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合聯”助推農村治理轉型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浙江省作為十幾年前就開始探索“三位一體”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建設的省份,早在2015年就出臺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構建“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的若干意見》,把“三位一體”改革作為健全“三農”治理體系和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來設計。目前,浙江省11個市82個縣(市、區)都建起了以供銷合作社為依托的縣鄉兩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受到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評估組高度評價。
生產、供銷、信用“三位
5284 億元
2016年,全系統實現總經營收入5284億元、利潤34.6億元,分別增長3.8%和1.3%。
范例
淳安縣社——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2015年,淳安縣供銷合作社組建成立千島湖蔬菜公司,公司堅持“綠色、優質、價廉”的經營原則,積極對接縣域范圍內農民合作社,嚴把質量關,采取成本銷售、低價銷售、設立特價專柜等方式,倒逼周邊農貿市場、超市蔬菜價格下調。此外,公司通過結對幫扶,試點收購農民閑散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2016年10月在楓樹嶺鎮乳洞山村設立農產品收購點,幫助該村200余戶農戶銷售閑散剩余蔬菜,助農民增收2.8萬余元。
發展農合聯為農大服務
建立為農服務體系。大力整合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生產服務等功能,積極促進涉農部門經營性服務職能轉移和公共服務事項委托購買,建立健全以縣級涉農事業單位、農資公司、行業協會、合作社聯合社等為主導,以鄉鎮農合聯為中樞,以莊稼醫院、合作社等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推進農合聯成員大合作建立
農民合作基金和資產經營公司。推進服務鏈和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的主體的合作制改造和建設,推動消費、鄉旅、環境等多個領域合作社快速發展和基層組織規范化。引導服務鏈和產業鏈各個環節上主體之間以合作制聯結起來,打造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的利益共同體。
發展農合聯為農大服務
推進同行一體經營,支持有較大規模和較強實力的農合聯會員企業充當行業龍頭企業。推動“以貿為主”向“貿工農服一體”的農合聯產業結構轉變,形成龍型產業鏈。引導農合聯會員企業和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打造行業龍頭企業,形成“農民合作社聯合社+ 農民合作社”的格局。
構建農合聯組織大平臺
引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各類為農服務組織(企業)聯合起來,組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和農業經營體制、農村金融體制、涉農管理體制等改革的綜合載體。
讓整條產業鏈實現共贏
構建“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提升“三位一體”農合聯為農服務能力,全面強化社有企業市場競爭力,以農合聯為基礎建立供銷合作社與農民的利益共同體。浙江省2014年在7個縣試點、2015年在20個縣推開、2016年在全省全面推進,以“三位一體”農合聯建設為核心的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初見成效。

范例
紹興市柯橋區社—— 發展“互聯網+”新業態
柯橋區供銷合作社利用供銷合作社系統在農村普遍布點設立的供銷超市等便利店,引進“淘實惠”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 供銷社”“便利店+淘實惠”的模式,著力構建區、鎮、村三級農村電商網絡。
破解農村金融難
把深入供銷合作社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統一起來。從創新“三農”治理的戰略高度來構建“三位一體”農合經濟組織體系。首先是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農合經濟組織,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其次是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6.33 萬個
截至2017年初,全省形成了一個由11個市農合聯、82個縣級農合聯、929個鄉鎮級農合聯和6.33萬個會員組成的龐大的農合聯組織體系。
范例
杭州市蕭山區社——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2016年,杭州廣農糧油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并向成員社發放《蕭山供銷農資直供綠卡》,社屬企業與本地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建立直供關系,形成“農技部門+公司+基地+農戶”的種子種苗經營服務新模式。同時,公司通過與當地村委會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成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出了從化肥、農藥、種子供應到農機作業、統防統治及提供作物解決方案的“契約式”托管服務新模式。公司還開通了“智慧農資”網上商城、“益農寶”網上莊稼醫院,形成“智慧農資”科技服務體系。
案例點評
從“兩個飛躍”到“三位一體”
從上世紀90年代,鄧小平同志曾提出農業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飛躍”理論。當前,第一個飛躍已經完成,第二個飛躍蓄勢待發。而習近平同志2005年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供銷合作、信用合作、專業合作“三位一體”新型農合思想,為實現第二個飛躍打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此前,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評估組赴浙江開展綜合改革試點評估驗收工作時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浙江經驗,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為切入點,在各級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供銷合作社整合涉農綜合資源、優化配置,構建了“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踐行為農、務農、姓農的宗旨,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成為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為全國破解“三農”難題,實現農業第二次飛躍,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致富道路提供了很好的樣本。2014年以來,浙江省圍繞深化“三位一體”改革細化一攬子方案,“三位一體”體現的是大合作的思路,其具體形式可以是多樣的,服務內容可以是多元的,不僅僅是生產、供銷、信用三個方面,只要是為農服務的資源,都可以融入這個綜合平臺中。各地在推進“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時,要超越簡單的“公司+農戶”的低級形態,以發展和完善“三位一體”農協機構和功能為平臺,推進整個“三農”管理機構以及農村基層政府機構的系統性重組。
省 市 速 遞
▲近日, 作為國內首個家庭教育基金好家長基金在蘇州發布。好家長基金將在家庭教育信息化方面首先發力。此外,好家長基金還將籌劃建立好家長家庭教育研究院,并大力推動文明健康家庭建設,在全國開展家風建設與家庭教育文化工程。
▲日前,江西省制定實施《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明確建立“人頭+項目”簽約服務收付費機制,二級以上醫院應選派醫師參加基層家庭醫生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對于考核結果不合格、群眾意見突出的家庭醫生團隊,給予相應懲處。
▲近日,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陜西富縣成為第一批國家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區(縣)。富縣2012年啟動示范縣創建工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配送、數字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和組織保障六個體系。
▲日前,貴州發出全國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該確認書具有三大亮點:概括性委托簡便程序;專業人員組織磋商;先公示再確認確保公正、合理。
▲4月7至8日,蘇陜就業扶貧招聘洽談會暨勞務協作對接活動在陜西省寶雞市舉行。江蘇將按規定為陜西在江蘇務工人員提供免費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求職登記、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為有創業意愿的人員提供免費的創業指導、項目推介、創業培訓等公共創業服務,并同步幫助落實普惠性的就業培訓補貼、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就業創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