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2月28日,浦發硅谷銀行發布了《中國科創企業展望2017報告》。“趨于謹慎樂觀的數字”表明,科創行業自身開始反思自身所處的市場,并且有可能開始進入一個市場整合和去除泡沫的階段:清理掉單純依靠“人口紅利”,依靠簡單技術創新的項目和企業,也許在2017年會被市場淘汰,從而為更多真正利用技術改造業務的“商業紅利”時代讓路。同日,浦發硅谷銀行宣布其北京分行正式成立。
無論是支撐中國IT領域半壁江山的BAT、阿里、華為、聯想等,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大佬;還是諸多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創業的行業新晉后輩,甚至還包括傳統領域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東風,實現某種跨越的企業……都在談科技創新。這就使得科技創新、科技創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給中國的經濟注入了如此多的動力,并占如此大的比重,也因此對未來的經濟環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每到新的一年,總是要有人提到非常多的新詞匯。例如對于2017年,筆者就聽到過“物聯網元年”、“大數據元年”、“5G元年”、“AI元年”……等斷定某一種技術即將改變世界的判斷。那么,對于處在“科創”關鍵環節的中國企業來講,2017年,到底意味著什么?
首先,從科創本身來講,了解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人都清楚,中國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在2010年以后迅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相對地,科創企業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商業模式轉換和調整。
第一個階段,在2010年前后,中國的全國在大約2、3年的時間里,智慧手機迅速普及到四億到五億部,非常多的地方,甚至沒有經歷有線電話、無線電話的階段,就直接進入到了移動智能手機階段。因此這個階段可以被稱為“設備紅利階段”。
第二個階段,移動互聯網的廣泛使用,迅速點燃了中國用戶對移動數據應用的需求這個階段,在移動端,非常多迎合用戶需求的娛樂、游戲、動漫等相關的產業開始得到發展,中國龐大的用戶群為這一輪的科創企業提供了最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商業機會,“得屌絲者得天下”的年代,可以被稱為“人口紅利時代”。
第三個階段的代表是“滴滴”和“快滴”的出現——科技創新進入實質性階段,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開始使得科技創新真正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一個行業的業務模式和商業規則,使得科技創新開始真正進入“深水區”:開始真正影響和改變一些已經約定俗成的東西,并且真正能夠被應用各個領域、深入涉及到中國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國計民生的各個產業。
“這個階段才是真正進入到了科創的商業紅利階段。”2017年2月28日,創新工場合伙人郎春暉在浦發硅谷銀行發布《中國科創企業展望2017報告》的現場如是說。
進入科創“深水區”的中國科創企業,也因此不得不更多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去重新定義科學技術對于現實業務的價值和作用。但是,這還不是全部。更大的挑戰來自外部環境。
從此次發布的《中國科創企業展望2017報告》數據可以看出:84%的中國科創企業認為融資環境是非常艱難,或較有挑戰性;97%的科創企業認為招聘具備相應技能的人才是企業成長面臨的最大挑戰;58%的受訪企業主認為人才是對公司影響最大的公共政策問題;45%的受訪企業主認為企業稅負是影響公司發展的最重要的問題;66%的受訪企業表示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他們的業務會受到影響,這一比例比2016年的79%有所下降……
從整體來看,“大多數的被訪者都預計創新經濟在2017年將增長或者持平。”蔣德 (Dave Jones),浦發硅谷銀行行長在演講中談到《中國科創企業展望2017報告》當中的一組數據顯示,受訪的參與者有45%認為2017年的市場將會繼續增長,38%的受訪者表示市場大概會和2016年持平,只有17%的人認為,中國的創新經濟有可能減緩。
但是該報告中還有一組數據顯示:74%受訪中國科創企業高管表示2017年的商業環境將比2016年更好,而這一項的數字在2016年的統計結果當中,是85%。
“實際上在2016年已經達到了募資和投資的頂峰,所以2017年可以維持2016年的同樣水平,或者優于去年的話,已經代表非常樂觀的市場前景了。雖然中國科創企業高管對2017年的預期數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原因是人們意識到這個市場不可能永遠高歌猛進,所以74%的比例仍然是比較理想的結果。“
蔣德認為:從85%降到74%是一種不帶任何負面影響的結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不久公布了去年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增長速度,中國是6.7%。曾經享譽一時,認為破第一的印度,實際增長6.6%,所以中國是去年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世界主要的經濟體。”張志剛,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原會長在談到中國經濟數據時候提到,2016年中國國實現了33.2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0.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一拉動力。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去年達到10.8%,這個速度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4.8個百分點。
對于科創企業的經營者,北京萬戶良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房志武認為: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熬出來的,地利是挪出來的,只有人和才是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楊磊給出的建議則是:首先要有全球化視野,其次,速度是制勝的關鍵。
后記: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中國的科創企業正在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好的機遇,同時,也面對著前所有為的巨大壓力。而最后勝出的,必然是那些一方面能夠抵抗住外在壓力和不利因素,同時也能迅速調整自身業務和商業模式的科創企業。比賽才剛剛開始,一切勝負未定。
“北京是中國最重要的創新中心之一,因此我們將銀行網絡擴展到北京,這是我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是旨為中國科創而聚集共享的新銳銀行,面對中國企業的需求,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快速反應,隨機而變。未來我們的北京分行將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科創企業。” 同日,浦發硅谷銀行也宣布其北京分行正式成立,蔣德如是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