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在對官員進行考核中,必須融入環境責任,嚴格執行環境責任的追究制度[5]。另外,針對于環境排污權的交易制度,既要不斷地完善,又要不斷地優化,致使環境保護的執法,能夠在完善制度下,順利地進行開展。
2.2 提高環境保護觀念
針對于環境保護而言,環境執法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若想將環境改善和保護真正得以有效地實現,只是依靠外界的強制及監督是不夠的。企業和個人以及政府等應該將環境保護的觀念不斷地進行提升,將良好的環境的意義深刻地進行認識和領會,自身環保的行為必須要注重,從小的事情做起,內心深入良好的環境保護理念,將環境保護問題從內到外地進行重視。
2.3 完善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
針對于環境保護的執法而言,將法律體系進行有效地完善是重要的依據和保障。所以,針對于當前社會的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執法中所存在的阻力,必須要將新的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定出來,從而填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空白。在法規和法律以及規章制度之間,應該有效地進行協調和統籌。針對可操作性的環境法律應該增加[6]。在對環境保護進行立法的過程中,應該給環境保護部門賦予更多的權利。發現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企業,必須要嚴厲地進行處置,對企業污染的行為更好地進行約束。
2.4 推進政府環境保護的信息公開
人們生產生活與環境問題相輔相承,密切相關,所以,在環境保護的執法過程中,公眾廣泛參與是主要的因素,其一,應該將環境保護的執法獲得人民大眾行為及觀念上的支持,從而使環境執法阻力得以有效地減少;其二,為了使環境保護的執法效率得有效地提升,公眾監督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執法應該得到有效地促進。
針對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必須要保證,讓公眾對地區基本的環境狀況進行了解,保證公眾對環境的知情權。所以,地方政府將環境信息進行公開必須要得以實現。雖然我國對于《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已經實施了,但是,實施公開信息的效果還是不明顯,為了將公眾環境的參與權得到有效地實現,地方政府對于公開環境信息問題,應該上升到法律高度,從而將環境保護公開監督機制和采錄環境保護信息建立健全。
2.5 推進環境保護的體制改革
良好的體制能夠將強大幫助力提供給環境保護的執法。所以,我國應該將環境保護的體制改革,積極地進行推進,大環境保護執法與刑事的司法之間,應該將聯動的機制建立健全,應該將垂直化管理模式在環境保護部門實行。同時,還要不斷地完善環境保護執法的監督機制,另外,完善地建立公眾參與機制也要重視起來,將全民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有效地形成。如此這樣,才能夠將環境保護的執法發揮更好的作用,致使環境保護和優化得到更好地促進。
3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卻嚴重地影響了環境。針對我國可持續的發展,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非常地不利。所以,如果想要對環境進行有效地保護,必須要通過執法進行解決。但是,在環境保護進行執法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各個方面的阻力,從而使環境保護的執法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為了使環境保護的執法能夠順利地進行,就必須要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使生態環境保護的改善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的發展得以有效地實現。
參考文獻
[1]李超群.我國基層環境執法的困境與出路[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2]瞿偉.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6.
[3]張寧.當前我國環保執法阻力分析及對策探究[D].燕山大學,2014.
[4]張寧.當前我國環保執法的利益阻力及對策探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60-64+86.
[5]董曉偉.我國環境執法體制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2.
[6]葉靈杰.跨部門協同:行政執法權限沖突的消解路徑[D].西南政法大學,2012.
收稿日期:2017-5-10
作者簡介:魏海燕(1978-),女,本科,研究方向為環境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