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云+王敏
摘 要: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匯率進行了改革,形成了一種新的更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而匯率的變化對于一國的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農產品貿易作為我國國際國內貿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我國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首先列舉了幾項影響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因素,其中選擇人民幣匯率這一因素重點分析,并以2000年-2016年間人民幣匯率、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農產品出口貿易額為數據基礎,同時結合EViews、SPASS等相關數據處理軟件的使用,最終分析出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最后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政府和企業分別提出了相關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農產品出口貿易;J曲線效應;EViews
一、導言
1.研究背景及意義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迅猛,同時保持著平穩的增長速度。農產品貿易作為中國國際國內貿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出口量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眾所周知世界經濟格局瞬息萬變,不斷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挑戰。而對于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包括供需狀況,GDP數值,關稅的設定,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及人民幣匯率(本文所指人民幣匯率均指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等。自2005年7月份我國對匯率實施改革措施以來,市場上便建立起了一種新的更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這種新的匯率制度提高了我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于中國對外貿易的進行至關重要。
安徽省的農業發展較為成熟,同時地理條件也較優越,要想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就必須擴大產品市場。然而,我省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經濟繁榮的省市來說較為低下,這就使得農產品貿易顯得越為重要。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于農產品的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成本都會造成影響,故研究如何避免該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對于安徽省的農產品貿易具有積極的作用跟意義。
2.研究方法
我們通過我國的統計局網站搜集到安徽省近十幾年來的農產品出口數據以及近十幾年來我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情況,將經濟學理論與現實經濟相結合,同時運用所學過的研究理論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本文運用了經濟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學、計量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結合著“J曲線效應”理論以及可決系數等來分析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并得出結論
二、影響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因素分析
貿易對于一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影響一國貿易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國際匯率的波動、外國政府所實行的政策措施、關稅的征收、本國的政府補貼、國內生產總值等等,而對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中我們考慮到以下四個因素:
1.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
我們知道,判定某一省份農業發展態勢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據該省的農業生產總值數據。圖1表示的是2000年到2016年安徽省的農產品出口額與農業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從圖1可以看出,我省農產品出口總額與農業生產總值之間大致成正比關系,并且2000年到2014年間農業生產總值與農產品出口總額均呈現上升趨勢。2009年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為188.81億美元,2014年達到最高,344.99億美元,一方面體現出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對于農業生產的愈加重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安徽省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及未來發展的良好態勢。而在2015年又同時出現了略微下降的趨勢,因此,從該圖可分析出:安徽省的農產品出口總額與安徽農業生產總值呈正相關關系。
2.人民幣匯率
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以后,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我國的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變得更加頻繁。匯改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8.2768,在2016年,達到1美元兌6.6423人民幣。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下,我國的大多數企業的進出口貿易均是以美元作為計量單位。因此,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與企業的利潤得失關系密切,而企業為了維持經濟效益則會愈加關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情況,同時對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做出預測。下圖2所作的是我省農產品的出口額與人民幣匯率變動之間的關系,在本文的第三章將會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影響做出具體的定量分析。
3.關稅設定
國外政府為了限制本國進口商對國外商品的進口數量會對不同的進口商品設置不同的關稅。關稅的設置對于進出口貿易額及進出口商品數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間接影響到一國的生產及消費。一般來說一種產品所設置的關稅越高,貿易數量就會越少。
4.技術性貿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TBT)是指一國為了對本國商品進口數量進行限制而采取的一系列嚴苛的技術標準及檢驗規定,近些年來已經成為非關稅壁壘中發展最為廣泛的一種形式,這些規定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各國間貿易的障礙。
三、人民幣匯率與我省農產品出口額之間關系的實證分析
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根據以上分析,收集2000年至2016年的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EX),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tGDP),人民幣匯率(RATE)的數據,如表1。
2.數據的相關分析
借助EViews軟件以及得出的變量間相關系數來確定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EX)與人民幣匯率(RATE)變動的相關程度,得出結果如表2。
由表2我們可以看出EX與RATE之間的相關系數是-0.926949,可看出EX與RATE高度相關,且兩者呈負相關關系。
3.模型構建
此節需要用到多重可決系數以及“J曲線效應”。
多重可決系數(R2)是用來度量所估計的多元回歸模型對樣本觀測值的擬合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J曲線效應”,也稱為時滯理論。即一國貨幣匯率發生波動后在短期內產生的結果與長期后造成的影響不同。比如短期內貿易量上升,經過必要時間后貿易量下降或者短期內貿易量下降,而經過必要時間后貿易量增加。這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映出最終影響的現象被稱為時滯效應。比如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貿易變化隨時間呈現一條斜率為負的反J曲線,即“反J曲線效應”,如圖3: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們知道,影響出口貿易的因素有很多,而在此為了方便研究,我們先排除其他因素的作用,單獨研究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同時采用對數形式建立模型:
