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從危局時刻的168億融資,到二級市場高轉送成就創業板“板主”,賈躍亭把資本玩到了極致。
過去一年,對樂視掌門人賈躍亭來說就像坐了一回過山車,先是業務擴張導致資金鏈危機,與此關聯二級市場導致樂視股價持續低靡,后來,得到168億融資輸血的樂視再次“瘋狂”,2017年情人節的高轉送(每10股轉增20股)實施后,樂視網成為創業板總股本最大的公司。
還記得,賈躍亭的夢想是希望在幾年的時間里,進入千億美金俱樂部。如今,這場過山車式的經歷想必也讓其心有余悸,不過,好在這場資本寒冬來的快也去的快。
“蒙眼狂奔”的代價
去年,樂視面臨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擴張事業版圖,以及為達到擴張版圖的目的而盲目籌資所導致的。事實也證明了,互聯網的生態圈并不容易建立。
樂視初創時,最大的產業就是旗下在線視頻,樂視是從它開始“發家”的,因此樂視希望打造投放在各種智能終端都可觀看的節目,并且投資自制電影,在節目中搭載硬件的樂視生態圈。所以樂視為了完善所謂的生態,其推出了低價智能手機,并銷售了1700萬臺。但是這樣的銷量僅僅占去年第三季度中國本土市場的5%。
過快的擴張是導致資金鏈危局的另一個原因。據上海某調查機構,樂視過快地開發了太多產業。樂視涉足的產業包括,智能電視、VR、無人駕駛·電動汽車、運動、云盤以及Fintech,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巨資的產業。另外,樂視涉足的都是不僅需要進行長期研究開發,而且短期內很難見到收益的領域。
此外,在過去的6年間,樂視通過增資、發行債券、銀行貸款等方式籌措資金145億4400萬元。賈躍亭董事長為籌措資金,將自己持有的樂視股份的80%作為抵押。不僅如此,目前樂視已背有189億元的債務,約占其資產總額的65.7%。樂視一方也承認已經進入危機狀態。
從整體來看,樂視生態,只是缺錢。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因為瘋狂擴張,不斷地騰挪,“蓋子”最后終于不夠用了。
從“自救”到“領跑”
一場原本是因為賈躍亭想要出售 “世茂工三”(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商業地產)而起的會面,最終變成了一筆150+億元的投資。
作為總投資人,融創董事長孫宏斌只強調一件事:“我很佩服老賈作為企業家,All in的一種精神。”最終,融創以總計150億元為代價,獲得樂視網8.61%股權、樂視影業15%股權、33.5%樂視致新股權。
交易完成后,融創將成為樂視網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第二大股東,樂視網原實際控制人賈躍亭不變、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融創將成為樂視影業第二大股東,樂視控股原控股股東身份不變,樂視影業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不會受到影響、仍在加快實施當中;融創將成為樂視致新第7大股東,樂視網控股股東身份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消耗資本的業務板塊“大戶”,比如手機、體育等,都明確在LeEco非上市體系里,汽車生態更是獨立板塊,與上述樂視網上市體系業務有了明確的界定。這應該算得上樂視第一次對外明晰了樂視上市公司、非上司公司的各類資產,并且把樂視汽車生態這樣一個所需資金量巨大、“時間換市場”需要很長時間發酵的項目獨立出來。
其實,樂視造血能力毋庸置疑。比如樂視視頻,它不僅有巨大的內容板塊和自制能力,而且已經搭建起了“平臺+內容+硬件+軟件”的互聯網生態系統。另外,樂視控股的樂視致新(內含超級電視) 也是本次融創入股投資額最大的標,已經熬過投入期,樂視超級電視即將進入收獲期;樂視影業則是樂視生態中最新的“風口”板塊。
如今,樂視網公司價值得以快速釋放,目前已經成為創業板最具標桿性的企業,構筑起全球獨一無二的互聯網視頻生態系統,通過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內容版權庫,以及最為領先的內容制作能力,全球最大的云視頻平臺,以及中國最大的智能電視公司,構筑了面向未來的視頻產業的下一個變革起點,并且開始引領整個產業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