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靜文,朱志暉
(1.陽光學院,福建 福州,350001;2.福建省國資委,福建 福州 35000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閑暇時間的日益增加,森林旅游不斷發展,森林旅游資源的開發活動越來越頻繁,但是在追求森林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時,由于忽視對森林旅游資源的保護,導致森林旅游環境被破壞。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森林旅游資源的質量下降,森林旅游活動的質量也隨之下降,從長遠來看,影響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制約了旅游經濟的發展。如何對森林旅游資源的價值進行核算就顯得非常重要。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是用貨幣價值計量來反映和評價森林旅游資源的作用,對森林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進行測算,目的是為政府改善森林旅游環境提供決策依據,從而促進森林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森林旅游資源提供了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對其進行開發可帶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森林旅游資源的使用價值是指森林旅游資源對當前的旅游經濟活動的直接貢獻或間接獲得的收益。森林旅游資源的非使用價值是指能夠為子孫后代或未來社會提供的可以持續利用的價值,但是目前并沒有被人們利用,主要由選擇價值、遺產價值和存在價值構成[1]。因此,森林旅游資源的總經濟價值就等于森林旅游資源的使用價值加上森林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而森林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等于選擇價值、遺產價值和存在價值三者之和。
建立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體系不僅需要對森林旅游資源進行實物核算,還要對其價值進行核算,從而將其納入GDP核算體系,修正森林旅游綠色GDP。
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需要對不同類型的森林旅游資源的存量分別進行核算,從而加總求和得到總量指標;另一方面是核算森林旅游資源開發活動造成的森林旅游資源流量的增減變化,包含對森林旅游生態資源所造成的數量和質量上的變化。
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Q2:期末存量;Q1:期初存量;I1:本期自然增長量;I2:本期重估增加量;D1:森林采伐使用量;D2:重估損失量;D3:本期損失量。
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不需要對森林旅游資源進行貨幣量化,直接反映現有的森林旅游資源信息和狀況以及未來可持續利用的趨勢。但是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卻難以把實物信息完全納入現行的SNA。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是賦予森林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或損耗部分貨幣價值,包括森林旅游資源的損耗成本、降級成本、恢復和再生成本、保護成本以及環境的收益等。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V:價值量;Q:實物量;P:單位價值。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可以對森林旅游資源進行貨幣量化,從而使森林旅游資源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相融合。
通過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可以將其納入GDP核算體系,對現有的GDP進行修正,從而形成森林旅游綠色GDP。森林旅游綠色GDP在現有的GDP基礎上加上森林旅游資源能夠獲得的收益扣除森林旅游資源的耗減成本、降級成本、恢復和再生成本以及保護成本計算出來的。森林旅游綠色GDP通過把森林旅游環境污染與森林生態惡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貨幣化,可以看出森林旅游活動開發給森林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為了GDP的增長付出的森林旅游資源的成本和代價,從而引導人們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珍惜森林旅游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的關鍵是對各種類型的森林旅游資源進行價值估算,但是由于不同類型森林旅游資源的特點和計量的復雜程度的不同,因而其的價值確認與計量方法也就不同。
4.1.1 成本法
成本法是通過估算森林旅游資源的重置成本和森林旅游資源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將重置成本扣減各種貶值作為森林旅游資源價值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沒有收益或未來收益難以預測,而在市場上又很難找到相同或類似的可比交易參照案例的森林旅游資源。成本法主要包括重置成本法和費用價值法。在對森林旅游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預測幼齡林未來的價值是比較困難的,收益法將難以采取,市場上很難找到交易案例,而作為營造不久的幼齡林,其各項營林成本較清晰,測算重置成本較為容易,因此重置成本法最適用對幼齡林林木資產的價值評估。而對森林旅游資源林地用地存在著林地改良和苗圃地評估時適用森林旅游資源林地資產的費用價值法。
4.1.2 市場法
市場法也稱市場價格比較法,是通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市場上與被估價對象相同或類似近期交易資產參照物的價格并進行調整后來確定評估的森林旅游資源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在森林旅游資源價值評估中,市場法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森林旅游資源木材市場價倒算法,二是森林旅游資源市場成交價比較法。森林旅游資源木材市場價倒算法是對成、過熟齡森林旅游資源林木資產價值評估的常用方法。而森林旅游資源市場成交價比較法是將現行市場上和被評估森林旅游資源資產相同或類似的資產的成交價格作為其價值的一種方法。
4.1.3 收益法
