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烏市作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外貿依存度較高,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影響到了傳統外貿的生存。通過分析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對當前經濟形勢下,特別是義烏市提出打造跨境電子商務之都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有價值的分析,并就跨境電子商務對義烏主導產業的選擇進行分析,提出義烏市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主導產業;義烏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5-0110-03
[作者簡介]龔文龍(1981-),男,講師, 碩士,研究方向:跨境電商、產業經濟。
[基金項目]2017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跨境電商環境下義烏主導產業選擇研究”(項目編號:Z2017003)研究結果。
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如火如荼,相關研究成果也較為豐碩,然而對近兩年興起的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卻較少。義烏市作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出口,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影響到了傳統外貿的生存。一方面,義烏市政府已經意識到了跨境電子商務帶給義烏市的機遇與挑戰,隨著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逐步深入,義烏市政府提出打造跨境電子商務之都的目標;另一方面,隨著義烏經濟轉型升級,當地外貿方式也亟待轉變,同時外貿企業也需要新的業務增長點,而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必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一把“金鑰匙”。最近幾年的經濟統計數據表明,義烏市已經進入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期,而打造這把“金鑰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加強引導,促使企業主動積極參與。本文以此為背景,研究義烏市應該如何應對這次跨境電子商務浪潮,抓住機遇,選擇出順應潮流的主導產業,為義烏市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對策參考。
一、研究現狀
主導產業的選擇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一直以來都是宏觀經濟學研究者熱衷的話題,也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理論基石。然而對于跨境電子商務與經濟轉型關系的研究還比較少,現有研究多是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對于某個行業的影響。王國才(2003)從多式聯運的角度對國際物流運作進行了探析。楊子剛等(2007)指出雖然傳統的國際物流可以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起到參考價值,但是脫離了電商的特性。陳劍玲(2012)從解決消費者爭議的角度對跨境電子商務進行了一些研究。王外連等(2013)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其發展優勢和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楊堅爭(2014)通過問卷調研獲得數據資料,分析了中國不同規模企業在跨境交易中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嘗試為企業、政府、國家提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應用水平的意見。陳曄(2015) 通過對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外貿的比較,分析其在中小外貿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為中小外貿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思路。孫兆洋等(2015)提出應盡快推出“國際電子商務平臺聯盟 + 優質制造商國際標準 + 權威國際互認”模式。從頂層設計上提高中國電子商務的國際領導地位、爭奪國際標準話語權,積極推動中國優質制造商的認證,從而為推動優質中國制造的品牌價值,重塑中國制造的新形象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一)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據阿里研究院統計,義烏市內貿網商密度位居全國第一,外貿網商密度居全國第二。全市在各類平臺的電商賬戶超25萬戶,其中內貿網商賬戶數達14萬,外貿網商賬戶數達11萬。
2012年以來,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快速增長,2012—2015年分別為505億元、351億元、433億元和582億元。2016年上半年實現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298億元。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在全國首次實現同一條流水線上對不同監管模式的整合,開辟浙中國際郵件進出口新通道,目前日均出口量達15萬票,出境目的國覆蓋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國際郵政包裹平均提速153天。探索建設跨境物流專業集聚區,打造高橋村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村。依托地理優勢,房屋統一租賃,集聚50家跨境物流企業,形成物流價格“洼地”,進而吸引跨境賣家集聚義烏。全市現有海外倉17家,面積達5萬平方米,其中8家獲批開展省級公共海外倉建設試點;幸福里、新紀元、網商創業園等3家園區獲批成為省級跨境電商園區建設試點。同時,義烏市獲批成為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示范區、浙江省小商品產業集群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試點。
(二)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地方專業支撐平臺。雖然目前義烏跨境電商貿易市場巨大,卻沒有一家較為成型的體現區域特色的專業支撐平臺。“義烏購”雖是政府主導開發一個地方專業支撐平臺,可是從目前的交易情況來看,“義烏購”的交易仍舊是以內銷為主,跨境交易功能有待進一步加強。
2物流瓶頸效應明顯,相關政策沒有落地。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當前存在的物流瓶頸主要體現在: 一是物流距離相對較長;二是物流過程相對復雜,產品從賣家出發,要先做出口報檢報關,然后走海運或者空運,海運動輒幾十天,空運速度快,但是運費高,再做進口報檢報關,之后才能送到國外消費者手中;三是部分國家扶持政策沒有落地。雖然已經出臺檢驗、收結匯、稅收等 6 項政策來扶持 B2C 跨境零售電商,不過從交易情況來看,一些政策目前還是沒有真正落地實施。
