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琦,鄭 勤
?
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
——以運城學院為例
梁亞琦,鄭 勤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認為,大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知狀況、田徑教學師資現狀、田徑器材場地現狀三方面的因素制約著田徑選項課的開展。經過分析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評價標準等方面提出了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建設性意見。
田徑;選項課;可行性
田徑課在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大綱中占很大比例,是普通高校體育課的主要內容之一。田徑運動以它特有的發展各種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優勢,確立了其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在球類、體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等選項課越來越被更多的學生喜歡時,作為各項運動基礎的田徑項目卻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冷落,選擇田徑課的人數越來越少,甚至好多學校取消了田徑選項課。[1]普通高等學校田徑課程逐漸被邊緣化。如今的田徑選項課逐漸失去了它以往在學校體育的主導作用。田徑選項課如果能夠得到開展和普及,必將對充分利用學校體育資源,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2]
在大學校園田徑運動的推廣還存在一些障礙,田徑教學內容單一傳統,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考核評價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田徑運動在普通高校推廣困難的現狀。[3]師資缺乏、教學模式不合理、器材場地缺乏使得田徑運動的推廣舉步維艱,面對這種現狀,通過對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可行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舉措來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大學生的運動意識,引起學校各方對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足夠的重視,從而進一步促進田徑運動的推廣,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文章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以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可行性為研究對象,以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以體育系教師為訪談對象對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研究。
根據本次研究的內容和目的,按照體育科研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了《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可行性研究調查問卷》。問卷采用現場發放回收的方式,總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問卷180份,有效率90%。
3.1 大學生對田徑課的認知現狀分析

表1 田徑課不受大學生歡迎的原因統計(N=200)
通過對田徑課不受大學生喜歡的原因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如表1:認為田徑課程比較枯燥,沒有其它的體育項目有趣的學生人數較多,占26%;認為田徑課教學模式落后的學生占15%;認為田徑課程教學內容過于傳統的學生占25%;11.7%的學生認為自身素質較差;4%的學生認為是場地器材短缺8%的學生認為是評價方法不合理;5%的學生認為對今后無用;2%的學生是不喜歡田徑教師。
根據統計可知,學生不喜歡田徑課程,首先是田徑項目枯燥無味。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使田徑項目變得更有趣味性并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每一個田徑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其次,教學內容過于傳統,教學模式單一也是學生對田徑課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傳統的田徑課教學模式單一、無創新,上課多側重于技術性和競技性的教學,而忽視了田徑運動的健身性、趣味性。
第三,一些學生認為田徑項目考核評價方法的不合理性是他們不喜歡田徑課的重要原因。因此,考核評價方法不僅要對技術、成績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習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做出評價,特別應將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提高幅度作為一項重要評價內容,提高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
3.2 運城學院體育系師資現狀分析
運城學院體育系現有教職員工57人,其中,專職教師50人,行政教輔人員7人。專任教師中,副教授12人,講師18人,助教20人,博士4人,碩士研究生48人,所有教師都具有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和應用能力。體育系在完成專業教學工作任務外,承擔全院兩萬余名學生的大學體育課教學工作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指導和管理工作。近幾年,由于運城學院新校區工程建設陸續完工,學校逐年加大了招生數量,相對于在校學生的增加,體育教師的數量無法滿足開展田徑選項課的需要。田徑選項課如果要順利開展,體育系師資力量的缺乏將成為我校開展田徑選項課的嚴重短板。
如表2所示,部分學生對田徑課程興趣較低的原因是教師的因素。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是影響體育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他們自身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體育教育和健康成長,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表2 大學生田徑學習興趣受教師因素影響的調查(N=200)
通過對教師哪方面的因素對大學生田徑興趣的影響最大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62%的學生選擇了教師的教學方法,14%選擇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文化水平,13%選擇了教師的個人素養,10%選擇了教師的工作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對大學生田徑運動興趣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這說明田徑課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阻礙和抑制了大學生對田徑課的選擇。13%選擇了教師的個人素養,因此,教師應積極在品德、人格、行為舉止等方面不斷完善自己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14%選擇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文化水平,這就要求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個人素養。10%的學生選擇了教師的工作態度,由此可見,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影響著學生對田徑課的喜愛。
3.3 運城學院場地器材現狀分析
