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交通行業的發展不斷加快,交通安全的相關問題可以說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高熱度,高要求,交通行業面臨很大的機遇及挑戰,許多交通企業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對技術監管以及質量沒有起到好的監管作用,導致很多相關問題的存在,有重大隱患。在這新的歷史時期下,黨建政工要擔負起歷史的重任,要不斷的深入和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黨建政工對穩定交通事業的保障作用。所以,我們通過此文簡單分析一下交通黨建政工的重要性的指導以及理論研究,促進交通行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 交通行業 黨建政工 重要意義
一、交通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行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過程,要想達到老百姓的安全期許更是比一般行業的管理難度更大。黨建政工是一個成型企業,行業水平的重要構成,想要做出好的成績,黨建政工成熟與否是至關重要,黨建政工在一個行業的發展中是大而有形的精神力量,在一個行業的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二、交通黨建政工的重要性
(一)強大的凝聚力
交通行業前方的道路依然荊棘叢生,所以加強黨建政工的必要性可以說這是黨的意志領導整個行業繼續前進的動力。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遵守黨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意識,要做到自身的政治思想,政治觀點緊隨社會發展,在堅決擁護黨的正確領導下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黨建政工可以說是交通行業發展上的“骨”,是構建“三個服務”,引導交通行業良性發展的精神脊柱。現在在交通行業的發展中,很多黨員工人因為不斷變化的經濟因素,對黨今后的發展面臨的風險因素進行了錯誤的識別制定錯誤的風險控制對策,或者因為一些人政治意識的腐蝕,老化,更甚者對黨和人民不夠忠誠,使黨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領導一再受到干擾。究其原因,就是黨建政工沒有做到位,一些人的政治意識不夠明確,堅定,沒有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個行業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對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視,必須要時刻保持著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鑒別力。黨建政工,是穩定交通事業的重要組成,是正確領導從業人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在從業年限內安全,有效,合理的完成運工作。黨建政工是培養交通行業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基礎,把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當成自己的責任爭取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實現多贏。
(二)與社會連接的紐帶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在交通行業發展管理上也要推陳出新,管理的創新首先要從觀念進行革新,不能抱著以前那種“各掃門前雪”的心態,在技術也要創新,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技術也更為成熟,這就對組織機構等一些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黨建政工工作的融入,可以讓黨員的模范作用發揮更加充分,可以對以后的發展有一種精神激勵。黨建政工的工作是根據行業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管理體系的具體要求,尋找符合實際的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的運行體系和發展規律。黨建政工工作是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路線,正因為黨建政工工作必須有“謀篇布局”的思維,必須需要時刻關心社會動態,把新的知識,新的思想理念不斷融合在行業發展中,所以交通黨建政工是與社會連接的紐帶。黨政建工運用更要求時事政策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詳略得當”引導從業人員從最基本的理論出發,有目的的培養從業人員的基本的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思想高度,指導從業人員從已有的經驗出發,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潤色,不斷改進,在此期間,不斷學習別人的方法技巧,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黨建政工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互動性特點,構建百姓之間的交流互動平臺,利用微博、社交網站、qq等載體來促進與百姓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不斷加強自生的創新性思維,穩固好自身的專業素質。除此之外,做到常交流,互相學習,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相互促進,相互完善。
三、結語
黨建政工從不同角度出發,提供新的視野、構建新的格局、新的變革,在保證大局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研究關鍵性環節的改革,使每個地方落實政策的同時再結合當地的生產力及當地的發展,對交通行業發展的方向,好好分析,體會,構建一條大概的理解體系,結合實際情況最后融匯貫通形成核心的理解。從最基本的理論出發,去貫徹落實,不斷潤色,不斷改進,在此期間,不斷學習其他的方法技巧,總結經驗,做到從大局出發,促進交通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若玲.淺談交通黨建政工的重要性以及自覺增強的意識.融合新媒體:現代廣告,電視節目的未來[J].中華新聞報,2007(2).
[2] 周杰.論打造城市符合時代要求的領導干部[J].新聞愛好者;黃鳴奮.新媒介與西方數碼藝術理論[M].學林出版社,2008-03-10.
[3] 石磊,陸地.解析交通黨建政工的重要性的意識培養[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7).
[4] [美]大衛·阿什德.論中國領導干部的政治意識[M].華夏出版社,2003(9).
[5] 歐陽智超.關于如何加強交通黨建政工的重要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