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勝英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心理干預在老年性鼻出血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廖勝英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在老年性鼻出血患者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老年性鼻出血患者125例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n=62)與觀察組(n=63)。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對癥護理但不給予心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率、再出血率以及治療依從度、護理滿意度等具體指標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血壓控制率(95.2%)、治療依從度(96.8%)以及護理滿意度(95.2%)均高于對照組,同時其鼻部再出血率(28.6%)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及護理滿意度,同時有助于患者控制血壓而降低其鼻部再出血率,值得臨床推廣。
心理干預;老年性鼻出血;治療依從度;護理滿意度
鼻出血是當前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耳鼻喉科疾病類型,而老年性鼻出血則主要指的是病發于老年性群體的鼻出血患者,其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復發性、范圍性等特點,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乃至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不利影響[1]。而大部分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由于長期治療導致自身出現焦躁、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患者治療康復造成更不利的影響[2]。本次研究將探討心理干預在老年性鼻出血患者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治療的老年性鼻出血患者125例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n=62)與觀察組(n=63)。觀察組患者中男39例,女24例,年齡60~89歲,平均(70.2±4.5)歲,病程2~14年,平均(5.2±2.1)年,每次出血量10~100 mL,平均(42.2±12.5)mL,本組患者鼻科疾病包括單純鼻中隔偏曲15例、鼻中隔骨嵴出血19例、鼻黏膜糜爛17例、鼻血管明顯擴張1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女25例,年齡60~90歲,平均(70.5±4.6)歲,病程2~15年,平均(5.2±2.1)年,每次出血量10~95 mL,平均(40.8± 11.6)mL,本組患者鼻科疾病包括單純鼻中隔偏曲16例、鼻中隔骨嵴出血19例、鼻黏膜糜爛17例、鼻血管明顯擴張10例。將兩組患者上述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其在性別、年齡、病程、每次鼻出血量乃至鼻部疾病類型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鼻內鏡下激光器止血治療,有必要者在治療結束后給予鼻腔填塞止血治療,同時患者還給予常規止血藥物以及對癥支持治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除心理干預以外的基礎護理措施,具體包括病情觀察、鼻腔護理、體位護理、飲食干預、用藥指導、出院指導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在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護理人員在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入院后就應該立即上前接待患者,詢問家屬患者具體病情、發展并全面了解患者過往病史、當前癥狀、過敏介質等生理狀況,通過言語交流、眼神交流等方式了解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患者心理狀態給予是否焦慮、是否憂愁、是否害怕等具體的評價,進而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醫患交流關系。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治療之前、治療過程中均加強對心理干預的應用,在患者開始治療前吸引其注意力以獲取患者更多的社會背景、人文經歷等信息,通過講述患者感興趣的信息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指導患者在具體治療過程中的各項操作、流程以及步驟,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注意創建輕松的醫患關系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提升患者醫療護理標準以增強患者信心;
(2)聯合家屬更多的支持: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之前應該聯合患者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用藥禁忌、生活脾氣、工作背景、日常作息等內容,同時要求患者家屬在老年性鼻出血患者治療前、治療中都給予積極的鼓勵以及安慰,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變化,針對患者的焦慮、憂愁狀態進行鼓勵與引導,結合患者的生活信息賦予其更多的希望與堅持。護理人員可以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精神暗示以及自我控制等方法,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控制內心不良情緒,與家屬一起更加全面、積極的完成治療。
(3)加強健康宣教的應用: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之前必須向其告知本次手術治療的安全性、目的以及預后措施、注意事項等內容,使老年性患者能夠理解本次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具體流程、步驟以及目的,同時向患者講解其自身病情的發展階段、誘發因素以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自身體質、病情、治療均有全面清晰的治療,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面對治療。1.3觀察指標[3-4]測定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率、再出血率以及治療依從度、護理滿意度等具體指標的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8.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壓控制率、治療依從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同時其鼻部再出血率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率等指標對比
老年性鼻出血患者首先于自身年齡、體質的變化而經常攜帶有高血壓、高血糖等不利癥狀,嚴重者甚至攜帶有動脈硬化等疾病,其身體存在血管彈性較差、鼻血難以自我停止等現象[5]。更有甚者,老年性鼻出血還具有反復出血、治療周期漫長等特點,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憂郁等多種不良情緒,導致患者內心壓力、波動極大,以往傳統的鼻腔填塞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必須要給予患者更加全面的藥物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必要時應該給予手術治療[6-7]。
鼻內鏡下激光器止血治療是當前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鼻出血治療方法,其相較于傳統的鼻腔填塞治療能有效治療患者鼻出血的深層原因,例如鼻黏膜糜爛、血管擴張等諸多癥狀,杜絕患者后續鼻出血的再發率[8]。而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心理干預,通過良好的醫患關系、更多的家屬支持、健康宣教的應用等諸多措施使患者能夠理性的認識到自身病情、體質、治療、禁忌等諸多內容,同時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治療過程中的諸多需要,避免由于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緒造成的患者治療不夠順利現象。護理人員在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該全面清晰的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情況,通過其過往生活、手術病史來了解其體質脆弱與否,進而制定更加適合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的心理干預計劃。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也應該保持寬容、忍耐、細致的態度,確保護理內容的全面性。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血壓控制率等諸多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心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及護理滿意度,同時有助于患者控制血壓而降低其鼻部再出血率,值得臨床推廣。
[1]趙學林.心理干預在老年性鼻出血治療中的作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5,6(37):58-59.
[2]王琴,趙紅燕,紀曉雪,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伴重癥鼻出血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48-49.
[3]江燕.老年人頑固性鼻出血潛在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J].環球中醫藥,2013,6(S1):211-212.
[4]張瑞芝.老年高血壓鼻出血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9):178-179.
[5]歐陽美芳.老年性鼻出血25例的護理體會[J].臨床醫學與護理研究,2013,12(2):64-65.
[6]杜青艷,賈淑艷,王銀玉,等.老年性鼻出血患者的護理[J].當代醫學,2011,17(15):121-122.
[7]單瑞英.老年性鼻出血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A):182-183.
[8]姜潔.探討創傷性鼻出血的相關治療及心理干預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3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