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蘇惠芳
質量時代 標準領航
文/本刊記者 蘇惠芳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調研考察法士特
2016年,全面深化標準化改革、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創新開展“標準化提升年”。經過幾代標準化工作者的接續奮斗,全省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業、工業、服務業標準化工作總體位居西部前列,農業標準化、國際標準化、家政服務標準化等部分重點工作進入全國前列,旅游演藝、產后母嬰護理服務標準化等創新工作填補國家空白。特別是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通訊設備等領域一批“陜西標準”強勢崛起,為引領產業走出陜西、走向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年,“陜西標準”始終以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目標,以全省各行業各領域標準化需求為導向,扎實推進優勢、重點及特色產業的標準化服務,有效助推了陜西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標準化工作的顯示度和社會認知度不斷提升。
這一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數量列為“十三五”陜西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取得的突出成果;首次將標準列為陜西創新發展的突出優勢之一。這展現出標準化推動陜西經濟社會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彰顯出陜西省委、省政府對著力發揮標準引領和支撐作用的重視程度。
這一年,不斷拓展標準化技術服務地域邊界,創新構筑“標準化+”服務新機制,在公共服務、裝備制造、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諸多方面充分發揮了標準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引領和助推作用,為全省追趕超越提供了可靠的標準化保障和支撐。
這一年,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中心工作,針對標準化工作短板,形成了“標準化提升年”實施的標準化10大工程、30項重點任務。以促使標準服務陜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保障作用不斷增強,標準支撐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充分顯現。
這一年,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為多處“美麗鄉村”試點村(鎮)建設提供標準化管理機制構建、標準體系設計、標準規范研制等方面的技術支撐,為陜西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提供了全面的規范和引領。在合陽縣新池鎮南溝村等26個行政村開展試點。
這一年,以《長恨歌》演藝為基礎,研究制定發布了《實景演出服務規范》3項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家旅游演藝行業標準的空白,并成立了全國唯一一個省級旅游演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實現了標準引領旅游演藝產業發展。
這一年,編制《家政服務指南居家養老》、《家政服務指南母嬰照料》、《家政服務指南育嬰》、《家政服務指南搬家》等首套家政服務行業的地方標準,全面的規范了家政行業的各種經營與管理行為,為家政服務行業提供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意義的家政服務操作規范,為規范行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率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標準化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延長石油 能源化工標準化

標準引領裝備制造轉型升級
標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人類社會每一次科技革命,都離不開標準的巨大飛躍。如今,全球計算機和通訊技術標準,每三個月就要更新升級一次。云計算標準、大數據標準、3D打印標準正加速改變著未來我們的生活,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注入了不竭動力。
截至2016年底,陜西企事業單位主導制定工業領域國際標準8項,位居全國第五位;承擔國際標委會3個,位居全國第5位;承擔國家標委會18個,位居全國第4位;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137家,位居全國第12位;940家企業通過國家企業標準自我公開聲明平臺公開5134項企業標準,涵蓋11496種產品,位居西部第2位。
在裝備制造、能源化工、通訊設備等領域,一批“陜西標準”強勢崛起。用標準引領陜北能源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陜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2017年,將大力開展軍標轉民標工作,要組織成立陜西省航空工業軍民融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研究確定陜西省航空工業軍民融合標準化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精密機械儀器

截至2016年底,陜西累計建設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55個,位居全國第7位;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15周年、20周年成果展覽均在陜西舉辦;楊凌現代農業科研和標準化種植、養殖技術推廣位居全國前列;陜西蘋果、獼猴桃等優勢特色果品通過標準化種植,其種植規模、優果率、產值、品牌知名度都實現了大幅提升,已成為陜西對外經貿合作的一張“名片”。
美麗中國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在鄉村,2016年,陜西加快推進第一批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建設,研究確定陜西省平利縣開展新型城鎮建設標準化試點。大荔縣城關街道辦暢家村等2個試點行政村被評選為國家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項目。結合試點經驗組織編制了《美麗鄉村建設規范地方標準釋疑》、《標準中的美麗鄉村》等學習手冊。在楊凌“農高會”上,組織發布了“矮砧蘋果標準綜合體”等15項農業地方標準,引起社會各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順利完成了國家第八批17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和2個示范縣,省級第六批21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考核驗收工作。
經過多年發展,標準化工作已經從傳統的工業標準化逐步擴展到農業、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在積極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為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提供了更大便利。
服務業是三次產業發展最大潛力所在。加快發展服務業,標準化正在助其“加碼”提速。截至2016年底,陜西有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單位2個,位居全國第7位;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24個,位居全國第9位;省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56個,位居全國第11位;華清宮主導制定了全國旅游演藝行業首批3項國家標準;發布了全國首項產后母嬰護理服務行業地方標準,產后母嬰護理服務機構達到127家,數量已位居全國第1。
通過開展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全省重點服務行業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政務大廳標準化建設讓百姓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物業服務標準化建設讓百姓享受到更加安全舒適的居住服務,家政服務標準化建設讓百姓享受到更加規范個性的家庭服務。

物業服務標準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講“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边@是對標準與質量內在邏輯關系的深刻闡述。追求品質生活,服務三秦百姓,標準必須先行。陜西省質監局在全社會更加廣泛深入地宣傳普及標準化知識,加強標準制定、實施、監督和持續改進,努力營造出“人人重視標準、人人關心標準、人人使用標準、人人享受標準”的濃厚氛圍,百姓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實施質量強國、質量強省戰略其本質是創新,核心是標準,這就要求更好地發揮標準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用先進標準固化創新成果,用技術創新推動標準升級。各級標準化工作者要拿出“跳起來摘桃子”的勇氣和魄力,才能在質量為王的時代,讓標準引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