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通過辛勤勞動得到的。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習近平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要繼續鞏固,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
“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打牢精準扶貧基礎,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做實做細,實現動態調整。要提高扶貧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突出產業扶貧,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
李克強
國務院總理
“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開發,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強化資金和項目監管。創新扶貧協作機制,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汪洋
國務院副總理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
“要深化精準扶貧,落實好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完善貧困戶動態管理制度,切實做到因戶因人施策。要瞄準貧困問題最突出的區域、群體和環節,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要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大產業、就業扶貧力度,培育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做好社保兜底,防止因災因病返貧。”
韓長斌
農業部部長
“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脫貧為出發點,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做大扶貧產業,確保貧困群眾受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都要求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劉永富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必須尊重規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推動產業扶貧由‘自發帶動向‘自覺帶動轉變。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經營能人等新型經營主體對貧困戶的帶動作用,自覺把貧困戶深度嵌入到產業發展的鏈條中去,通過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使貧困戶參與、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
婁勤儉
中共陜西省委書記
陜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一組長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化宗旨和使命意識,切實增強抓好脫貧攻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認真落實‘六個精準
‘八個一批要求,以系統化思維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既注重分類指導,加強銜接配套、明確主攻方向、培育主導產業,又順應發展規律,從‘四化同步實際和群眾需求出發,推進易地搬遷、產業扶貧等工作。”
胡和平
陜西省省長
陜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
“脫貧致富還是要靠產業,對農民而言,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非常重要。現在,蘋果產業已成為陜西省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小蘋果大事業,蘋果種植是陜西的一個大產業,目前陜西的蘋果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萬畝,每年蘋果產量達1000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一,約占全國蘋果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如今,蘋果產業已幫助大量貧困農民實現脫貧,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
毛萬春
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
陜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
“要聚焦追趕超越目標,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精氣神,強化規劃引領和產業融合,突出大水大綠、全域治理、文化特色,大力發展苗木花卉、旅游、文化三大產業,堅決打好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市場環境提升三場攻堅戰,努力在全省作出示范。”
馮新柱
陜西省副省長
陜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
“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積極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促進貧困戶增收。支持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市場主體采取直接幫扶、股份合作、資產收益等多種形式與貧困農戶建立產業發展利益連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