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賓
父親退休多年了,可他老是閑不下來,非得找點事來做。這不,父親一邊在區老年大學上課,一邊搗鼓起剛買來的智能手機。
夏天的時候,父親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可他扶了一下老花鏡,仍弓腰捧著手機研究著。“快來人,我有新問題,我收藏的東西怎么跑掉了呢?”父親忽然提高著嗓門直嚷嚷。“爺爺我來幫你,我把你教會了,你給我買件好看的舞蹈衫行不?”兒子蹦蹦跳跳地來到父親跟前,還提出了要求。“別說買件舞蹈衫,就是買輛跑車,爺爺也同意。”父親把答應兒子的話說得特響亮。就這樣,父親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和摸索中,費了好大勁兒,終于掌握了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
誰也想不到,會用智能手機之后,愛動腦的父親一期期地開始編發手機報,并將手機報通過短信發給小區里的老人們。這些老人收到后,有的眼神不好,就讓家人一字一句地念給他們聽。他們都說父親編發的手機報實用又貼近生活,對老年人健康很有益,因此常來家里向父親學習和相互交流,我們家天天像趕集一樣熱鬧。
父親的第一期手機報,是生活中要注意的養生健康類知識,比如《老年人吃蝦皮補鈣要慎重》《早餐喝豆漿要注意九點》《老年人晚上睡不著怎么辦》《吃素要警惕八個常見誤區》《白色食物養生去秋燥》等。
父親的第二期手機報又發出去了,這期手機報是小區里一個“五好”家庭開展“家庭慎言”學習活動的簡訊。父親覺得這對家庭教育和傳遞正能量很有借鑒意義。
為把這期手機報寫得更生動,父親像個小記者,專門到這家進行了采訪,并詢問了諸多具體細節。經過面對面采訪,父親在手機報中寫道:“這個‘五好家庭四世同堂,有年過九旬的老人,有蹣跚學步的小娃娃,還有國家干部、人民教師、光榮的退伍戰士和在崗工人。在每月舉辦一次的家庭慎言學習會上,他們一起學習古代《慎言集訓》。他們還向家人立‘說話萬不可不知輕重,更不能無禮中傷攻擊別人的規矩,也互相提醒不可低三下四,做事和說話不要有失尊嚴。每次學習結束時,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把學習心得寫在家庭慎言薄上。在實際行動中,他們還相互監督,多做好事和公益事業。”
父親的這期手機報發出后,這個“五好”家庭的典型事跡,在小區和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們家建立了“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群。大哥在南方工作,侄子在西部邊疆當兵,外甥女在外地上大學,通過家庭微信,父親的手機報都能及時傳到每個家庭成員中。父親還根據每個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編發手機報,讓我們做個有骨氣、正直的人。
父親的手機報,像一束束陽光,照進小區里、單位里,還照進社會團體和在校學生的心目中,他們在正能量的傳遞中,越發振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