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是讓人在虛擬的世界中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根據這個特性,虛擬展館建設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F在虛擬現實已經成為數字博物館、科技館等應用系統的核心支撐技術。在數字博物館建設方面,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進行各種文獻、手稿、照片、錄音、影片和藏品等文物的數字化和展示。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積極開展相關方面的工作,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以及中國的敦煌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
博物館是線下的展覽場所,受時間和空間因素影響較大。當把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博物館場景中,建成線上博物館時,身在異地的人們想去另一個地方的博物館時不用再花時間精力前往實地觀看。只要身邊有網絡和移動設備,戴上VR眼鏡便可瞬間通過視覺穿越到想去的任何一家博物館參觀體驗。當然,如果沒有VR設備,普通的二維屏幕也支持虛擬現實的全景收看模式。以我們眾所周知的故宮博物院來說,近兩年陸續推出了《紫禁城·天子的宮殿》系列大型虛擬現實作品,并在官網開通了全景故宮板塊。對于一些展覽,比如最近的《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 《尚之以瓊華——始于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 《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等設置了線上全景虛擬展廳,感興趣的人除了可以來到現場親眼目睹更難得一見的珍寶,也可以隨時實地在線上虛擬展廳對展品進行更全面的了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記者采訪到了曾經為多家科技館、展館等搭建過線上虛擬展廳的幻城科技市場部負責人旭廣。他表示,其實虛擬展廳已經十分普遍,除了展廳建設方面,包括展品復原、故景重現,以及特殊展廳互動,可以說博物館是最有效徹底的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場所之一。但是,VR技術和線上博物館場館建設都是這兩年剛剛開始輕商用的技術,從掌握的技術和設備上不存在太大的障礙,但VR剪輯師人才的缺失一直是個大問題,作為一個新興且迅速發展的技術,在基礎人才培養上有很大的缺口。
另外,旭廣也談到“虛擬現實在輕商用的其他領域發展也是很不錯的,比如新媒體營銷領域。2016年雙十一支付寶通過AR技術制作了一款捉天貓贏取優惠券的活動,很多人跑上街頭捉天貓搶紅包。不過,雖然虛擬現實被我國列入未來十大重點發展項目之一,但無論是從技術角度、硬件設備還是帶寬上的問題,都需要一一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