目前,運城學院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1722人。體育系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43人,擁有室外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2塊,其中一塊為體育教育專業專用場地,日常運用于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教學,不對外開放。另一塊為公共體育課場地,主要作為除體育系之外的大學生上課場地與業余時間體育鍛煉的場所。相對于學校逐年擴大的生源而言兩塊田徑場無法滿足大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現階段運城學院新校區后續工程陸續完工,根據總體規劃,新校區建設完工達到了國家對《普通高校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另外,由于田徑運動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針對運動場地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田徑課程的大部分項目需要在室外進行。現階段的高校即使設有田徑棚,也多被體育舞蹈、球類活動、健美操、武術等運動項目所占有,無法保證正常田徑課程的開展和使用。
4.1 結論
1.較多學生不傾向于將田徑課選為自己的體育課,田徑課不受歡迎是因為田徑課娛樂性趣味性較低,田徑課所學習內容技術要求比較高、而對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則讓大部分女生望而止步,另外,田徑課程學習的考核評價方法也影響著學生對田徑課的選擇。
2.大學生對各自體育課學習內容的選擇更傾向于一些趣味性娛樂性較強的項目。[4]他們關注于在歡快娛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同時達到身體鍛煉的目的。
3.近幾年來學校逐年增加田徑器材場地配置,但是仍然滯后于在校學生的增加,現階段難以滿足大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
4.通過大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知現狀、學校師資力量現狀、田徑器材場地三方面的研究總結,現階段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的設想不具有可行性。今后隨著新校區各項工程的逐年竣工,田徑器材場地不足不能滿足大學生身體鍛煉的現狀將得到改變,這將為運城學院大學生開展田徑選項課奠定良好的基礎。
4.2 建議
1.創新整合田徑教學內容,吸引大學生關注度。對田徑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改革整編,開展特色田徑課,挖掘田徑項目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增強田徑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例如,開展戶外定向越野、趣味性障礙跑等課程;在馬拉松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以跑步社團的形式將大學生長跑愛好者聚集起來,也可以作為一種田徑選項課開展的新形式。
2.建立多元評價標準,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5]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樣化的,教學中應該注重過程性評價而非終結性評價。田徑課的教學評價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個體差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到全面準確的評價,評價應該關注于每個學生所取得的進步而不是其最終所取得的成績,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田徑學習和終身體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將田徑課設為基礎或必修課。目前不能把體育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權完全下放給學生,應該對學生的選課進行宏觀上的調控,通過行政手段將田徑課設為基礎課或必修課。[6]學校體育部門要達成共識,明確田徑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4.宣傳田徑文化、開展田徑活動。學校一年一度田徑運動會開始之前,應該組織有關田徑運動的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創造濃厚的田徑文化氛圍。通過開展田徑活動,如田徑休閑、野外田徑,激發他們參與課外田徑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推廣田徑運動,普及田徑運動。
[1] 敬繼紅,王奎生.陜西師范大學普通系學生開設田徑課的可行性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1,06:73-76.
[2] 王光修.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田徑課價值與教學改革的探討[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01:107-108.
[3] 鄭彩壯,周德書.普通高校田徑選修課教學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2,03:71-73.
[4] 孫德友,單濤.普通高校選課制對田徑教學的沖擊與應對[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03:61-62.
[5] 龍罡.影響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發展的因素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6] 周德.江蘇省普通高校田徑課開展現狀調查及分析[D].揚州大學,2011.
A Feasibility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Track and Field Elective Courses——Take Yunche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ang Yaqi,Zheng Qi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ack and field elective course of Yuncheng College students.It is conclud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rack and field, the status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ers, and the status of track and field equipment are the 3 factors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courses.After the analysis on teaching cont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other aspects,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in colleges are offered.
track and field; elective courses; feasibility
華中師范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項目編號:CCNU16A060034)
梁亞琦(1991-),男,山西臨汾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術文化與養生。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Sport Colleg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G807.4
A
1005-0256(2017)07-0043-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