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鄭也夫自薦為契機推動學會改革

【輿情回放】 日前,已經從北京大學退休的社會學家鄭也夫,在一個多月前發出了一份自薦書,自薦擔任即將換屆的中國社會學會會長。但據報道,“自薦信”發出一個月,鄭也夫居然未接到一個同仁的相關電話,很多接受記者采訪的學者也多緘口不言。
【網絡輿情】
財新網 :如果整個教育體系仍然是以行政級別“閱人”,學會恐怕依然難逃其害。既然鄭也夫挑起了話頭,自中國社會學會始,可以首先做個實驗。
新京報:即便此次鄭也夫較勁“會長”失敗,也是一次有益的“學術實踐”。身為學術中人,“知”與“行”就該合一,個人的得失本來也算不了什么,若不能走向舞臺中心,攪動一池春水,也一樣有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價值和意義。
【決策點睛】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作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有著豐富學術資源的學會,沒有理由不加快自身改革,持續推進“去行政化”,增加這個社會的公共服務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