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要:主要指標,報表附注,財務報表,管理部門對于會計信息的分析等均是上市公司的會計報告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常常可以見到某些上市公司虛假賬務、對財務報告進行粉飾等不良做法的新聞,這也說明怎樣去防范某些上市公司對財務報告方面弄虛作假,夸大粉飾,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鑒于此,本文筆者重點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形式及其帶來的危害,并提出相關的防范措施,旨在對上市公司發展中的財務工作提供依據。
關鍵詞:上市公司;防范體系;財務報告
伴著高速發展的科技和高速進步的經濟,為了追求更加高額的利益,財務報告的粉飾情況不斷出現,慢慢的財務報告粉飾情況成為了當今經濟市場上的一個頑疾,這對于社會上資源的合理利用,社會的公平安定性,投資者的投資環境安定性等都有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有的時候,帶給我們損害,是出人意料的,更是難以估計的。所以從大方向而言強化政府的監管機制,社會團體的監督的能動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提高公司的管理、治理的機制體系,完善投資者的眼光,投資者的內在素質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總而言之,防范財務報告粉飾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焦點。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粉飾途徑
基于涉及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的會計方法的選擇和應用,以及涉及發生時間,空間維度的交易事項發生的時間地點,由于不確定事項導致的會計評估的變動。這三個常見的會計手段,在通過一定的人為控制,粉飾數字,時間,空間等均可直觀的表現在財務報告之上,并通過此來實現某些人損害集體利益或者某些集團損害社會利益而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的目的。
(一)虛假的確認費用,確認收入
成本費用互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由于公司支出的主要成本是由一定的人工,一定的材料,一定的制造費用,一定的科技費用組成,因而其中各種人工費用,材料費用等很容易混淆,或者進行弄虛作假。很多時候,可以將工人等其他的費用虛假確認,達到使得成本虛假上升的目的,進而提高其利潤。公司的很多賬目都是通過人力解決,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進行人工的改變,粉飾或者虛擬,并且很多時候,某些資產的本身就涵蓋著大量的費用,而往往這些費用無明顯的界限,所以有的虛假賬務就將其他費用直接合并入了資產的價值,或者將資產的價值變為了某些費用,來達到從中獲取利益。
(二)關聯方交易
企業關聯方之間的相互交易被稱為關聯交易,這往往是一種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常常發生的頻率較高的不公平交易。在世界各地,上市的公司和其旗下相應的子公司之間的交易顯得十分的正常,特別在中國,還有這樣一句古話“肥水不留外人田”,但這也就滋生了虛假交易的產生,財務報告在這樣的一個子母公司交易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被粉飾。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并且在這種方法中很多人覺得習以為常,也就讓粉飾變得更加的隱蔽。上市的公司往往向其子公司或者母公司,訂購大量的虛報的貨物或者技術等,或者以超過市價的標準訂購,這也就導致了商品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起碼在消費者以及大眾眼中,商品的成本是被放大了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多產品的利潤空間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就使得企業的盈利大大加強,當然,這些賬單最后為消費者所買單。
(三)資產的重新整合
資產的重新整合包含著企業的重新創新整合,重新調整,重新配置企業的資產這幾個方面,并通過此達到優化結構,優化產業的目的。某些上市公司通過股權交易,收購股份,兼并,企業轉讓,資產配置交易等方式讓企業的利益得到增加,在此過程中粉飾了其財務的報告。在資產的重新整合中也涉及到了債務的重新整合,在此過程中,某些企業使用債務轉增為資產的方式,讓其價值構成發生改變,負債結構開始變化,進而獲得了額外的收益。
(四)會計政策的變更
財務報表的基礎就是會計政策,一般而言,一個企業一旦采用了固定的會計政策,那么這個政策是不會隨意改變的。但這并非是完全確定的,很多的上市公司便十分靈巧的利用了這一點,變更了貨物折舊的計算方式,變更了貨物折舊的計算年限。特別是一些小投資的上市公司,缺乏相應的后繼資金的支持,有時候還使用著不恰當的貸款,還款的記賬方式,改變了有關于長期投資的核算途徑與方式。
二、防范上市公司關于財務報告粉飾的方法
(一)完善治理公司的體系
這也就要求了上市公司對于參與其股份的股東財務信息以及可能涉及相應利益的需求者的監督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必須加強建立公司的產權制度。一個完善的產權制度才能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反應股東市場的主體以及財務報表的真實內容;一個完善的產權制度才能準確的把握企業前進的大方向,讓企業、讓所有股東得到真正意義的利益最大化;一個完善的產權制度才能讓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有著一個完善的制約關系,大家都在這個規約內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得到真實的財務報告的需求的主體。
(二)建立健全產權制度
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就需要達到以下的幾點,達到以分散的財產所有權為前提讓多元的財產所有者擁有產權的結構,達到集體程序的產權結構是以民主的程序為一定特征的,達到產權結構的構成中控制管理權和剩余索取權勢相互分立。
(三)改革相應體制,讓財務報告粉飾動機下降
很多的財務報告的粉飾的動機是可以進行減少或者消滅的,并非一成不變,無法逆轉,可以從源頭杜絕一大部分。比如可以讓我國上市公司內的一部分的“政治色彩”消失,進而消除那些國有控股的為了應付上級或者取得既得利益的粉飾。政治和企業相分離其實一直是近些年來改革的一個重點。再如去建立健全業績評價系統以及相應的工資發放機制,很多公司追求利益,以一定的財務指標為基準評價人員,也就導致了人們對于財務報告粉飾的動機。從源頭解決一部分財務報告的粉飾,改革相應的體制是必不可少的關
鍵一環。
(四)建立健全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中存在著很多的充滿著自主性和自由性的未定義地帶,未定義空間,這也是財務報告能被人們所人為粉飾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因而應當建立健全會計制度,這樣就要求了我們提高會計制度的某些原則的起點,比如制定更高要求的會計準則,加強會計所做出的信息的相關性以及可靠性,妥善的處理會計行業中靈活性和統一性之間的相互關系,減少充滿著自主性和自由性的未定義地帶,未定義空間。
(五)制約注冊會計師的不良行為
保證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進行公平公正,如實的進行財務報告是最基礎的保障,一旦喪失了獨立性,那么注冊會計師很容易與一些上市公司相互聯系,甚至去幫助上市公司粉飾其財務報告。因此應實行審計的輪換制度,每隔一段時間去變更注冊會計師所在的事務所與相應公司的合作,也可以直接由相關部門去委派相應的會計師事務所,不由公司自主選取。在確立財務報告可能性、防范財務報告粉飾等各種方面注冊會計師制度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因我國近幾年注冊會計師制度才得到快速發展,因而在許多方面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制度依舊需要大力發展,努力完善。同時,也應強化建立健全會計市場的準入體系、準入制度。在當今的交易市場之上,很多的會計事務所之間相互競爭,很多的會計之間也在相互競爭,其中就存在著某些惡意的競爭方式,如競相壓價,甚至承諾去粉飾財務報告等不正當的會計行業競爭手段,要想杜絕這些問題,就應加強建立健全會計行業的準入制度。提高相應的準入門檻,讓會計行業得到良性的,合理的,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松波.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形式及防范辦法[J].財會學習,2016
(14):70.
[2]陶靜,吳彩艷.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2):140-141.
[3]李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防范措施[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212-213.
(作者單位:哈爾濱圣金來經濟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