3中高級人才短缺,而且流失嚴重。義烏市當前中高級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十分短缺,而且流失嚴重。原因為,一是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當下新興的行業,長三角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視該行業的發展,人才高地的“聚集效應”非常明顯,因此大部分中高級人才都去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二是義烏市商業氛圍濃厚,商品資源豐富,因此很多在企業成長起來的中高級人才離開公司自己創業;三是義烏市當前外貿網店眾多,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存在嚴重的相互挖人才現象,人才流動非常頻繁。這些因素一方面阻礙了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成長為中高級人才,另一方面導致大部分中高級人才流失。
三、跨境電商背景下義烏主導產業選擇分析
(一)主導產業選擇的意義
主導產業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產值占有一定的比重,采用先進的技術、產業關聯度較高、產業增長率高,對其他產業和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的產業。它可以是一個具體的產業或部門,但往往表現為由多個緊密聯系的具體產業組成的產業群。因此,選擇合適的主導產業對義烏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有利于找到在跨境電商環境下義烏市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為經濟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其次,有利于優化義烏市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第三,主導產業的選擇強調關聯效應,包括前向、后向和旁側效應。通過三個方面影響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健康運行。
(二)跨境電商環境下義烏市主導產業選擇
2016年義烏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81億元,增長7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20:361:619調整為20:344:636,第三產業比重比2015年提高17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義烏市全年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1770億元,增長171%。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2295億元,增長50%。其中,出口22016億元,增長47%;進口279億元,增長246%。電子商務交易額是GDP的158倍,進出口總額則達到了近2倍。
上述數據說明義烏市的電商和外貿發展十分繁榮,是義烏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這與目前義烏市確定的紡織服裝服飾業、紡織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其他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八大主導行業產生了一些矛盾。義烏市應該針對電商和外貿行業的發展適當調整主導產業,如加入與電商相關度較高的物流倉儲、軟件信息、移動互聯等產業,一方面可以促進義烏市的電商和外貿更好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優化義烏市產業結構,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三)跨境電商環境下義烏市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建議
1政府引導、行業帶動,促進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首先,完善外貿行業發展規范,鼓勵涉足跨境電子商務領域。目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仍不規范,首先應完善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規范,由跨境電商代表組成行業協會,制定標準的行業行為規范,形成有序的市場秩序,規范該新興行業的發展。同時,應建立健全制約與監督機制,通過完善的監督體系,避免跨境電商之間出現惡性競爭,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其次,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涉及的行業和部門很多,但最核心的是交易電子化,這就要求交易過程需要絕對的安全和可靠。因此,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一方面可以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信息安全產業本身也是高新技術產業,行業的發展有助于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第三,組建M2B2C的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義烏擁有世界聞名的小商品市場,目前超過2/3的商品銷往境外,然而大部分還是以傳統貿易為主。因此義烏應該抓住這次機遇,鼓勵和培養小商品生產企業和商家運用電子商務模式去開展貿易。該模式可以為制造企業壓縮中間流通環節,引導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
2建立政府—學校—園區—企業多維度人才培訓體系。首先,建立分層次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可以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初級只要熟練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操作,中級則還需通曉外貿知識和商務禮儀等,高級需要把握跨境電子商務全局,為企業的發展方向把脈。因此,不同層次的人才需要不同層次的培訓,義烏市應為不同的需求群體進行不同層級的培訓,并進行跟蹤,隨時為其提供更高層級的服務。其次,政校區企協同,共同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培訓。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圓滿完成。第三,組建高水平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師資團隊。教師的素質決定教學質量和效果。社會培訓機構中承擔初級人才培訓的教師除了要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知識技能外,還必須要有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工作經驗,才能勝任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劍力,雷瑛.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路與著力點——以河南省為例[J].學習論壇,2015(8):36-39.
[2]武建偉,李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問題和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9):124.
[3]陳劍玲.論消費者跨境電子商務爭議的解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54-156.
[4]王外連等.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9):23-24.
[5]龔文龍.義烏市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研究[J].商業經濟,2017(4):89-91.
[6]嚴厚雁.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0):35-36.
(責任編輯: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