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保保 朱忠桃
(寶雞文理學院物理與光電技術學院 陜西寶雞 721016)
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①
艾保保 朱忠桃
(寶雞文理學院物理與光電技術學院 陜西寶雞 721016)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在綜合分析“洛南縣社區體育”的本質內涵的基礎上,論述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洛南縣的社區體育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且社區體育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滯后;社區體育制度不健全,資金投入匱乏,參與人口少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對洛南縣社區體育發展趨勢的研究,旨在發現洛南縣社區體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及建議。
社區體育 場地設施 全民健身
社區體育是體育社會化的產物,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社區體育有了較快發展,但發展還不平衡。人們的社區體育意識還不夠強,社區體育組織還不夠健全,參與的人和單位還不夠廣泛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著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社區體育發展得到一定的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對于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以及和諧社會的實現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為止對其研究還不夠深入。
該文以洛南縣城區內的東關社區、西街社區、南關社區、柏槐社區居民的活動方式及其場地設施的客觀因素和人們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程度為研究對象。
2.1 問卷調查法
在洛南縣東關社區,西街社區,南關社區,柏槐社區中,每個社區隨機抽取100人為調查對象,總人數400人,以400人為調查對象設計《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的調查問卷。發放400份,回收390份,回收率為97.5%。
2.2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參考“中國知網”、“百度文庫”等網絡資源,圖書館及資料室等相關文獻,分析比較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現狀與國家及其他發達地區社區體育中的不足。
2.3 訪談法
通過對洛南縣各社區相關領導及與社區體育相關人員的交流談話了解洛南縣社區體育的活動類型,參加的人員構成,場地設施及特點。
3.1 洛南縣社區體育組織形式與組織特征
根據調查結果,目前洛南縣社區體育組織形式中群眾自發占主要地位,其特點是形式多樣。其次是依靠集體組織,表現為社區居民自發的球類活動,傳統節日活動等。以事業單位為依托和政府組織的活動所在比例較少。
目前洛南縣依然存在資源不平等分配時各社區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居民獲得福利性體育比較落后[1]。其原因,一方面,社區體育缺乏與群眾體育相關的政策支持,社區體育經費不足,另一方面,政策法規不完善使社區體育發展缺乏明確方向。據了解,在洛南縣的各社區遇到活動時,幾乎都由村委會管理。社區體育處被忽略,社區體育活動無法開展,極大程度使社區發展緩慢,制約社區體育發展。
3.2 洛南縣社區體育主要的活動的形式
社區居民主要利用業余時間參加體育活動。活動形式主要有日常性體育活動和經常性體育競賽和民間傳統體育節目[2]。洛南縣社區日常性體育活動主要活動有操類、太極拳、氣功類、舞蹈類、球類、武術類和跑步,其所占的比例如圖1。
從表1中可以看出跑步、太極拳占的比例較大,氣功和舞蹈所在的比例最少,日常性活動主要在社區居民的區域內進行,在收費的體育場館,社區健身房活動很少。民間傳統體育節目主要包括耍龍、舞獅等一系列社火活動,此類活動有明顯的時間性,主要伴隨傳統節日進行,規模大,參與面廣。

表1 洛南縣社區體育組織形式的調查情況(n=190)

