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瑪·塔拉克 文 熊鷹 譯 琳達 編


古希臘的酒神狄奧尼索斯
1.一說起古代葡萄酒,人們便會想起穿長袍的古羅馬時期。事實上,那時羅馬人喝葡萄酒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考古學家在伊朗的扎格羅斯山發現一件具有7000年歷史的陶瓷,并在器皿表面檢測出葡萄的殘渣物。
2.除此之外,考古學家在扎格羅斯山北部幾百英里處還發現了大量文物,這些文物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釀制設備。碳元素檢測結果顯示,一套葡萄酒榨汁設備旁的一條風干葡萄藤表明葡萄酒的生產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
3.新出土的葡萄壓榨設備是一個容量較淺的粘土盆,盆口直徑約為1米,周圍分布有葡萄籽以及葡萄藤粉末。出土位置位于小高加索山脈區域,靠近亞美尼亞南部與伊朗接壤的邊界。
4.據《考古科學期刊》報道,該葡萄酒釀制設備展現了當時社會復雜的祭奠儀式。在當時,人們會在洞穴墓地里釀制特定年份的葡萄酒,以祭奠先人。葡萄酒被運用在各種儀式中,也許是由于有著血液般鮮紅的顏色。阿西恩推測,這臺設備應該僅在墓穴內進行儀式時使用。因為如果該壓榨設備是用于制作日常飲用葡萄酒的話,應該還會有更多類似的設備而不只這一臺。
5.釀酒歷史非常悠久,這是因為釀造工藝十分簡單:壓碎葡萄后將果汁與果皮中的天然酵母混合在一起,放置幾天后便可舉杯暢飲。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示著“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數天以后,國王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產生了厭倦,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葡萄釀成的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異常興奮,于是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后也十分高興。自此以后,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壓榨設備在亞美尼亞出土

考古學家勒文·佩特洛斯亞恩正在低頭看著,一個國際考古小組在亞美尼亞山洞中發現的6100年前的葡萄酒釀造設備。
6.中國最早的葡萄酒公司是近代著名的愛國華僑張弼士于1892年在煙臺獨資創辦的張裕釀酒公司。時至今日,它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葡萄酒生產與研發基地之一。其所在地煙臺被命名為“國際葡萄酒城”。在《創世紀》一書中,第一次提及葡萄酒是在洪水毀滅世界之后,諾亞釀制葡萄酒,并在醉酒之后赤身裸體被兒子撞見。
7.古希臘神話里的酒神狄奧尼索斯是葡萄酒與狂歡之神,也是古希臘的藝術之神。傳說,他是宙斯和西姆萊公主所生的兒子。酒神的表征是頭戴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纏繞而成的花環,手拿一只雙柄大酒杯。
8.羅馬帝國時期的酒神是巴克斯,他是葡萄與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歡與放蕩之神。在羅馬宗教中,有為酒神巴克斯舉行的酒神節。這個節日從意大利南部傳入羅馬后,起初秘密舉行,且只有女子參加,后來男子也被允許參加,舉行的次數多達一個月5次。節日期間,信徒們除了狂飲外,還跳起狂歡的酒神節之舞。這種狂歡酒宴般的節日促使羅馬元老院于公元前186年發布命令,在全意大利禁止酒神節。但至今這一節日在意大利南部卻沒有被取締。
9.無論是干型還是甜型,大多數字典都把“葡萄酒”定義為發酵果汁,而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機構則用這個詞專門指代葡萄制成的產品。2015年,全球60%以上的葡萄酒由歐盟成員國生產。
10.葡萄是釀酒的首選水果。這是因為葡萄中含有的水、單寧、糖和酸的比例有助于酵母繁殖以及糖類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其他水果釀造的酒則需要添加糖和其他物質,以增加更復雜的香氣,并平衡發酵帶來的其他味。
11.家種葡萄和野生葡萄的不同在于葡萄的授粉方式。野生葡萄為雌雄異株,而家種葡萄一般是可以進行自花授粉的雌雄同體,這保持了葡萄品質的一致性。維京人在北美發現了大量野生葡萄,并稱發現地為“文蘭”。但是當地的葡萄品種并不適宜釀造葡萄酒,因為所釀造出來的酒會帶有動物皮毛和泥土的口感。
12.1967年世界上第一屆葡萄酒博覽會在意大利維羅納舉行。同年,第一臺商業化葡萄采收機器在美國紐約應運而生。
13.葡萄根瘤蚜會吮吸葡萄的汁液,在葉上形成蟲癭,在根上形成小瘤,最終使植株腐爛。葡萄根瘤蚜于19世紀中期從美國東部傳到歐洲,在25年內幾乎摧毀了法、義、德的葡萄和釀酒業。
14. 北美葡萄對葡萄根瘤蚜具有抵抗力。正是因為嫁接了美國葡萄品種,歐洲各葡萄園才得以逃過19世紀席卷歐洲大陸的災難性根瘤蚜蟲害。歐洲葡萄品種易受黑腐病和根瘤蚜蟲的影響,即使是葡萄栽培愛好者托馬斯·杰斐遜也無法在美國成功種植歐洲葡萄品種。

葡萄根瘤蚜蟲

考古人員在葡萄榨汁裝置及其周圍發現了6100年前的葡萄藤和壓過汁的干葡萄

電子顯微鏡下的根瘤蚜蟲
15.葡萄根瘤蚜對于葡萄酒制作而言是不好的,但葡萄酒對我們有好處嗎?在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東諸國等的歷史記載中葡萄酒經常被當做良藥施用于病人。白藜蘆是葡萄酒中的一種植物抗毒素,對健康有益,我們從運動中也可以獲得。有人稱其為健康鑰匙,有活化人體抗老化基因、延緩衰老,恢復生理正常機能等作用。
16. 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飲一杯紅酒等于健身房做一小時運動。據首席研究員杰森戴克說:“我認為,白藜蘆醇能提升體能表現,可以幫助那些想要鍛煉身體,但身體上無力量的患者。”他還說,紅酒里的白藜蘆醇會讓人心跳加速,提升肌肉表現,恰如運動帶來的效果。不過上面的研究是針對“老鼠”,不是對人進行。
17. 2014年,科學家對人體攝入白藜蘆醇的水平及各種慢性病導致的總死亡率進行研究分析,結果發現,膳食攝入白藜蘆醇和長壽、炎癥、癌癥和心血管健康并沒有明顯相關性。所以白藜蘆醇對于健康的實際作用,還缺乏確切的依據。
18. 超過38000個衛生專業人員的分析發現,紅酒沒有比啤酒或烈酒在降低心臟病風險有更明顯的益處。實際上,紅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很低,通常只有 0.5-10 mg/L。
19. 無論對我們有益與否,葡萄酒業的發展或許都將要經歷一段困難期。2016年2月,科學家已經排列出釀酒所需的商業酵母的基因組,并宣布近親繁殖會降低基因多樣性。這意味著物種適應新病原體會變得更加困難。
20.氣候變化同樣威脅著葡萄酒。2006年的研究表明,氣溫升高會減少美國頂級葡萄酒產區的產量,到2100年時,產量將下降81%。即便在靠北的涼爽地區重新種植葡萄樹,當地降雨量的增加也會使得葡萄更易受真菌感染以及更易腐爛。不過樂觀者認為葡萄會適應新的環境。人類數千年來一直在釀酒,同時不斷適應變化著的風土和氣候。作為現代人,我們一定能暢快舉杯,享受未來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