EX:我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總額(億美元);
RATE:人民幣匯率(由于貿易額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時滯性,我們采用人民幣匯率滯后兩期的數據);
tGDP: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十億美元);
μ:隨機誤差項
4.樣本數據實證回歸
(1)單位根檢驗
根據計量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知道對于時間序列的變量通常會存在非穩定性,在此我們就需要對模型中的各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ADF檢驗法),檢驗結果如表3到表5:
從以上的檢驗結果看,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變量EX、RATE、tGDP單位根檢驗的t統計量值均大于相應的Mackinnon臨界值,不能拒絕原假設,表明農產品出口總額(EX)序列、人民幣匯率(RATE)序列、農業生產總值(tGDP)序列均存在單位根,屬于非平穩序列。
(2)建立線性回歸方程
為了分析變量(EX)、(tGDP)和(RATE)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我們需要先做三者之間的回歸,運用OLS方法所得結果如表6:
回歸結果:
所建立的回歸方程中,可決系數R2=0.980025,調整后的可決系R2=0.976695,說明方程有很高的擬合優度。同時也通過了t檢驗和F檢驗。
(3)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需要對做出的回歸模型進行殘差的平穩性檢測,將之前得到的殘差序列命名為新序列et,對et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ADF檢驗法),結果如表:
從檢驗結果看,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Mackinnon臨界值分別為-2.7570、-1.9677、-1.6285,t檢驗統計量值為-5.264348,小于相應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的,也就是說安徽省農產品出口額與人民幣滯后兩期匯率以及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有長期均衡關系。
(4)誤差修正模型
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從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失衡,為了增強模型精度,我們在這里做了一個誤差修正模型(ECM)。
根據EViews的GENR功能,生成以下序列:
GENR DLNEX=LNEX-LNEX(-1)
GENR DLNRATE=LNRATE-LNRATE(-1)
GENR DLNTGDP=LNTGDP-LNTGDP(-1)
然后再由OLS方法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最終得到的誤差修正模型:
5.模型實證分析
從前面所得到的的線性回歸結果(公式3)可知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的貿易方程式為:
可決系數為0.980025,說明方程整體擬合度較好。從前面相關分析得知,人民幣匯率與安徽省農產品出口額是負比例關系,后面的實證分析則具體說明了滯后兩期的人民幣匯率每升值1%,安徽省農產品的出口額將下降約1.483%。而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是與農產品出口額呈正比關系的,每增加l%的農產品生產總值,農產品出口額就相應的增加約0.727%。
而根據誤差修正模型方程(公式4)可知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的貿易方程式為:
可決系數為0.653252,說明擬合效果也較好。該模型的經濟意義為:滯后兩期的人民幣匯率每升值1%,安徽省農產品的出口額將下降約0.517%,安徽省農業生產總值每增加l%,農產品出口額就相應的增加約0.482%。
四、對于提高我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截止2016年10月底,我國持有的外匯儲備達3.53萬億美元,不斷上升的外匯儲備間接反映我國的人民幣匯率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上升。而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會阻礙我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同時,我省作為農業大省,農產品出口經濟是我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以下是基于前面所做的實證分析對安徽省政府以及安徽省的相關企業提出的關于提高我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建議。
1.對于政府的政策建議
(1)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自2005年實施匯率改革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順差狀態,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政府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者應當正確借用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等經濟手段對我國的人民幣匯率進行合理調節,在保證匯率穩定的前提下提高我國對外貿易量。而安徽省政府應當貫徹實施國家所做出的調控政策,同時,為了確保安徽省經濟的健康發展,我省必須要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金融機構監督體制,從而促進省內的農產品進出口企業放心大膽地與國外廠商進行進出口貿易,加快我省的經濟發展。
(2)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我省農產品出口增長屬于粗放增長,主要依靠低附加值產品,初級產品的增長來實現,相比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拉動的出口增長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微乎其微。因此,要想提高我省農產品出口的效益,必須不斷進行產品技術革新,大膽創新。
2.對于企業的政策建議
(1)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農產品要想出口到國外,對于出售價格在無形中就設置了一道標準。本幣匯率升值會使得用本幣表示的國內農產品價格換算成外幣時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在這種情況下出口企業就需要嘗試各種方法做到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一方面可以在加快產品創新,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進行規模生產。另一方面,企業要與時俱進,及時掌握行業信息,減少產品流通及銷售過程中的不必要費用。
(2)加強品牌建設,及時掌握信息
某一商品的品牌效應對于該商品的銷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省要想提高農產品的出口貿易額,必須形成安徽省農產品的品牌效益。一方面需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選擇與國外農產品貿易建立互動平臺,方便及時了解國內外相關貿易信息,以便及時對貿易政策的變動做出應對措施,這樣才能使我省建立起一個安全高效的農產品出口市場。
(3)重視金融工具的使用
在國際市場上,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對于農產品交易是無法避免的,而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我省相關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提高匯率風險意識,認真學習金融工具的使用,妥善處理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可預測的風險,積極有效的提前做出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高琰.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巫建海,李曉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影響因素及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8):13899-13902
[3]吳旻佳.匯率波動對江蘇省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J].江蘇商論,2015(15):113-115.
[4]張旦華.匯率變動對浙江大宗農產品進口貿易的影響研究[D].寧波大學,2014.
[5]湯艷麗.匯率對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J].科學決策,2004(1):61-62.
[6]管叔琪.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7):1287-1288.
[7]蘇成苗,楊玲玲.通脹背景下我國黃金價格與人民幣匯率關系的實證檢驗[J].金融教育研究,2015(6):26-33.
[8]巫建海,李曉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影響因素及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8):13899-13902.
[9]李玲娣.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現狀分析[J].對外經貿,2013(5):44-46.
[10]李紅梅.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