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清
【關鍵詞】 互動反饋;英語寫作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72—01
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學習和英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檢驗對所學語言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一、互動反饋教學的實踐意義
我國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提出教學應遵循反饋調節原則,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從教與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便了解教與學的情況,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反饋調節原則要求教師要善于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地獲得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反饋信息,要對獲得的反饋信息及時評價,并對教學活動作出恰當調節,要培養學生自我反饋調節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課堂信息反饋只重視知識反饋,忽視情感、智力反饋,反饋具有滯后性,只關注終結性考試,沒有起到對教學過程的診斷與調控的作用,學生被動地接受反饋,常規的教學設計中以假想對象為主體,忽視學生真實的學習體驗。在教學運用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注重立足實際,科學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及時對學生給予引導,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把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給學生創造一個互動空間,在教學中讓同學們共同參與、參考、協作和共同解決問題。
二、互動反饋教學實驗描述
為更好地運用互動反饋教學,筆者從2015年秋季開始在學校開展教學實驗。實驗開始前,依據教務處提供的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和前測有關數據,確定了A、B各兩個實驗班和對照班,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學生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并向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互動反饋教學及學習策略運用選擇的培訓輔導。通過教學實驗,創建了互動反饋教學的基本程序,即:第一步對學生進行反饋定義及內容培訓;第二步,學生作文練習;第三步,教師對作文進行評分、改錯及給出評語;第四步,以小組為單位按照同伴反饋表要求填寫反饋意見;第五步,結合教師反饋評分及同伴反饋評分選出示范作文進行反饋示范;第六步,反饋示范之后進行反饋練習。學生摘抄教師糾錯和評語的內容及同伴反饋表中的反饋意見和語法反饋內容,仿照同伴反饋示范把作文再重寫一遍。
三、教學實驗成果分析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成為互動反饋的新載體
由于實驗學校生源質量一般,學生英語寫作基礎普遍較弱,對原有教材顯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而實驗材料則能夠緊貼學生實際,降低起點和難度,注重基礎訓練,更關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渡和適應環節,使得寫作訓練變得更加合理和完整,這些都得到了實驗班師生的普遍認可。教師不僅喜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明顯提高,學生更是被寫作練習新穎的選材和形式所深深吸引。
(二)找準學生的思維的生長點是互動反饋的前提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互動反饋教學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學情分析,科學了解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及學習成績,尋找到學生思維的生長點,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結合教師給予的反饋意見,進行差異化指導,對學生的英語寫作給予幫助及提高。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班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班,且在實驗班內部低水平者進步最大。
(三)同伴反饋對學生英語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實驗中的同伴反饋包含同伴反饋的培訓,對同伴作文進行內容和語法層面的兩次反饋,對作文進行兩次改寫以及接受教師對終稿的打分和評語。實驗表明,通過同伴反饋,學生在英語寫作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復雜性三個方面都表現出顯著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是寫作與學習本身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因此同伴反饋就很好地體現出其理論方面的優勢,同伴反饋使同伴相互合作參與到相互反饋的交際活動中去,為學習者創造了一個真實的交際學習的社會化語境。此外,與教師為學生糾錯相比,同伴之間相互糾錯可以使學生受益更多。二是同伴反饋節約了教師的時間。
互動反饋教學的重點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糾錯,寫作是學生習得的,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去,互動反饋使創作者增強了“讀者”意識,在對同伴作文草稿批判性的閱讀的同時,更多地了解了關于撰寫作文和修改作文的相關知識,從而實現了全體學生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互反饋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GS(2015) GHB 0963﹞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