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 靜
發揮計量支撐 服務陜西發展
文/本刊記者 張 靜

檢定人員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檢測紅外測溫儀
當今社會,計量與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到最尖端的科學和高新技術,計量時時刻刻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任何科技進步、工業生產、商品交易、醫療診斷、環境保護都不可能沒有計量的支撐??梢哉f,沒有計量,寸步難行。
計量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對此都很陌生。有人說計量像空氣,摸不著看不見,但它卻始終存在,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可或缺;計量又像水一樣,實際生活當中每天我們都在和它打交道,卻很少知道水的化學名稱是H20。您可能會去商場買黃金珠寶,卻不知黃金重量的測定就是計量;火箭升空的成與敗,其中所涉及的每一個精確的數字都來源于計量,如此等等。
計量涉及你我。從古代的“結繩記事”、“曹沖稱象”,到如今,小到家用水電氣表、出租車計價器、醫療設備中的血壓血糖溫度計,大到科技、國防、火箭升空等領域,都與計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計量工作已經深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入到每個老百姓的身邊。
陜西省省長胡和平在2016年召開的“計量促進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講到,“計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歷史,計量統一標準的發源地就在陜西”。
陜西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戰略要求,著眼于追趕超越的目標,進一步努力推進全省各項事業的發展,而其中很多工作都離不開計量的互信互認。陜西的計量工作正以專注于經濟社會發展、專注于產業調整需要、專注于民生需求,在質量引領的時代,形成了廣而深的追趕超越新格局。
多年來,陜西省質監局著眼全局,強基礎、提能力、重監管,讓計量工作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支撐?!笆濉逼陂g,全省計量檢測業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中40多項新建計量標準填補了該專業早值溯源的空白。
下面這一組組數字雖然枯燥,但它體現了近年來陜西計量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目前,陜西已建成了國家過程儀表質檢中心,可開展7大類47個產品765個參數的檢測工作,覆蓋36個國家檢測標準,技術能力覆蓋率為75%。檢測儀器設備從2010年的28.2萬臺(件)增至2015年的56萬臺(件),總數達到204萬臺(件);服務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西氣東輸工程1、2號線,每年行程4000多公里,跨越4個省區,檢測計量儀器設備6000多臺(件);服務陜西招商引資重大項目三星電子。送檢儀器涉及長度、化學、交通等14個專業125種;組建陜西省熱能表檢測中心,檢測城鎮居民熱量表117.8萬多臺……
近年來陜西計量研究院承擔國家公益專項課題、國家質檢總局科技項目20項,參加亞太國際對比、全國比對能力驗證34項,負責西北大區及陜西省比對9項,獲國家專立10項。倡導成立了西北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構建了西北五省開放的、資源共享計量綜合服務平臺。這一服務將在建立大區計量工作格局,解決區域經濟建設中的重大計量測試等問題,深化計量科技領域軍民融合發展中,都將發揮重要的智庫作用。
此外,陜西計量服務還走出國門,遠赴馬里共和國和斐濟共和國建設工地開展檢測。