圖1 洛南縣社區體育活動類型

表2 洛南縣社區體育設施在各社區的不同分布狀況表
3.3 洛南縣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發展不均衡
從表2中看出,洛南縣有較少的體育設施,造成這種差距主要在于當前洛南縣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社區經濟上的不平衡,則會導致社區體育發展不平衡。洛南社區體育硬件設施分布嚴重不均,對社區體育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制約作用。
3.4 洛南縣社區居民體育意識與健康觀念落后
洛南縣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農民,文化程度低,對社區體育意識淡薄。大多數人認為體育鍛煉或體育活動與自己無關。雖然有人參加體育鍛煉,但總體呈現出參加人員少,年齡段集中的現象,沒有形成全面健身的趨勢。
洛南縣城區內四個社區合計10萬余人,可主動參加健身活動的人卻很少。主要原因有:第一,人們對體育鍛煉的有益之處認識不足,多數人認為體育鍛煉與自己無關,不進行體育鍛煉照樣很健康。第二,沒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保障,部分有參加鍛煉意向的人,沒有時間或沒有合適的場地而放棄。第三,沒有系統的組織,合理的體育鍛煉,社區體育上內容的單一乏味,使社區居民缺乏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3.5 洛南縣社區體育的主要參與者
2006年10月,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1. 26億,占我國人口總數的10%,進入人口老年化社會[6]。青少年與老年人群體是我國體育人口的主體。洛南縣也不例外。青少年的體育活動主要在學校,老年人的體育活動主要在社區。洛南縣的社區體育活動主要是年齡在55歲以上的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年齡大的當地居民。他們擁有充足的閑暇時間,為消除孤獨,治病防病,健康長壽等多種需求,成為社區體育的主要參與者。部分中年人參加社區體育鍛煉,但在職職工的中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很少。
4.1 結論
通過對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發展趨勢研究發現,洛南縣的社區體育不論從居民意識客觀條件還是場地設施主觀條件來說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滯后。針對當今我國的發展情況,社區體育不但要考慮我國的傳統文化,也要考慮經濟體制下的體育改革、政策對我們的習慣與行為影響,社區體育工作者應該認真研究這些因素交織下的社區體育,開展實際有效的社區體育,推動我國社區體育開展。
4.2 建議
4.2.1 加大洛南縣社區體育宣傳力度,全面提高社區居民體育意識
人員少,沒有形成全面體育的形勢,社區居民體育意識差是洛南縣社區體育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廣泛宣傳,或者組織體育比賽,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提高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逐步提高社區居民的體育意識。
4.2.2 改善洛南縣社區體育的場地設施條件
根據洛南縣社區體育的現狀分析發現,洛南縣體育基礎設施薄弱,又嚴重分配不均。要改變這種現狀,不僅要堅決執行國家有關的政策方針,還要地方政府對社區體育重視,增加對社區體育基層設施的建設,最主要的是社區居民要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愛護社區體育的設施及場地。
4.2.3 在洛南縣設置社區體育的專業的管理人員,組織和指導崗位
在社區中,居民社區體育的自發性和盲目性也是制約社區體育發展的瓶頸。缺乏科學的指導和組織,社區居民在個人體育鍛煉、集體體育活動表現盲目,缺少動力。要依靠政府和社區居委會的共同努力,增強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的指導,聘請有專業能力的體育教師對社區居民的體育活動進行指導和規范。既增加就業,又促進社區體育發展。
4.2.4 充分發揮洛南縣個學校學校體育在社區體育中的促進作用
學校是傳播文化的主要場所,所以也承擔著傳播社區體育文化。相對社會而言,學校的體育設施和人為資源比較完善。利用城鎮中心學校現有的體育教學人員,體育場地設施,以學校為依既,同時注重社區體育服務經濟效益,大力推進社區體育的發展。
4.2.5 要充分合理利用洛南縣社區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充分利用資源,現實資源促進社區經濟、政治文化與社區體育服務的全面進步,這既是社區體育發展的價值目標,又是社區體育本質發展的價值理念。社區體育服務的實施可通過保障和資源供給,形成良好性發展界面,建立與城市發展相配的社區體育服務保障體系,構建具有明確功能定位操作的社區體育服務保障系統。
[1]韓坤,于可紅.我國城市社區體育行政管理的缺陷及創新構想[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4-8.
[2]胡國雄.社區體育概念新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7(11):212,215.
[3]杜雪峰.小康社會社區體育市場表現特征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5(12):27.
[4]錢文軍.社區體育場地設施規劃設計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3):85-88.
[5]任大方.對我國城市社區體育基層組織發展停滯現象的研究——以社區居民日常參與的體育活動組織為例[J].中國體育科技,2007(3):41-46.
[6]陳永生.河南省城市社區體育可持續發展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5):112-115.
G806;G80-32
A
2095-2813(2017)05(c)-018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183
艾保保(1987,9—),男,漢,陜西延安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理論與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