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 劉炯天
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 劉炯天

知識產權是國家競爭的戰略資源,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要素。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對新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盡快將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到創新驅動上來,將知識產權擺在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高校作為知識產權的生力軍,如何在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過程中戰略定位并找準發力點,在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全面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目前新時期下亟待我們高校和科技戰線的同仁們認真思考和付諸行動的重要問題。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及《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71號)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從國家層面為我們的知識產權強省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要把知識產權工作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切實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根據國家和河南省經濟發展需求,以知識產權強省為契機,在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管理、運用和保護等方面開展相應的思考和實踐。
一是要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把知識產權工作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強國強省,必以知識產權人才為先。高校是實施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而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是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根基,知識產權學科建設的強弱,事關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成敗,知識產權學科的發展,事關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興衰。因此,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把知識產權工作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體現。而知識產權作為一門與時俱進的新興學科,是涉及工學、理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必須在融合相關學科的基礎上,構建現代知識產權學科的新框架。在推進河南省高校“雙一流”建設中,要堅持把知識產權學科建設作為著力點之一,加強知識產權學科發展和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探索多學科、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包括知識產權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層次完整、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大學的學科優勢和智力資源,通過知識產權學科和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建設,努力打造河南省知識產權理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和咨詢服務高地。為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培養和輸送合格的專業人才。
二是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切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水平。自主創新是指為獲得主導性的產權并能形成長期競爭優勢而進行的創新活動,近年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選擇。現實中,自主創新活動深受知識產權制度形成的政策環境影響,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與自主創新之間存在一種雙向互動關系:一方面,知識產權制度對社會形成自主創新氛圍提供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自主創新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核心目標,并對相關制度的完善不斷提出新的需求。因此,制度建設,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水平的重要前提。河南省正處于工業化初期,自主創新能力還十分弱小,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自主創新的激勵作用還不是很顯著。高校作為知識產權的生力軍,在提升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水平上將大有可為。通過加強河南省知識產權的制度建設,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營造出知識產權制度對自主創新的激勵氛圍和環境,充分調動和發揮河南省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切實緊跟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技術支撐。
三是發揮高校學科與人才優勢,深化知識產權體制機制改革。在知識產權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高校的作用不可或缺也責無旁貸。作為知識產權的生力軍,高校應把加強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以及建立知識產權評議和目標評估制度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探索建立科技創新、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評價指標,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廣、運用貫穿到科技創新全過程,并將其納入河南省科技體制改革的發展規劃,以加強河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識產權管理,強化知識產權申請、運營權責,推動建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機構,建立健全合法合規的知識產權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將知識產權收益向研發和轉移轉化團隊傾斜,深化“三權改革”,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應用。
四是強化平臺與基地建設,形成知識產權引導型創新發展趨勢。充分利用河南省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科技與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擬建的省大科學中心和在建的多家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推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在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協同中心產業集聚區,推行集群管理,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擁有知識產權的創新型協同創新企業和產業集群。鼓勵和支持協同創新產業集聚區、行業和企業開展專利布局,通過協同創新中心在關鍵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專利組合,構建支撐產業發展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專利儲備,形成知識產權引導型創新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