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艷
(朝陽市第二醫院急診科,遼寧朝陽1220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術期護理分析
張孝艷
(朝陽市第二醫院急診科,遼寧朝陽122000)
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圍術期護理。方法選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7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給予圍術期精心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低于對照組的27.03%,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推廣價值較高。
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術期
急性心肌梗死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癥,對患者生命威脅較大,為急診常見死亡原因之一[1],當前常規治療方法為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是由于該病癥較易出現術中及術后并發癥,需加強圍術期護理。本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圍術期精細護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朝陽市第二醫院急診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均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32~73歲,其中前壁心急梗死者9例,下壁心肌梗死者7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4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者11例,其他類型心肌梗死者6例;觀察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齡31~74歲,其中前壁心肌梗死者11例,下壁心肌梗死者8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4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者10例,其他類型心肌梗死者5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于術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并依照患者血壓、胸痛等具體情況給予多巴胺、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藥物,盡快送入導管室行介入治療,于術后送至重癥病房,加強護理及心電監護。
1.2.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圍術期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精心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入院急診護理:備齊各項搶救藥品及器械,遵醫囑準確執行各項搶救工作;及時給予鼻導管或者是鼻塞吸氧,以此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狀態。(2)術前護理:及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關心和安慰,同時簡要介紹手術相關事宜及注意事項等,按照標準化流程開展術前準備工作,送入導管室。(3)術中護理:確保各項搶救藥品及器械等應急備用狀態,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根據患者心理特點及精神狀況采用適宜的交流,詢問患者身體不適狀況;設立專人進行嚴密心電監護和動脈壓力監測;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造影劑不良反應,記錄用量,若出現異常狀況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予處理。(4)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壓及體溫變化,對患者術側肢體進行制動,取舒適位休息,查看黏膜、皮膚、切口等有無穿刺或血腫現象,于術后4~6 h患者病情穩定可進行拔管處理,并加壓包扎;觀察患者雙側肢體動脈搏動情況,同時觀察記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情況;遵循少食多餐原則,以高維生素、低鹽低脂、產氣量少的清淡飲食為主;患者身體狀況允許情況下應叮囑其多飲水,以便術中使用的造影劑能快速自尿道排出,便秘情況下可遵醫囑給予適量緩瀉劑;術后進行健康教育,健康飲食、戒煙酒、遵醫服藥并進行定期檢查。
1.3 觀察指標[2]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及日常活動能力4個方面各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此次研究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觀察組患者術中發生惡性心率失常2例,因心率過緩安裝臨時起搏器患者1例,術后穿刺處血腫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對照組患者術中發生惡性心率失常3例,迷走神經反射2例,術后穿刺處血腫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7.03%,且出現心源性休克搶救無效死亡1例。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日常活動能力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x±s)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當前臨床治療心肌梗死最為有效的措施[3],其能夠有效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近期及遠期預后。但不可否認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心血管危急重癥,在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治療風險[4],需要在患者入院急診時、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的緊密配合并給予密切的病情觀察,才能有效確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及護理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7.03%,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對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圍術期精心護理效果顯著,不僅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1]高潤霖.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循環雜志,2011,16(6):407-408.
[2]方紅艷.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再灌住心律失常的護理[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3,19(1):106-107.
[3]陶金.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8(3):700-701.
[4]張念.急診PCI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8):1695-16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