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既然已經作為既成的事實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一味批評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的不合理性倒顯得有些不合理了。但這決不意味著認同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合理性的無限性,相反,必須把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的合理性保持在一個限度內,一旦超出這一限度,這一合理性就不存在了。
關鍵詞:中職學校圖書館員 去職業化 問題探討
近年來,有些學者主張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但大多都圍繞著對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現象的批評以及如何防止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和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如何職業化問題展開。筆者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已經作為一個事實存在著,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這種合理性不是無限的,而是有一個限度。
一、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去職業化現象及其矛盾分析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系統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在美國有這樣一種說法:圖書館服務所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的建筑物,20%來自信息資料,75%來自圖書館館員的素質。1876年著名的圖書館學家麥維爾·杜威在美國圖書館協會上的講話揭開了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職業化的序幕。這一年,在費城為舉行美國獨立一百周年紀念盛典而召開的圖書館大會上,正式成立了美國圖書館協會,協會秘書兼司庫杜威宣布說,“圖書館工作成為專業化職業的時代到來了,今天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可以實實在在地把自己的工作稱作職業”。但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職業化的進程一直比較緩慢,到了21世紀,甚至出現了世界范圍的“去職業化”現象。
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去職業化有多種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專業背景與圖書情報專業不一致,非圖書情報專業人員占據了很多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崗位。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圖書館在招聘館員時,并沒有把圖書情報學專業背景作為唯一的考察因素,有時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考量而選用了計算機等專業的畢業生,甚至有時出于解決高級人才家屬工作的考量而直接將其安排進了圖書館,由此導致了圖書館中非圖書情報專業出身的人員比例不斷上升,造成了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去職業化”現象。與此同時,很多圖書情報學專業的畢業生卻不能從事圖書館工作,只能到其它行業從事與本專業相關度不大甚至根本不相關的工作。
二、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不合理性的批判
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批評的重要論據之一,就是很多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不能進入對口的圖書館工作。但只要對我國當前畢業生就業狀況認真考察之后就會發現,畢業生不能從事所學專業,要到其它行業謀求工作,這并非只有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才遇到的事情,幾乎所有專業都有類似的現象,如法學、行政管理等專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都不是很高。實際上,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不能進入對口圖書館工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些圖書館崗位被其他人員占據外,還有一些是因為圖書館工作經濟待遇不高、社會地位較低,致使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不愿意進入圖書館工作,而紛紛改行流向了公司、機關等效益好地位高的單位。甚至有些圖書情報專業出身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幾年之后又覺得圖書館工作不具有挑戰性,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少而“跳槽”至其它單位。應該看到,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同職業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些論者說,因為圖書館員的“去職業化”導致了圖書館學專業招生困難。應該說,圖書館學專業招生困難是事實,圖書館學本科招生中,非第一志愿和未填報圖書館學專業的考生占多數,碩士生招生也有部分是被調劑的,但將這一事實的原因歸咎于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去職業化”則是不全面的。實際上,很多專業的招生都存在困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不只是圖書館學專業,像考古、哲學等專業大多這樣。
而至于說圖書館的上級行政人員的非圖書情報專業背景,就更加如此了,因為對于包括圖書館在內的各個部門機構的上級行政人員而言,更重要的是行政管理能力,要求每一個上級行政人員都具備專業出身背景,是不現實的。畢竟這是一個領導崗位,而并非一個純粹的技術崗位。從實際情況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圖書館界主要有兩種館長類型:學者型和專家型,前者一般為學術專家,后者有圖書館學專業背景,但相比之下,專家型館長比例明顯偏少。
三、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合理性的限度
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核心價值就是為讀者做好服務,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這是圖書館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中職學校圖書館員除了身體素質之外還要具備三種必要素質:(1)良好的思想素質,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敬業態度;(2)高超的能力素質,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要具備現代化的信息服務能力及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專門的職業技能,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要具備專門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目錄學等專業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和技能。
先看第一點。其實這并非是專門對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要求,而是對包括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在內的所有行業從業者的要求,任何一種行業都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否則一定做不好。就這一點而言,說非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一定比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的職業道德低下是站不腳的,相反,他們的非專業出身可能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工作的熱忱。再看第二點。在當代通識化教育的背景下,現代化的信息服務能力也并非圖書情報專業所獨有,至于說很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是涵蓋幾乎所有專業的必備的通識能力。而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甚至比圖書館學專業知識更重要。
只有諸如圖書采訪編目之類的圖書情報專業的基礎知識能力才成為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職業化的最核心要素,最獨特的職業能力,也是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的底線,亦即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合理性的限度所在。圖書館業務外包的類型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很多核心業務,如采訪業務、編目業務、數字資源建設,甚至都可以將圖書館整體外包。很顯然,圖書館業務外包必然會降低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獨特性價值,加強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的合理性。
綜上所述,對于當前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去職業化現象,不能簡單地一味批評,而應該結合我國的當代具體國情展開辯證的分析,不能要求全部中職學校圖書館員都具備圖書情報專業出身的背景,但也不能放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職業化的底線。一些地方的圖書館對圖書采訪編目這樣的專業性業務實施的外包管理辦法,無疑會削弱中職學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精神,因此對待這些專業性業務的外包服務要特別慎重。對這方面能力有欠缺的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尤其有必要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如果連這樣的專業性業務能力也被“剝奪”,那中職學校圖書館員就真地完全“去職業化”了。
參考文獻
[1]紀凌云,蔡翠盟.我國圖書館員去職業化影響因素探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3,31(6): 10-14.
[2]趙明霞.大學圖書館微博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3(2):44-47.
[3]魏愛萍.圖書館員職業化困境及其消解[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23):150-151.
作者簡介
曾瑞芬,女1965年10月2日生--,籍貫:廣西玉林市茂林鄉泉塘村,單位:廣西河池市衛生學校,研究方向:圖書資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