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要做好三篇大文章

掃二維碼下載《智庫觀察》電子版
【智庫觀察】 加工業是農業品牌建設的基礎,只有加工業做好了,唱響品牌才有底氣;品牌引領和驅動加工業的發展,只有品牌做好了,加工業才能做大做強。4月17日召開的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對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要圍繞會議精神做好農的定位、企的主體、融的路徑三篇大文章。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城鄉居民消費不斷升級,農產品加工業也面臨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生產方式比較粗放、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布局分散,約90%的企業呈點狀分布,加工產能與主產區、加工與上下游脫節等問題比較突出,造成產品成本的增加和資源的難以有效利用。今后,要以農產品優勢資源為基礎, 優化區域布局,大力推進加工業向重點區域聚集發展,建設有規模、有競爭力、特色鮮明、引領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標準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形成農產品加工業集聚式發展新格局。作為今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所在地的河南省,早在2011年就在全國率先提出推進主食產業化,出臺發展主食產業的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在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過程中,河南按照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的理念,大力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融合,重點打造12類“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農業產業化集群。今年2月,河南連發《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方案(2017—2018年)》等五大專項方案,加快優質農產品升級。按照農業部提出的“到2020年,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提高到2.4∶1”目標,河南提出了3∶1的目標,山東則確立了4.5∶1的更高目標。
河南省2017-2018年提升農產品加工業重點工作
發展壯大龍頭企業
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改組上市等形式實現強強聯合,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到2018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7650家,其中,年銷售額超10億元達到500家,超50億元的達到50家,超100億元的達到10家
加快農產品初加工發展
支持農戶和農民合作社建設儲藏、保鮮、烘干設施,改善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促進商品化處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到2018年,扶持建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增加儲藏、保鮮、烘干能力達到45萬噸以上
面粉及面制品加工產業化集群:金苑白象。金苑公司日加工小麥2200噸,產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白象集團年產方便面近100億包
棗制品產業化集群:好想你。好想你集團紅棗種植基地11.5萬畝,年產能達5萬噸,產品市場占有率達16%,在國內同行業獨占鰲頭

畜產品加工及飼料生產農業產業化集群:雛鷹。 雛鷹農牧集團以生豬養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為主導,年出欄1000萬頭生豬
市場流通型農業產業化集群:萬邦物流。萬邦物流城年交易農副產品1500萬噸,年交易額850億元,交易量和交易額位居全國首位
速凍食品產業化集群:三全思念。三全、思念速凍食品產銷量穩居全國速凍食品行業前兩位,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提高和完善精深加工轉化產業體系和產品鏈條。到2018年,農產品精深加工營業收入占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6%
實施品牌戰略
開展品牌提升行動,加快普及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構建完善的質量品牌管理制度體系。2018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達到75家以上
加強信息化建設
建設互聯網+現代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農產品和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及新媒體利用、農業優勢產業全產業鏈數據監測分析系統
大力發展產業集群
力爭到2018年,培育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的集群65個,集群實現年銷售收入1.1萬億元,全省達到省級標準的農業產業化集群240家以上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關鍵靠主體,而作為主體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還存在著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規模較小、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較低等問題,企業加工整體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后15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產地初加工水平低造成每年近3000億元的損失,60%以上的加工副產物沒有得到綜合利用。今后,要圍繞做大做強龍頭企業這個關鍵,多渠道支持各類主體發展壯大,加強龍頭企業培育,鼓勵工商資本投資,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工業,讓他們與加工業同發展共壯大。通過將政府支持補貼量化到農戶,折股到合作社,龍頭企業+規模種養戶+合作社等共同發展模式,農村產業融合支出項目、“百縣千鄉萬村”示范工程等,支持加工企業建設烘干儲藏、直供直銷等設施,支持他們抱團闖市場。在這方面,湖北省近年來先后下發《關于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的意見》《湖北省農業產業化暨農產品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文件,大力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并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就業最多、效益最好、農民獲利最多的“五最”產業。
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品牌化是龍頭之“睛”。品牌做好了,加工業才能做大做強。農業部已將今年定為中國農產品品牌推進年。今后,要圍繞企業這個主體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創建,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要與優勢區相結合,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與安全綠色相結合,打造產品品牌;與原料基地相結合,打造企業品牌。
過去,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擴張依靠的是資源要素大量投入,能耗高、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今后不能再走這種粗放式發展的老路,要在注重速度目標的同時更加強調質量目標,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前延后伸“接一連三”促融合,構建種養加銷一體的全產業鏈。期間,要重點強化科技支撐,發揮旗艦型、創新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及時發現、響應和解決產業問題的科技產業聯合體。今年2月,甘肅省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強調,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前端延伸帶動農戶建設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產業聯盟。
在做好三篇文章的同時,各地還要切實做好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服務和組織保障。目前,重慶市已在農產品加工業協會下增設市農產品加工專家委員會秘書處,負責對外開展產品研發、產品檢測、技術咨詢等相關工作。
官方微博

會展名鎮厚街 :【全國首個摩拜智慧城鎮落子厚街】 5月10日,(廣東省)厚街鎮政府與摩拜單車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宣布將把厚街打造成全國首個摩拜智慧城鎮。摩拜單車協同厚街鎮政府相關部門首批規劃了包括虹橋市場、鎮政府公交站臺、明豐大廈、萬達廣場在內的13個摩拜單車推薦停放點,目前已基本完成。
(2017年5月10日16∶47 )

深圳微博發布廳 :【國家品牌館落戶深圳】近日,工商總局正式批復同意深圳廣告產業園區規劃中增加寶安基地(國家品牌館)。國家品牌館將以展覽展示為手段,以“創意+科技”為核心,集中全球智慧服務國家品牌,推動中國自主品牌影響力升級。華為、萬科、騰訊、順豐速運等深圳企業將成為首批進駐該館的國家品牌。
(2017年5月10日13∶01)
文化山東 : 【東營市頒布全國首個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服務標準】 近日,東營市發布《東營市“黃河口悅讀書社”建設和服務規范》,這是全國首個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服務標準。截至目前,全市首批32家“黃河口悅讀書社”已建成開放并正式授牌。
(2017年5月11日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