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曉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闡述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含義,接著分析了工匠精神的核心,最后提出了企業工匠精神發揚的策略,比如塑造創新環境;切實落實好管理制度,謹遵標準。
關鍵詞 供給側 企業 工匠精神 發揚
在供給側背景下,供給側改革是非常系統化的一項工程,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優化產業構架、積極創新,改進產品的品質以及提供良好的服務,發揚企業工匠精神,追求高品質的東西,這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以下簡單探討了相應的對策。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其實在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且明確的定義,而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就是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以及價值取向的體現,和從業人員的價值以及人生觀密切相關,是從業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對于職業的一種態度以及精神。詳細點來說,就是從業人員對于產品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持續琢磨產品和改進工藝等的一個過程。工匠精神的精華就是對品質的追尋,而追尋品質的目的就是打造精品。從制造行業來說,工匠精神可根據其需要和供給等方面來解釋。根據需要來看,就是充分滿足顧客對于品質的需要,通過消費人員的角度持續改善產品性能和質量。根據供給方面而言,就是進行生產的時候,不斷地追求完美的精神。根據行為方法這個角度而言,就是說做事情非常仔細認真。不管是從哪些范圍界定工匠精神,都一定不能離開客戶至上的宗旨,在服務以及制造的各個環節追求完美,進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改善企業的產品。
二、工匠精神核心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使用價值回歸來完成供給側改革。當前在中國,企業的生存時間很短,相關媒體經過統計發現,到2012年,全世界有200多年歷史的企業,在德國有800多家;在荷蘭有200多家;在法國有將近200家。我國也一直把做生意做出百年老字號作為目標,進而出現了同仁堂等百年店。可是在現在,小型和微型企業根本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存下來,所以根本無法談起使產品通過市場的檢查和測驗,進而樹立品牌效應。很早以前,我國海爾砸冰箱事件發生以后,就提出了處理的方案,就是對工匠精神的呼喊。小米執行總裁也提出了,應當在顧客看不到的地方做到細致和完美。在當今時代發展的情況下,我國企業都過于浮躁,企業都是將利潤最大化看做企業的終極目標。因此,必須轉變這一觀念,呼喚我國各個企業應當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其作為企業的理念,對自身的產品懷抱著工匠的責任感,關注制造工藝的精準化,始終保持制作精品的想法。那么我國的制造才可以樹立真正的品牌,進而占據國際市場。
價值回歸并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完成制造業的架構變化,不但是制造企業,政府的決策層和消費人員都一定要具備充足的信心以及耐心。在制造企業品牌價值中,短時間行業板塊的轉化很有可能會使部分企業在行業的周期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可是經過變換的市場,必須要始終堅持自身的核心價值才可以長期不倒。
三、企業工匠精神發揚的策略
(一)塑造創新環境
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應當進行創新,而企業創新通常應當具備一個非常寬松的創新環境,與此同時,還應當具備有效的交流和溝通的渠道。在這樣的要求下,產生了產業集群。其在企業發展的時候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比如將有效的資源聚攏在一起,再比如進行資源互補。而制造行業方面的產業集群可經過突破上下游生產鏈和生產鏈里面的不一樣的各個環節的交流,經過好的競爭機制選取好的企業。經過上下游產業集群提高科學技術轉換為產品的效率,能夠充分發揮制造企業的優點。針對創新網絡來說,因為企業很難通過自己單獨的力量做好整體研發生產系統,所以,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創新和生產組織網絡可以調節網絡之中的各個成員,達到創新的目的。而制造行業方面的網絡創新,應當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的消費人員市場等環節緊密相連。
(二)切實落實好管理制度,謹遵標準
從管理機制這一層面來說,我國政府和企業需要一同協作把工匠精神的標準切實落實。在中國,多數制造業企業都開始制定出了具體的制度,對于企業崗位的操作標準不斷進行完善。可是發生了一種情況,就是那些規章制度都只存在于本子上、墻壁上、停留在嘴巴上,可是就是不能切實落實到行動中。導致這個情況的原因非常復雜,根據產品的制造來說,其涉及到勞動人員的敬業精神和企業生產標準的程序制定、績效考核與勞動人員的福利、企業高層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這幾個因素。因此,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應當首要從治理方面關注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把各個管理規范以及質量標準切實落實到各個環節中。與此同時,我國相關質量監管部門應當對產品的質量以及安全進行嚴格控制,針對不合格的產品,絕對不能售賣。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出工匠精神。
四、結語
在供給側背景下,積極倡導工匠精神,對于企業提高品質和樹立品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告知企業應當腳踏實地,不要投機取巧,將產品品質做到精益求精,給人們帶去好的產品,這樣才能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宏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培育與弘揚“工匠精神”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6(16):33-37+96.
[2] 曹祎遐.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談發揚“工匠精神”[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6(05):7-11.
[3] 何文清.中國網印及制像協會關于評選“網印特印大工匠”的通知[J].絲網印刷,2017(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