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肉雞生產將微幅增長
2016年,我國肉雞產業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第一,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祖代種雞規模均處于低位,供種能力保持穩定;第二,從雞價來說,活雞、白條雞價格相對高位運行,消費者購買價格與生產者價格差擴大;第三,從飼料方面說,玉米價格整體下降,豆粕價格整體上升;第四,養殖利潤方面,白羽升黃羽平,肉雞出欄數量較上年略增。近日,記者就當前我國肉雞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趨勢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濟民。
王濟民表示,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肉雞生產雖呈現小幅增長,但消費市場景氣度不高,產業恢復仍然沒有完全到位,產業有序發展的良性機制尚在建立中。今年,國民經濟下行對肉雞產業恢復仍然形成一定阻力,產業發展仍面臨來自消費和生產的雙重壓力,深入推進肉雞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
根據農業部對全國50家重點批發市場監測數據,2016年畜禽產品交易量較2015年下降24.71%。消費端市場不景氣以及生產端面臨環保壓力持續增大等因素,對肉雞產業的繁榮發展形成一定阻力。總體來看,2017年我國肉雞產量可能較2016年微幅增長。
出口方面,受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肉雞出口下降速度放緩,2016年中國肉雞出口數量基本與2015年持平。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增加了肉雞出口貿易的難度,中國肉雞出口下降的趨勢還將持續,預計2017年肉雞出口將有超過10%的下降。進口方面,2016年中國肉雞進口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17年預期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貶值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加之大宗商品價格疲軟,飼養成本降低,更增加了其競爭優勢。總體來講,國外肉雞產品與國內肉雞產品的高額價差,有助于肉雞產品進口的增加,預計2017年肉雞進口還會有大幅度增長,增長幅度可能會超過30%。
(裴 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