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摘 要:音樂是一種藝術,能給聽眾的精神上帶來美好享受,而鋼琴作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之一,其演奏技術是鋼琴演奏的基本條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很多種,例如根據觸鍵方式可以分為連奏與斷奏兩種形態;根據彈奏方式可以分為重量、如歌、纖巧三種彈奏形態;根據演奏風格可以分為現代、古典、印象、浪漫和巴洛克五種;根據技術內容可以分為雙音、琶音、和弦、音階、八度五種形態。為了全面把握鋼琴的演奏技術與音樂風格,對鋼琴技術形態進行系統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術 觸鍵方式 演奏風格 形態學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鋼琴已經成為一種被大家熟知的樂器,并走進了千家萬戶。在鋼琴演奏活動中,演奏者需要把鋼琴、音樂作品和鋼琴演奏者自身完美的融合一體,才能演奏出優美的聽覺盛宴。而鋼琴演奏技術就是一種實現三者一體的重要手段,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很大程度上也是通過高超的鋼琴演奏技術來展示出來的。因此,鋼琴演奏技術作為鋼琴演奏的基本條件,是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鋼琴的演奏技術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根據不同分類標準分為很多種,所以,對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對鋼琴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從觸鍵方式的角度進行形態學分析
根據觸鍵方式可以將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學分為連奏與斷奏兩種形態。
1.連奏
在鋼琴演奏中,連奏是一種使用頻率最高的觸鍵方式之一,在實際應用中,連奏的演奏方式要求鋼琴演奏者能夠在不同音階之間熟練并連貫地彈奏,使不同的音階自然順暢的連接起來。因此,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如果想要充分實現連奏的彈奏效果,需要鋼琴演奏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指腹,在手指的運動力量下進行使手指獨立運用,并保持緩慢的速度,使不同的音階自然連接起來,從而逐漸增加旋律的歌唱性,彈奏出優美的音樂旋律。
2.斷奏
在崗前演奏技術形態中,斷奏是最基礎也是最簡單的演奏方式,其與連奏的彈奏方式完全不同,要求鋼琴演奏者能夠靈活地使用前臂、手腕和手指三個不同的部位彈奏出不同的音效,具有靈活度強、彈性大、與琴鍵接觸面小等特點。在很多優秀的鋼琴作品中,斷奏的演奏方法使用的也比較多。由于斷奏的技術特點,要求演奏者在日常練習過程中,提高手指和手臂各個關節的靈活度,加強對提高手指力度、固定手型的作用,其技巧主要有三種體現方式:第一,在手臂的帶動下手指能夠準確移至相應的高度;第二,下垂手臂時,指尖的力度是自然產生的,不能刻意發力;第三,指尖要保證能夠穩定的觸鍵。斷奏在不同演奏風格的鋼琴作品中,能夠將不同的時值充分體現出來,而演奏者斷奏技巧水平的高低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張力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從彈奏方式的角度進行形態學分析
根據彈奏方式可以將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學分為重量、如歌、纖巧三種彈奏。
1.重量
德國的布萊特豪特曾說,重量演奏方法即將肩部重量應用于鋼琴演奏中。在重量演奏方法中,要求演奏者能夠運用手臂的力量,靈活使用手腕與指尖的配合度,將手臂自然狀態下的力量傳遞到手指上,以增強音色的力度效果。
2.如歌
如歌的演奏方法追求音色的圓潤與音間的連貫,比利時藝術家凡丁曾經提出如歌是一種高級的鋼琴演奏技術,能夠應用于許多音樂作品的演奏中。如歌的演奏方法要求演奏者用手指貼鍵演奏,要注重手指力量的變化和指尖的穩定,而且要保證銀色的清晰。
3.纖巧
顧名思義,纖巧的演奏方法就是指輕盈、無重量的演奏。在纖巧樂段的演奏過程中,要求演奏者放松手腕和手臂,手指能夠迅速輕巧的觸鍵,彈奏動作較小,使音色華麗靈巧。早演奏過程中,手指觸鍵之后并不立刻撤離,而是在琴鍵表面上維持一段時間,使琴鍵力量能夠被分攤,從而保證音色均勻。
三、從演奏風格的角度進行形態學分析
不同時期的鋼琴作品其演奏風格也有所不同,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除了考慮音樂風格,還要了解音樂創造的時代背景,鋼琴的形態學分析根據演奏風格可以分為現代、古典、印象、浪漫和巴洛克五種,以下我們將著重對古典主義、印象主義、浪漫主義以及巴洛克主義時期的作品和特點進行分析。
1.古典主義
在古典主義的鋼琴演奏風格中,其代表性藝術家有貝多芬、海頓、莫扎特等,這些鋼琴藝術家創作出了無數的鋼琴名篇,留下了寶貴的音樂藝術財富。古典主義的鋼琴演奏強調用指尖觸鍵,調整觸鍵位置來使音色更加靈活飽滿,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彈奏速度、力度和裝飾音上。在彈奏速度上,其慢板樂章的速度偏慢,快板樂章的速度偏快;在彈奏力度上,運用力度的變換來實現樂章強弱的變化;在裝飾音上,演奏者可以自行選擇裝飾音的數量和彈奏方法。此外,在對踏板的使用上,演奏者要注意句法和音色的清晰度,還要對和聲織體加以注意,從而才能使音樂作品能夠體現出古典主義的特色。
2.印象主義
在印象主義時期,很多鋼琴作品在鋼琴美學上開始了大量的創新,促進了鋼琴音樂基本構成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在德彪西的鋼琴音樂中,采用獨特的曲式結構和聲織體達到飄逸稀薄的音響效果,虛化音色的變化,使音樂作品具有虛無縹緲的意境。在印象主義的鋼琴作品演奏中,要求演奏者使用指腹的微弱力度進行觸鍵,指腹的力度要迎合旋律的變化,從而使鋼琴演奏輕柔化。與此同時,踏板的單位是與和聲色彩來相互適應的。
3.浪漫主義
