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關鍵詞:圖書館;科學數據;價值鑒定;方法
摘 要:文章在分析科學數據內涵與價值的基礎上,探討了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的價值鑒定方法,以及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標準規范體系框架,最后深入研究了軍隊院校圖書館在科學數據服務領域的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25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6-0062-03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軍事訓練資源數字化建設規劃,要求軍隊院校圖書館建設軍事信息數據庫。此后各地軍隊院校圖書館紛紛響應,建成了一批頗具特色的軍事信息特色數據庫,對軍隊院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具有推動作用。自2010年至今,我國軍隊院校圖書館以信息資源整合為核心,將科學數據管理作為重點,構建了門戶網站和數字資源集成中心,推動了軍隊院校圖書館在資源整合、數據標準統一方面的建設步伐。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軍隊院校圖書館面臨軍事人才教育不斷轉型的新形勢下,圖書館在數字化建設與資源利用方面尚有待提高。科學數據作為提升科技競爭力的戰略資源,也是軍隊院校圖書館存儲的重要科學信息,應引進科學的價值鑒定方法,在準確評估數據價值的基礎上制定科學數據開發利用的策略,以適應軍事院校的發展需求。
1 科學數據的內涵與價值
1.1 科學數據的概念
科學數據是根據不同的需求加工形成的數據產品,也包括人類在認識、改造世界過程中產生的原始數據信息。目前,國內外對科學數據并無統一的概念界定,國外學者指出科學數據是從事科研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原始數據,包括探測、調研、考察、統計數據以及相關的系統加工數據,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我國《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技術標準》研究中,將科學數據定義為:科研活動或其他方式中產生的,能夠反映客觀世界變化規律、特征的基礎性數據,以及滿足不同科技活動需求的系統加工數據集。筆者認為,科學數據是在社會生活中經過系統處理、積累形成的有序化數據,也是數據生產、開發、利用等要素的集合。
1.2 科學數據的特點
當前科研項目產生的科學數據日益增多,科技發展越來越依靠對科學數據的挖掘和利用,也使科研活動從傳統的文獻資源需求,逐漸向科學數據服務方向轉型。科學數據具有原始性、無限復制性和準確性,要求研究者對科學數據進行加工處理,通過初始數據的傳播共享,發揮科學數據的最大利用價值。政府部門作為科技資源的主要分配者,也是科學數據的重要行為主體[1]。隨著科學數據在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基金組織開始全面部署科學數據管理基礎設施,組織開展科學數據研究實踐,并構建了新的科學數據交流體系。
1.3 科學數據的價值
圖書館對科學數據價值的鑒定是當前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決定科學數據利用率的關鍵因素。1995年,美國研究理事會提出科學數據應用的意義,并從歷史、經濟、科學層面進行了深入分析[2]。傅小鋒認為,科學數據是近年來各國科研項目中考慮的關鍵因素,也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戰略資源。從價值角度分析,科學數據具有社會、經濟和科研方面的應用價值。科學數據作為機構知識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個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必將超越傳統的科學技術范疇,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 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的價值鑒定方法
2.1 確定待鑒定科學數據
科學數據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從產生、利用到共享的全過程中,均有不同的主體參與其中,而不同的主體基于不同的利益訴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增加了科學數據價值鑒定的難度。因此,要想對科學數據這種學術交流資源進行綜合評估,需要全面考慮價值鑒定的參與主體,并且確定科學數據的收集范圍、方式和鑒定流程。圖書館員在進行科學數據鑒定時,必須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采用差異化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科學數據的可利用價值。從科學數據的利用角度來看,需要全面考慮不同參與主體的利用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用價值,在總結前人科學數據利用情況的基礎上,對科學數據的價值進行預測,保障科學數據價值的順利實現。
2.2 制定科學數據鑒定標準
制定科學數據鑒定標準,是軍隊院校圖書館價值鑒定的基礎性依據,也為鑒定活動的開展指明了方向[3]。在明確待鑒定的科學數據以及鑒定人員后,需要鑒定人員根據科學數據的特點,結合科學數據價值鑒定的基本原則,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詳細鑒定準則及不同階段的相關鑒定標準,以保證整個鑒定過程的規范性。鑒定人員在對科學數據進行鑒定時,要依據通用的行為準則,邀請專業人士給予指導,保證鑒定過程的公正和公平。鑒定人員需要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結合工作經驗和知識結構進行評價,在匯總小組討論建議的基礎上,評價已有科學數據具備的價值,進而形成規范成熟的科學數據鑒定標準。
2.3 建立科學數據價值鑒定模型
軍隊院校圖書館對科學數據的價值鑒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筆者采用“逐層分解”的方法分析該過程,并且根據IDEF0建模方法構建鑒定模型,清晰地展現鑒定全過程(見圖1)。由圖1可知,科學數據鑒定大體分為待鑒定數據確定、鑒定人員確定、制定鑒定標準、科學數據價值鑒定等過程,呈現了科學數據鑒定過程中的主要環節。而不同的環節均需要提供相應的技術、資金和設備,為科學數據鑒定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4]。在確定科學數據鑒定主體后,由鑒定人員接收全部輸入數據,并根據科學數據鑒定標準進行價值鑒定,設置相應的價值標簽,方便用戶在檢索利用時進行合理選擇。
3 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標準規范體系框架研究
軍隊院校圖書館采用的是基于軍隊網絡環境的信息資源服務系統,要想實現對科學數據的高效利用,需要遵循數字化加工、科學數據組織、資源互操作等方面的標準,要考慮知識產權、系統安全、數據通信等因素,構建科學數據標準規范體系框架,保障所建立資源的可持續性和可用性。endprint
3.1 構建標準規范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軍隊院校圖書館還處于數字資源標準建設的初始階段,主要將滿足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服務需求作為重點,如數據內容描述、數字資源加工、科學數據長期保存等,并且建立數字圖書館標準規范發展戰略,盡快實現對文獻資源核心標準的編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應該根據軍隊院校圖書館的建設需求,分析數字圖書館在標準規范方面的戰略規劃,提出適應軍隊院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標準,系統確立總體發展體系;其次制定科學數據采集、篩選、存儲和修訂的規范和程序,分析科學數據鑒定和利用方面設計的規范層次以及不同層次的具體標準和相互關聯等。在此基礎上,軍隊院校圖書館要確定標準規范的制定原則,預測標準規范框架的發展趨勢,提出標準規范的應用條件、應用機制和分析方法,以實際應用提供指導[5]。
