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朝
摘要:本文作者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領會系列講話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深刻領悟在實踐中需要秉持“慎獨”寧靜致遠的態度,做到知行合一。
關鍵詞:習近平講話精神;感受
同志們:諺亦云“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來”。要帶領一個班子、一個團隊、一個地區,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全憑火車頭帶。正如《禮儀·大學》中提到:“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家;欲齊家者,先修其身”。對此,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要求各級黨委一把手必須以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在“兩學一做”中保持純正的黨性,達到“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的境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正其身,須知行合一。同志們: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重要觀點。現如今:我們好多領導同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群眾面前一套群眾背后一套,長此以往,失去民心,經濟衰退,難以圓夢。“時代催人奮進,使命激蕩人心”,在“中國夢”揚帆起航時,習近平多次強調知行合一,指出:“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哲學智慧,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寶貴資源。
“知而不行,知是未知”。圓夢的決心和信心要用行動和效果來檢驗,不能只表態不表率,只掛師不出征,知行合一,貴在行動。踐行偉大的中國夢,不能坐而論道,必須起而行之、勇于實踐,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發展中學會發展,方能教化天下,行穩致遠。
正其身,需秉持“慎獨”,寧靜致遠。同志們:《禮記》有云:“莫見乎隱,莫見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獨”時不慎、“獨”處不嚴。必然欺上瞞下,百無禁忌;“獨”時善其身、“獨”處如臨淵履薄,才能不為莫知而止休,才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駐守清本,安得自在。曾國藩在遺囑中也提到:“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對地質鬼神”。
上天曾有云:欲使其滅亡,先讓其瘋狂。這就要求我們各級黨委領導時刻保持不躁動、不漂浮,用寧靜虛心的涵養,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品格,承載萬物,包容天下。正如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為中國夢的實現深諳“寧靜致遠”的奧秘,達到“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之境界。
正其身,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精神。同志們:“國以賢興,政以才知,為政之要唯在用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座談講話中多次強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這是時代的呼喚,更是歷史的擔當。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記得曹操在《短歌行》一詩中寫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提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天下之賢人”。 對此,辦好國家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相信:在我們偉大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各級黨委領導定能以“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勤勤懇懇做事”的態度,展現“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之壯舉。
同志們: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領。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提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就是要求我們各級黨委領導秉持“慎獨”,寧靜致遠的態度,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精神,做到知行合一。最終,站在新的發展起點,肩負歷史使命,回答時代課題,領航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