收益法是選擇使用一定的折現率將通過預測估算被評估森林旅游資產在未來經營期可能產生的預期收益折現為評估基準日時的現值作為評估價值的一種方法。在森林旅游資源價值評估中,根據評估對象和未來的收益期的不同,有多種測算方法:有限收益期如森林旅游資源經濟林評估的收益凈現值法和用材林評估的收獲現值法;無限收益期如森林旅游資源林地和林木評估的年金資本化法和用于林地的林地期望價法。在森林旅游資源價值評估中,收益凈現值法主要用于經濟林林木資產評估。收獲現值法理論上可以用于任何年齡階段的林木資產評估,但實際應用中一般用于中齡林和近熟林的林木資產評估。年金資本化法主要用于地租收益穩定且明確的林地資產評估以及把林木和林地作為一個整體的異齡林永續經營前提下的資源資產評估。林地期望價法適用于同齡林林地資源資產價值的評估。
對森林旅游資源環境價值進行直接測算比較困難,因而對于不同的森林旅游資源環境功能應使用不同的定價方法。
4.2.1 機會成本法 是指在沒有市場價格的情況下,森林旅游資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棄的將其用于其他用途所獲得收益或損失來估算。在評估比如自然保護區、熱帶森林等沒有價格的資源時,可以采用機會成本法來評估價值。
4.2.2 替代市場評價法:是將沒有市場價格的森林旅游環境物品的價值通過替代物的市場價格來衡量的一種方法,主要包括內涵房地產價值法、工資差額法、旅行費用法等[2]。
4.2.3 條件評價法:是指通過采取市場調查的方式來對客源市場規模進行估計,并采用模擬市場技術,評價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特定的森林旅游資源所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額,從而來推導計算出森林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森林旅游的客源市場范圍越小,條件評價法的效果越好。
當以上各種方法仍然無法衡量森林旅游資源環境效益時,評估保護和避免森林旅游資源環境惡化造成的危害以及恢復已損害的森林旅游資源環境所需要的費用來作為其的價值。
防護支出法:是指為了防止森林旅游活動對森林旅游資源環境所造成的退化而準備將來使用的支出,以此來推斷現有的森林旅游資源環境的價值[3]。森林旅游資源環境的防護費可以采取“誰污染、誰治理”;也可以采取“誰污染,誰付費”[4];還可以采取受害者自行治理,而由污染者給予相應補償的方式。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通過設置實物賬戶和價值賬戶來進行的。
森林旅游資源實物賬戶可以通過編制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表來反映,如表1所示。

表1 森林旅游資源實物核算表
森林旅游資源價值賬戶按照會計核算制度設置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和損益賬戶等。
5.2.1 資產類賬戶
設置森林旅游資源資產賬戶的主要目的是對森林旅游資源資產所發生的增減變動的情況進行反映。增加森林旅游資源資產存量或者對森林旅游資源進行新開發時,計入該賬戶的借方;出現能夠替代現有的森林旅游資源的其他類型的旅游資源時,計入該賬戶的貸方。
森林旅游資源資產累計折耗賬戶是用來核算森林旅游活動中森林旅游生態資源的減少或降級,是森林旅游資源資產的備抵賬戶。當期按照會計制度核算要求的方法計算的或者需要相關部門核定的折耗額計入賬戶的貸方,而當因不同原因導致森林旅游資源資產減少時就需要相應地在賬戶借方進行轉銷。
設置在建森林旅游資源賬戶主要是用來核算培育森林旅游資源資產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開支。當森林旅游資源資產培育成熟后,就直接轉入到森林旅游資源資產賬戶。在培育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開支計入該賬戶的借方;培育成熟后將所有培育過程中發生的各項開支從貸方轉出到森林旅游資源資產賬戶中。
5.2.2 負債類賬戶
應付森林旅游資源補償費賬戶核算該森林旅游資源效用減少的補償額,貸方反映相關管理部門要求應該繳納的森林旅游資源環境的降級補償費,實際上繳時計入借方。
應付森林旅游環境保護費賬戶核算森林旅游環境環保費用的計算和繳納情況,貸方反映森林旅游資源環境遭到破壞時計算應該繳納而實際上尚未繳納的環保費用,借方反映實際繳納的森林旅游資源環境環保費用。
5.2.3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森林旅游資源實收資本核算取得投資者投入開發的森林旅游資源的成本。當取得投資者按照投資合同規定投入的森林旅游資源資產時,按照合同規定的公允價值計入該賬戶的貸方;當森林旅游資源資產并非由于損耗原因而造成價值的減少時計入該賬戶的借方。
森林旅游資源資本公積賬戶核算收到投資者投入的森林旅游資源的成本超出所占份額的投資部分,也就是溢價部分,計入該賬戶的貸方。
5.2.4 成本類賬戶
森林旅游資源耗減成本賬戶用來核算森林旅游開發活動中所產生的各項支出或者累計發生的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應計入本期的成本支出,借方反映森林旅游資源成本的發生額,期末將所有借方累計發生額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由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再相應地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沒有余額。
5.2.5 損益類賬戶
在森林旅游開發活動中所需要耗費的森林旅游資源的價值需要通過森林旅游資源費用賬戶來反映。在該賬戶下設置森林旅游資源耗減費用賬戶和森林旅游資源保護費用賬戶兩個明細賬戶,借方反映森林旅游開發所耗用的森林旅游資源價值和保護生態森林旅游資源發生的實際支出,期末該賬戶結轉后沒有余額。
開展森林旅游活動所獲得的各項森林旅游資源收益需要通過森林旅游資源收益賬戶來核算。當獲得各項森林旅游資源收益時計入該賬戶的貸方;期末將所有貸方累計發生額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沒有余額。
綜上所述,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的研究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但隨著生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森林旅游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森林旅游環境問題對森林旅游資源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通過進行森林旅游資源價值核算,可以使森林綠色核算被更多的人了解,從而促進能夠提供真實有效的森林旅游資源信息,促進國家綠色GDP的發展。
[1]吳強.礦產資源開發環境代價及實證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8.
[2]艾靜文,石惠春.環境經濟綜合核算的環境資源價值問題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7):161-165.
[3]王艷.區域環境價值核算的方法與應用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6.
[4]呂杰.土地資源環境價值核算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