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山
現行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特別是六年級第二學期的復習工作,在后半學期基本上就是復習了。如何上好六年級數學的復習課,把小學的整個知識體系貫穿起來,使學生充分系統地掌握小學數學知識,確實是一項比較難的教學工作,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要想抓好六年級的數學復習課,取得好的復習效果,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地抓好學生的基礎和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一)摸清學生的底細,有的放矢,把基礎差的學生抓起來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十個指頭還不一般齊呢!六年級學生基礎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計算能力很差,我碰到過有連除法都不會計算的學生,有不會解方程的學生,還有脫式計算不會的學生等,怎么辦呢?對于這部分學生,必須給他們開小灶。教學時,教師就得有耐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去復習,不會除法的學生就要讓他們會算除法,不會解方程的學生就要讓他們會解方程,否則,在一個班里,不把這樣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抓上來,教學就很難進行。另外,復習時,如果不把這部分學生的基礎抓起來,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會越來越差、越來越跟不上,就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所以,六年級的復習課要抓好學生的基礎,對以后的教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二)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有的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粗心大意毛毛糙糙,不仔細審題,不看清楚要求答非所問;二是在計算中容易出現錯誤,一個小數點或者一個數字,就會導致這個題的直接錯誤;三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退縮,沒有形成探索研究的習慣。所有這些在平時學習中養成的不良習慣,都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在復習中,應克服學生的這些不良習慣,尤其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要克服這些不良習慣。我的具體做法是:課堂中,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從點點滴滴做起,要求學生坐端正、擺好文具、寫好字、準備好草紙、計算整齊規范,上課要集中精力,肯動腦勤思考,積極探索,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弄明白弄清楚,可以查資料請教老師同學等。“細節決定成敗”,學生把這些不良學習習慣改了,學習成績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合理復習已學的知識
(一)復習的內容要由易到難
復習時,合理安排數學知識由易到難的進程,學生就容易接受,否則,如果學生感到內容平淡、繁雜,大腦神經組織會因疲勞產生一種自我保護機能,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抵觸情緒,導致以后的復習內容無法進行。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復習的認知特點,復習時先從抽象的基礎知識入手,先復習基本的概念,定義、法則公式等,逐步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這些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以教材為主
學生在小學六年的學習過程中,識記過大量數學知識,但是由于學習心理、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對所學知識會產生不完全遺忘或完全遺忘。學習過的知識只有在頭腦中保存,才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再現和回憶,數學教材作為媒介能夠再現已學的知識,引發學生的回憶,所以,復習一定要以教材為主。在引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時,我設置了思考題,組織學生討論分析,通過討論抓住知識的要點,找出易混易錯的問題,達到回憶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最后通過加強練習,使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在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解題能力。另外,我在引導學生回憶某些數學概念或數學知識時,在回憶的過程中將知識貫穿起來,揭示數學概念之間的緊密聯系,然后再通過加強練習去解決具體問題,在練習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復習中要會應用數學知識
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可以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復習中,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把數學知識的體系建立起來,在綜合運用中體會數學的邏輯性。
例如,有這么一道題:一件商品打95折的利潤是70元,打90折的利潤是100元,求這件商品的進價是多少?大部分學生很快就得出答案600元,我說是錯誤的,學生說為什么錯了呢?我提示,請同學們再認真審題,并用已學過的知識舉例反思,經過學生舉例反思,才把正確答案算出來。可見,多采取舉例的方法,讓學生借助已學的數學知識反思,進而解決問題。
三、通過復習,使學生會學習數學
“教師今天的教就是為了明天的不教。”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在六年級的數學復習課中,讓學生自己把分散在各部分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學會學習數學。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有效提高成績的途徑之一。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