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生活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天災人禍。比如臺風、洪澇、海嘯等,這些災難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提前預測并做到預防,最大范圍降低對人身安全的威脅和財務的損失;然而還有一些突發的不可預測的災難,比如火災和地震。
每年各個國家都在防災教育培訓上花費重金,尤其是消防和地震逃生教育上。在國內無論是在工作過程中還是學校環境中都經常受到各種各樣的安全教育。中國人口眾多,在形式上大多以影音文字資料的宣傳為主,不要說大型實景逃生演習,甚至有機會親身接受與消防官兵面對面講解學習的人都很有限。而在這個領域,虛擬現實技術在安全教育培訓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以校園安全教育為例,尤其是在中小學,校園環境中的主體以低齡的幼兒和青少年為主,尚都是一些非行為能力人,在平時活動和安全演練中尚容易發生風險,更遑論真正面對突發災難。
專業從事虛擬現實安全教育的東湃互動創始人梁德勇向《 中國信息化周報 》記者介紹到:“在傳統的安全逃生演練中,老師會刻意告訴孩子們這個培訓是假的,逃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慌張,以免發生踩踏事件。這樣一來,孩子們在逃生的培訓教育中,沒有災難來臨的真實感,完全達不到安全教育目標。”同時,就此相關問題《 中國信息化周報 》記者與梁德勇展開采訪交流。
中國信息化周報:那VR火災安全培訓教育是更讓學生能感受到一種真實感嗎?
梁德勇:為了避免安全演練中存在的風險,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營造出一種高仿真火災現場的虛擬三緯場景,并模擬火災中容易出現的各種突發場景。在演練火災逃生的過程中,能為學生提供更好更真實的體驗,讓安全知識立體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升效率,寓教于樂。
中國信息化周報:地震環境是現實中很難模擬的災難場景,如何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安全逃生,是中國地震局一直在進行創新的課題。東湃VR虛擬現實技術的地震安全教育產品在培訓過程中是怎樣實施的呢?
梁德勇:目前結合東湃VR虛擬現實技術,通過VR虛擬頭盔,讓體驗的人們在一個安全的培訓室里,身臨其境地體驗地震發生的情景,形象生動,每個體驗者都很驚奇,體驗完后都感慨自然災難的可怕力量,也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有機會掌握更多的地震安全常識。
中國信息化周報:同傳統地震逃生安全教育相比,VR地震逃生產品有哪些優勢?
梁德勇:大型自然災難的來臨,是普通人不能承受的經歷,知識要點的傳播只是VR虛擬現實安全教育的一個目的,更關鍵的是整個氛圍的感受,心理上的抗壓培訓。 很多地震培訓中心,有真實的地震后的場景復原。老師們反映,這種真實的地震場景在整個大的正常環境下,只是一種舞臺劇,孩子們在體驗現場地震課時,感覺也還是在演戲,不能從心理上讓孩子們有真實的震撼,達不到培訓教育的最終目的。通過VR虛擬現實進行安全教育的關鍵在于零風險培訓,成本極低,并且可以重復體驗培訓,在日常的培訓中獲得大數據,供后期分析預測。
中國信息化周報:VR安全教育市場發展程度如何?在這個市場上,除了消防和地震產品,還能做什么?
梁德勇:現在大部分人對VR的認識還停留在娛樂、游戲層面,而不是一個可以用來學習和教育的產品。安全教育領域目前還處于初始的發展階段,市場上缺乏成熟的完整產品體系;推廣普及程度低,社會認知程度有待提高;從技術水平上來說,VR設備在快速迭代,價格也普遍偏高,需要一個成長周期才能發展完善。
可以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現實技術將在安全教育領域涉及越來越多的方面,包括校園暴力教育、校園反恐學習、地鐵安全逃生、交通安全科普、禁毒宣傳、食品安全、防踩踏安全教育、宿舍安全、建筑安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