3.2 構建標準規范的利用機制
軍隊院校圖書館應結合實際需求,參考國際標準規范建設經驗,遵循開放、協作、共享的原則,根據數據應用的可持續要求構建科學數據開發利用機制,明確軍隊院校圖書館在科學數據應用方面的原則、實施規劃和協作模式;同時,分析大數據環境下各類科學數據標準規范的提交、修訂和管理要求,形成規范的標準規范制定流程[6]。一方面,軍隊院校圖書館要構建公開交流的科學數據管理機制,根據標準規范執行效果、成熟度、涉及范圍等,建立包括鑒定系統規范、實踐規范、推薦標準在內的分類體系,規范科學數據的評價、調研和推廣流程。另一方面,為保障科學數據的開放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軍隊院校圖書館可以建設科學數據登記系統,系統掌握圖書館各類科學數據的動態情況,按照圖書館標準規范框架促進科學數據服務的發展。
3.3 構建基于層次分析的資源評價體系
軍隊院校圖書館對科學數據的鑒定和評價,需要綜合考慮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并采用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方法,保障鑒定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7]。層次分析法是美國科學家薩蒂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法,它屬于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能夠處理多層次、多目標復雜問題的決策方法,可以通過逐層關聯分析為研究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在此,筆者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科學數據進行鑒定,從信息組織、內容質量等方面構建數字資源評價體系: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實際問題,從上至下將相關因素分解為多個層次,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其次,對不同層次中各元素的重要性進行對比,構建元素對比矩陣,并根據矩陣計算獲得不同元素的權重因子;最后,對權重因子進行比較,得出不同數字資源評價指標之間的關聯,由鑒定人員對各項指標進行打分,進而獲得不同數據資源的評價結果。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具體評價體系見圖2。
4 軍隊院校圖書館科學數據服務領域的實踐應用
4.1 科學數據監護服務
軍隊院校圖書館對科學數據的管理與傳統文獻資源不同,不僅需要建立與文獻資源類似的靜態索引,以供用戶檢索使用,也需要構建動態的數據監護機制,保障對科學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科學管理。科學數據無法像科研論文一樣直接被閱讀或使用,而是需要通過知識化加工,形成易于理解的知識產品[8]。為保障科學數據的合理使用,圖書館員在科學數據產生之前,就需要開展完善的科學數據監護活動,在獲取科學數據后進行格式轉換,制定元數據處理標準,并實現對數據集的持續補充更新,構建適應科研交流的環境。如:普渡大學圖書館通過調研方式,了解不同領域科學數據的參與者、知識產權、用途、共享方式等,以科學數據管理奠定基礎。
4.2 科學數據開發服務
軍隊院校圖書館通過與其他部門、機構合作,共同創建科學數據管理的硬件環境,不僅方便用戶的數據上傳和檢索,也有利于對大規模科學數據的長期保存。圖書館員可以聯合學科專家,與他們合作開發館藏科學數據,通過對所屬機構科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和組織,深入揭示特色文獻資源,提高科學數據的利用率。同時,圖書館以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引進科學數據處理技術,發掘已有數據中隱含的價值。通過構建軍隊院校圖書館資源聯建共享平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使科研人員能夠輕松獲取數據分析報告,進而促進科學數據的廣泛利用。
4.3 科學數據咨詢服務
軍隊院校圖書館可以嵌入科研活動中,協助科研人員開展科學數據管理工作,為他們提供及時的信息咨詢和數據分析結果。例如:美國EOL數據中心圍繞科學數據管理生命周期,為科研人員提供包括數據發布、歸檔、整理、存儲在內的服務,嵌入科研環境中了解用戶的需求,提升了科學數據服務的針對性。圖書館員在學習科學數據管理知識過程中,也需要發揮咨詢、教育、引導者的作用,為用戶提供數據素養教育課程,提升用戶群體的科學數據利用意識,提升他們在科學數據組織、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5 結語
大數據時代數字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給軍隊院校圖書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目前,軍隊院校圖書館應該加大對科學數據的價值挖掘,做好科學數據共建共享工作,加強與不同軍事教育機構的協同合作,發揮總部機關的指導作用,保障對數字化資源的高效開發和利用,更好地為軍隊院校圖書館事業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郝媛玲,沈婷婷.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教師數據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探析:基于上海地區高校的調查分析[J].現代情報,2016(1):102-106.
[2] 張艷梅.用戶數據素養教育視角下的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4):139-141.
[3] 劉艷紅.數據密集型科研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發展與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4(6):127-129.
[4] 孟祥保,李愛國.國外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素養教育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11-16.
[5] 熊文龍,李瑞婻.基于科學數據管理的圖書館數據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22):48-53.
[6] 劉桂鋒,盧章平,阮煉.美國高校圖書館研究數據管理服務內容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5(8):137-144.
[7] 項英,賴劍菲,丁寧.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服務實踐探索:以武漢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管理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12):89-93.
[8] 邢文明,吳方枝,司莉.高校圖書館開展科研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調查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3(6):19-25.
(編校:崔 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