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方法是對胎盤早剝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結果是比例最高的發病誘因是妊娠期患有高血壓疾病,占到了一半。而且輕度胎盤早剝組與重度胎盤早剝組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腹痛、胎心異常方面,重度胎盤早剝組與輕度胎盤早剝組差異較大,但是在頻繁宮縮、血性羊水、陰道流血等癥狀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重度胎盤早剝組與輕度胎盤早剝組在首發臨床征象和處理時限方面存在著差異,在重度胎盤早剝組中,產后出血組、產后出血無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組與無產后出血組存在差異。結論是臨床處理時限會對胎盤早剝的嚴重程度和妊娠結局造成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6.0.01
胎盤早剝是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的嚴重并發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的現象,它具有起病急、發展迅速的特點。輕度胎盤早剝的主要癥狀有陰道出血、輕度腹痛,而重度胎盤早剝患者的病情是根據胎盤后的積血情況與剝離面積而決定的,主要癥狀包括腰部酸痛、持續性腹痛,癥狀嚴重時會對母兒生命造成威脅[1]。所以,早期診斷與及時處理都很重要,本文通過病例回顧分析了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希望可以在臨床處理時限方面引起更多的關注。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醫院經過檢查的胎盤早剝患者70例,這些患者都是單胎,平均年齡在19~40歲,孕周為20~38周。采用的是病例回顧的方法,以患者的病歷為分析基礎。主要的觀察指標包括患者分娩方式、圍生結局、圍生并發癥、胎盤早剝誘發病因、早期首發臨床征象、臨床處理時限與胎盤早剝嚴重程度和圍生結局的關系。
2 結 果
在所有的胎盤早剝患者中,輕度胎盤早剝患者有70例,重度胎盤早剝患者有70例。在發病誘因方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所占的比重有50%左右,其中包括了24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13例輕度子癇前期患者,13例胎膜早破患者,另外所占比重超過10%的還有臍帶過短的癥狀。
在早期首發臨床征象方面,腹痛和胎心異常所占的比重有30%以上。腹痛患者中明顯的癥狀有頻繁宮縮、宮體張力增高、陰道流血和血性羊水等。胎心異常比較明顯的癥狀與腹痛的癥狀類似。除了腹痛與胎心異常,還有胎膜早破和無明顯癥狀的情況。
在妊娠結局方面,有2例是陰道分娩,9例陰道助產,60例行剖宮產分娩。圍產結局中分娩方式為剖宮取胎術的有3例死胎,孕周大于28周的患者中有2例死胎,11例重度窒息,孕周大于37周的有1例死胎,3例重度窒息。
在臨床處理時限與胎盤早剝嚴重程度方面,在90例胎盤早剝患者中有23例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組與無產后出血組在重度胎盤早剝及首發臨床征象至處理時限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所有的胎盤早剝病例中,有6例并發死胎,4例新生兒死亡和60例新生兒窒息。在重度胎盤早剝組中,所有的新生兒死亡組中有3例重度窒息、1例輕度窒息,在新生兒存活組中,有40例輕度窒息,10例重度窒息。
3 討 論
胎盤早剝的發病誘因是多種多樣的,同時它的臨床癥狀又具有復雜性。在我國,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在2%以下。妊娠期患有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胎膜早破、臍帶過短或相對過短都會引起胎盤早剝,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發病的一大因素,所以一定要在這方面加強檢查。如果臨床醫生發現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出現了胎盤早剝的早期征象,就一定要進行干預。還有一部分胎盤早剝患者的發病原因不明,這也增加了臨床工作的難度。胎盤早剝的首發臨床征象并不是十分明顯,有的患者可能自己都沒有察覺到。腹痛、陰道流血、頻繁宮縮、血性羊水都是胎盤早剝的首發臨床征象。診斷胎盤早剝還可以借助腹部超聲檢查,但是這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超聲診斷陰性并不能證明沒有胎盤早剝的可能性。重度胎盤早剝組與輕度胎盤早剝組并不是在所有的癥狀上都有差異,兩組在腹痛、胎心異常方面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而在頻繁宮縮、陰道流血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2]。所以,胎盤早剝的發病誘因與臨床表現都有不可估計性,這也要求臨床醫生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
另外,重度胎盤早剝組與輕度胎盤早剝組在臨床處理時限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重度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處理時限要滯后于輕度胎盤早剝患者。而且重度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處理時限與產后是否出血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及時發現并干預是阻止輕度胎盤早剝轉化為重度胎盤早剝的有效手段。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可能會造成產后出血。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會對圍生結局造成影響,早期發現胎盤早剝并且進行及時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出現重度胎盤早剝的現象,也能減少新生兒窒息與死亡數,有利于妊娠結局向好的方向發展。總之,胎盤早剝的嚴重程度與臨床處理時限都是影響妊娠結局的重要因素,臨床醫生應該具備及早識別胎盤早剝的能力,采取措施及時干預可以防止輕度胎盤早剝的惡化,也有利于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王丹霞.孕婦胎盤早剝癥狀的護理干預措施[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2):233-234.
[2] 應群芳,陸建平,茅晶晶.發生胎盤早剝的危險因素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2):235-236.
本文編輯:吳宏艷