動態公路車輛自動衡器計量檢定現場
“有為”就要有新舉措,2016年陜西全面加強計量前瞻性戰略政策研究,開展國際計量促進產業發展研討與合作;組織開展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專項檢查,全力推廣和嚴格規范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關切民生計量熱點,強化計量惠民實效;加快建設西北乃至西部計量支撐服務體系,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創新計量科研實踐
在深入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計量技術機構和學協會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陜西省質監局研究提出了陜西省計量人才智庫建設構想,起草制定了計量專家選拔管理制度,成立了西北計量測試中心計量技術委員會。先后兩次組織全省電能表企業、衡器等計量器具制造企業召開了創新發展座談會,指導西安旌旗、西安亮麗、陜西銀河等公司牽頭籌建“陜西省儀器儀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政產研學用機制正在逐步形成。一年來,陜西省計量院、陜西國華、陜西力源公司等單位分別研究起草省級計量檢定規程(規范)共6項,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局《便攜式計量裝置極性測試儀的研制》,榮獲全國電力行業QC成果特等獎,是全國計量行業唯一一個特等獎。
開展計量惠民活動
2016年,陜西省質監局依托寶雞、渭南、楊凌、韓城、神木、府谷等市(縣)局和陜西省計量院等7個單位,在開展省級試點的基礎上,召開了全省鎮(街道)、村(社區)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現場會。為鞏固試點成果,陜西省質監局與省財政廳、省衛計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鎮(街道)、村(社區)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器具免費強制檢定工作的通知》,推動此項民生工作步入常態化發展軌道。各級計量檢定機構,開展計量便民活動,省計量院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渭南、寶雞、榆林等市局開展了為群眾免費檢定家用血壓計、血糖儀等活動,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組織計量能力比對
精心選擇陜西省計量院、西安市院、寶雞市所作為主導實驗室,主持開展了外徑千分尺、冷水水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量值、N分度廉金屬熱電偶量值等4個項目比對工作。比對過程中,主導實驗室單位依法依規嚴格組織樣品傳遞,收集處理參比數據,比對各單位按照細則要求對樣品進行測量,在規定時限內提交測量數據,確保了整個比對工作的按期圓滿完成。

2016年5月14日,“計量促進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行

2016年8月16日,西北五省區在西安共同簽署《西北區域計量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6年以來,陜西計量工作堅持著眼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全局,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下功夫,在抓重點、求突破上出成效,在加強計量合作、加大計量宣傳、營造計量氛圍上亮點頻閃。
2016年5月14日,召開“計量促進產業發展國際論壇”,論壇以“適應新常態、注入新動能、創造新優勢、實現新發展”為主題,發布的《“一帶一路”計量合作愿景與行動》以及開展的國際計量前沿技術研討交流,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贏得了國際國內計量領域的充分肯定,成為陜西乃至全國計量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2016年8月16日,西北五省區在西安共同簽署了《西北區域計量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項區域合作對構建區域發展計量支撐服務體系產生了強有力的示范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陜西省質監局與中國計量院在“計量促進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創立了部省聯手、局院合作、院院協作,共謀計量促進產業發展大計的合作典范。

2016年10月,陜西省質監局局長喬軍,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魏建鋒在五胡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研
新常態下,陜西省質監局進一步強化計量服務發展大局,特別是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建設,使其更好地承擔起引領發展的新使命。
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喬軍介紹,計量工作一是要服務于產業發展,實現政府統一管理,優化人才、技術、設備要素,建立計量服務產業協調機制,強化對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服務產業的引導,推動企業落實創新主體責任,努力形成計量服務產業發展的新格局,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二是要充分發揮計量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摸清區域重點主導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對計量的需求,加強計量科技基礎研究,研發新建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國家計量工作標準,突破形成一批關鍵測試技術成果,促進計量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形成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三是要發揮計量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根據陜西航天航空、軍工裝備制造、機床和工具制造等重點領域裝備業發展需要,以及西北地區量傳覆蓋項目建設需要,重點開展能源計量技術研究、PVTT法氣體流量工作基準等研究和建設,開展高準確度、多參數、多應用檢測儀器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計量檢測中心建設,以新技術、新方法、新標準解決裝備制造業新儀器的量值溯源問題,提升計量供給水平。
四是要改造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立標準物質研究、定值、注冊和管理制度,構建和完善標準物質溯源體系。完善計量法規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誠信計量分類監管誠信、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和發布、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計量失信“黑名單”等制度。加強對重點民生領域計量監管,強化能源資源計量監管,突出安全計量監管,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科學規劃建設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集群,督導計量優勢資源向重點產業聚集,促進各級計量行政職能由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等,增強計量服務產業發展的有效性和貢獻率。
喬軍表示,陜西質監局將從加快產業計量集群建設,加強計量機構能力建設,加強計量區域合作與前瞻研究,加快計量信息化建設,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等六方面持續發力,為陜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品質提升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