在這一時期,鋼琴的彈奏技術已經趨向成熟,有柴可夫斯基、肖邦門德爾松等代表性鋼琴藝術家。在此時期,鋼琴藝術的曲式結構、音樂表現、音響效果和聲結構等方面都較之以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使鋼琴演奏技術的大進一步的發展,其內涵也逐漸豐富起來。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鋼琴美學內容,強調表達出鋼琴演奏的思想,使崗前演奏技術的境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此外,還有很多鋼琴藝術家創新了以往的鋼琴演奏方法,增加了演奏中鋼琴所要表達的戲劇化效果,使演奏技術與感情表達得到完美的結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藝術思想。
4.巴洛克主義
在巴洛克時期,鍵盤音樂藝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因此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中具有一種濃濃的時代特色。巴洛克時期的作品通常采用長短不齊的時值變化使音樂節奏更加生動活潑,運用修飾音將旋律平穩的表達出來,其典型代表鋼琴藝術家有法國的庫波蘭、德國的胡德以及英國的普塞爾、菲利普斯等。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主要特征是復調音樂,追求演奏各個聲部之間的均勻恒定,使其演奏效果猶如歌唱。在速度上,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要求始終,避免過快或者過慢。在彈奏力度上,具有階梯式的變化特征。除此以外,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在修飾音彈奏方法上要求較為苛刻,第一要求裝飾音的演奏要從拍子處開始,顫音從上方二度音開始。第二要嚴格控制踏板,使其力度能夠很好的迎合音樂的旋律。第三要運用指尖觸鍵。最后要求演奏者能夠快速的連奏,從而才能將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特色完美的展現出來。
四、從技術內容的角度進行形態學分析
根據技術內容可以將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學分為雙音、琶音、和弦、音階、八度五種。
1.雙音
在鋼琴演奏中,雙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演奏技術,即彈奏者能夠使用單手彈奏出兩個音的方式。雙音具有三度至八度的區別,其彈奏方式有連奏、斷奏兩種,斷奏的雙音與單音大致上相同,而連奏則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手指獨立、靈活性高,以便彈奏者在彈奏過程中能夠手位連續變化并在手指觸鍵時使其發音達到均一的效果。
2.琶音
琶音是建立在和弦分解基礎上的。在一些鋼琴教材上,琶音與音階十分相似,它們有著共同演奏要求,但琶音的音程比較大,包含三度、四度的音階,因此,琶音對手指的靈活度要求較高。彈奏者在練習過程中,琶音與音階的要求相同,要通過拇指斜向彈奏,使每個手指的發音量相同。除此以外,在琶音彈奏中,其音階跨有時達到八度,跨度很大,這就要求彈奏者能夠協調好手指和手腕的配合,有效控制手指重量,才能掌握好音階的演奏技巧。
3.和弦
在鋼琴演奏中,基于不同的調形關系,將多個音進行疊置的過程叫做和弦。在直接著名的鋼琴作品中,和弦段落十分常見。在彈奏過程中,和弦的變現形式主要是“快”,靈活使用手腕、手臂的協調功能,將所有力量聚集在手指上,在觸鍵過程中整齊的發出飽滿有力的音色。對于和弦的連奏過程中,在快速彈奏的同時,還要充分運用音后踏板,連接應用指尖。和弦是和聲的重要部分,而在鋼琴彈奏過程中,和聲是一種重要的表演形式,因此和弦在鋼琴彈奏技術內容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4.音階
鋼琴的音符是按照半音與全音的不同音階來排列的,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對于演奏者來說,對音階的掌握能夠在演奏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美國Guy Wuellner在其著作《音節的脈絡背景》中曾經強調在樂譜中要以音階的形式來指導學生,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鋼琴演奏者在練習一個鋼琴作品的時候,要根據其演奏風格和觸鍵方式對音色進行平均,然后大量練習音階技巧。在對音階的具體演奏練習中,要加強手指與手腕、手腕與手臂之間的協調性,提高三個部位的靈活度,然后根據手指不同的長度,在跨指、穿指等彈奏過程中對彈奏的音量進行良好的控制,使上下行之間能夠自然地連貫起來,從而提高鋼琴演奏水平。
5.八度
從演奏技術方面來說,八度在雙音中是一項難度系數較高的鋼琴彈奏技術,它不僅要求鋼琴演奏者的大拇指和小拇指之間的距離具有八度,還要求彈奏者能夠熟練控制大拇指和小拇指的觸鍵力度,均衡手指力量。因此,在八度彈奏者過程中,其軸心在腕部,要求彈奏者在放松手腕,使手腕柔軟有彈性的同時,還要靈活運用手臂的力量,用第四指、第五指交替彈奏。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鋼琴演奏作為最受歡迎的音樂藝術之一,其演奏技術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由于音樂藝術的發展日漸成熟,鋼琴演奏技術形態的種類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鋼琴演奏者要對各種類型的鋼琴演奏技術形態進行充分理解,掌握不同形態的鋼琴演奏技巧,以提高鋼琴演奏者的鋼琴演奏水平。與此同時,鋼琴演奏者在日常練習中,要能夠對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進行準確分析,并將其應用到實際演奏過程中,不斷練習,從而促進自身鋼琴演奏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曦.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J].音樂時空,2015(11):46-48.
[2]王小琳.基于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J].音樂時空,2015(22):87.
[3]王詩瑩.鋼琴演奏技術中踏板技術的分析及實踐[J].民族音樂,2014(3):126-127.
[4]王娟.鋼琴演奏技術的形態分析[J].音樂時空,2013(13):88.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