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援春,蘇鳴,趙燕芬,付朝東
(廣東省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
鼓室成形術和乳突根治術聯合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可行性研究
何援春,蘇鳴,趙燕芬,付朝東
(廣東省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
目的研究鼓室成形術和乳突根治術聯合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選取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4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3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乳突根治術進行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鼓室成形術聯合乳突根治術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與對照患者外耳道的正常率分別為90.41%、20.55%,兩組結果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氣骨導差值總改善率分別為100.00%、71.2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4%和13.70%(P<0.05)。結論采用鼓室成形術和乳突根治術對膽脂瘤型中耳炎進行聯合治療,可以有效重建中耳結構,保留其功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鼓室成形術;乳突根治術;膽脂瘤中耳炎
膽脂瘤型中耳炎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該病對患者中耳結構及其周圍顱骨造成損傷,聽力出現障礙[1-2]。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引進,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術被廣泛用在膽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療中。本研究對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乳突根治聯合鼓室成形術進行治療,并與單純采用乳突根治術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46例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3例。其中觀察組男38例,女35例,年齡(63.4± 3.5)歲,病程(5.1±2.2)年;對照組男39例,女34例,年齡(62.7±2.8)歲,病程(4.7±1.9)年。以上患者均采用CT、耳鏡、MRI及聽覺功能檢測進行確診為膽脂瘤型中耳炎,病變部位包括乳突、上鼓室、鼓竇,排除伴有其他耳源性并發癥患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對并發癥的治療,對基礎疾病的對癥治療。觀察組采用鼓室成形術與乳突根治術聯合治療。患者采用局麻或者全麻下進行治療,于患者做耳后切口或耳內做切口,并于耳后乳突區取骨膜備用。用顯微鏡對患者乳突的狀態進行觀察,確保將病變組織徹底清除,磨除骨性外耳道后壁,充分開放鼓室、乳突及鼓竇,清除中耳內的全部病灶,根據患者的病變情況剪去錘骨頭。對術腔采用抗生素藥液反復沖洗,然后采用激素浸泡。根據患者聽骨損失的程度對聽骨鏈進行重建,則鼓室成形術完成。采用術前備好的耳屏軟骨填充上鼓室,然后將適量明膠海綿小球置入到鼓室內以進行壓迫成形,將備用的骨膜植入,用明膠海棉和碘仿紗布對術腔填塞,包敷外耳。于術后2周取出明膠海綿與碘仿紗條,叮囑患者完全干耳前定期復診。對照組單純采用乳突根治術,手術方法與術后處理與觀察組相同。
1.3 療效評價標準采用耳道注水法對術后患者的外耳道形態變化進行評價:(1)正常:注水量少于1.0 mL;(2)小腔:注水量在1.0~2.0 mL;(3)中腔:注水量在2.1~3.4 mL;(4)大腔:注水量超過3.4 mL。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8.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外耳道形態比較觀察組與對照患者外耳道的正常率分別為90.41%、20.55%,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外耳道形態對比
2.2 兩組氣骨導差值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氣骨導差值總改善率分別為100.00%、71.23%,兩組結果相比較,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4%,包括1例鼓索神經損傷、1例外耳道狹窄;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3.70%,包括5例神經性耳聾、5例繼發性感染,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人們不健康用耳方式增多,導致膽脂瘤型中耳炎發病率逐漸上升,給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嚴重者會出現失聰,因此膽脂瘤型中耳炎已經成為耳鼻喉科醫生重視的一個熱點問題[3-4]。對于此類患者給予早期的確診以及有效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手術治療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雖然能清除病灶,但是術后患者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術后會有聽力下降情況出現。隨著鼓室成形術和乳突根治術在近幾年的不斷發展,選擇進行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術聯合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患者越來越多[5-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外耳道的正常率分別為90.41%、20.5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氣骨導差值總改善率分別為100.00%、71.2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乳突根治聯合鼓室成形術能顯著改善患者的外耳道形狀,有助于幫助聽力恢復。乳突根治術通過耳后切口,暴露面神經隱窩以及聽小骨等隱蔽的病變位置,手術操作方便,保證了清除病灶的有效性,又能有效避免術中發生錯誤[2,7]。鼓室成形術通過對耳后骨膜進行修補,必要時使用其他材料修補,有效預防上鼓室塌陷,減少外耳道塌陷的概率[3,8]。此外,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4%、13.7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乳突根治與鼓室成形術是科學、有效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治療技術,減少并發癥發生,治療過程中患者無需承受較大創傷以及痛苦[9-10]。

表2 兩組患者氣骨導差值總改善率對比
綜上所述,采用鼓室成形術和乳突根治術對膽脂瘤型中耳炎進行聯合治療,可以有效重建中耳結構,保留其功能,明顯提高患者的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許杰,邵莉莉,王偉.鼓室成形術聯合乳突根治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32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2(24):5586-5587.
[2]朱忠壽,魏日富,蔡燦輝,等.軟組織耳道后壁重建并鼓室成形術治療中耳膽脂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4,24(22):62-65.
[3]麥周生,達瑞,周仲偉.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 13(5):387-389.
[4]白艷霞,王林古,陳陽靜,等.中耳乳突根治手術后鼓室病灶清理治療方法的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4):318-320.
[5]李彩云,吳旋,陳錫輝.開放性乳突根治術及乳突削減術治療兒童中耳膽脂瘤[J].廣東醫學,2014,35(15):2345-2347.
[6]馮立人,王孟東,顧建森,等.開放式乳突根治術加Ⅲa型鼓室成形術治療中耳炎療效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29(2):206-208.
[7]翟錦明,馬釗恩,陳觀貴,等.開放式乳突根治術并Ⅲa型鼓室成形術治療膽脂瘤中耳炎的臨床研究[J].新醫學,2013,44 (4):262-265.
[8]王海濤.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3):77.
[9]李峰.乳突根治聯合開放式鼓室成形術治療膽脂瘤中耳炎的療效[J].當代醫學,2013,19(13):4-5.
[10]楊田福,林浩然,梁華鋒.耳內鏡手術治療慢性化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的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4):76-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